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339)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李一程动作很麻利,将骨折的胫骨复位,又用木板固定,绑上布带就算好了。

他将银针取下放好,这才站直了腰,抬起袖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骨折已经处理好了,我再给他开个方子,吃五天药,注意一个月内尽量不要下地。”

“一个月不下地?”

张世生仿佛听到了笑话,“怎么可能不下地,家里还有好多活儿呢!”

李一程沉下脸来,“你要想后半辈子成为一个瘸子,尽管下!”

王冬梅气愤的拍了张世生一巴掌,陪着笑道:“大夫,我家男人不悔说话,您不要跟他计较,我会照顾好他的。”

张世习也道:“大夫放心,我会看好他。”

李一程知道一个大男人不下炕有多难受,理解张师生的心情,并没有生气。

“张村长,一会儿我留张拐杖的图纸,你找个木匠做出来,可以让令弟拄着行走。但是受伤的腿一定不能落地,不能负重。”

“是,是。大夫,都听您的。”

给张师生治完腿伤,天色也暗了下来。

刘明芬过来喊人,“世习,带客人过来吃饭吧!冬梅,我分了一份出来,你端进屋里来,你们在屋里吃。”

“谢谢大嫂。”

院子里挂了盏油灯,除了张世生夫妇,其他人都坐到了院子里的桌子前。

张母不放心的进去看了眼张世生,见他人醒了,腿也包好了,放了心。

张世习道:“曾先生,曾夫郎,多亏了两位仗义相助。你们要是不嫌弃家中简陋,就在这里住下。家里条件有限,没有鱼肉,只有青菜,你们不要嫌弃。”

昏暗的灯光下,桌上摆着三个菜,一盘炒鸡蛋,一盘炒青菜,一盘腌咸菜,菜色少,菜量倒是足足的,都装了满满一盘子。每人一碗疙瘩汤,里面不见油水,再就是两大盘子黑面饼。

看得出就是这样的饭菜他们也不是经常吃,因为孩子一直盯着那盘炒鸡蛋。应该是馋了吧?

“有的吃就很好了,怎么能挑三拣四?我家之前吃的还不如村长家呢!”李一程拿起筷子,“张村长,咱们快吃吧!大家都饿了。”

张世习笑起来,“夫郎说的是,咱们先吃饭,有话吃完了再说。”

可能是有外人在,这顿饭吃的很沉默,结束的也很快。

八个人,把三个菜全都吃的干干净净,两大盘子黑面饼也都吃光了。

吃过饭,老人去屋里歇着,刘明芬和峰儿收拾碗筷,刘春和李一程也跟着帮忙。

张世习连忙拦住他们,“你们是客人,就不要忙活了。”

李一程笑着停下了往厢房走的脚步,问道:“这桌子要放到哪儿?”

“我来搬。”

张世习将饭桌搬到旁边的厢房,重新回来坐下。

“家里地方小,不冷的时候,咱们都是在院子里吃饭的。”

李一程吹着晚风,抬头看着天上明亮的星星,点头道:“在外面吃饭确实宽敞又舒服。”

张世习叹气,“主要还是家里太小了。”

曾明川的目光在院子里扫了一圈,虽然光线昏暗,但院子里收拾的很干净。五间正房,一个西厢房,是厨房和柴火房,南边有三间房。

这么多人住这么几间房子,确实有些挤。

“令弟的腿是怎么伤到的?”

张世习顿时皱起了眉头,“昨天下了雨,我喊世生跟我去田里看看,没想到他滑到了旁边的水沟里,小腿正磕在一块石头上。”

“昨天的雨不大,地里应该没有积水吧?”

“地里没有积水,但比较泥泞,不太好干活。”

“你家里有多少地?都种上庄稼了吗?”

“我们兄弟两家一共八亩地,种的都是小麦。”

“咱们这里种玉米吗?”

“也种玉米,收了小麦之后种。”

“咱们村子有多少户人家,一共有多少地?”

“呃……”

张世习狐疑的看向曾明川,心里疑惑,他问这个做什么?

但对上曾明川注视的目光,他自然的回答道:“我们小寨村一共五十六户人家,二百六十五人,三百八十亩地。”

“这么少的地?”李一程在心里算了算,三百八十亩地,平均到每一户才六亩多,每个人一亩多。六亩田都种小麦的话,一年才收获一千二百斤,每个人差不多二百斤。二百斤小麦,要交土地税,杂役税等,剩下了了,再磨成面粉,根本就不够吃啊!

“咱们能够吃吗?”

张世习苦着一张脸叹道:“哪里能够吃?所以咱们都是收了小麦就种玉米,收了玉米赶紧种上小麦,两样掺和着,再加上些青菜,野菜,凑合着不饿死就是了。”

李一程道:“这么连续的种庄稼,土地怕是会越来越贫瘠。”

“谁说不是呢!”张世习又叹口气,“不连着种,不够吃啊!”

“咱们村里原本就这么少的地,还是水灾造成了土地的减少?”

张世习更加怀疑曾明川的身份了,但回答的也更加认真。

“咱们村靠山,原本地就不多。再加上下雨后会发山洪,那些地种了也白种,就没人种了,村里的地就更少了。”

“张村长,我们明天想去山上看看,您能带我们去吗?”

“当然可以。”

“那先谢谢村长大哥了。”

李一程说着打了个哈欠,曾明川道:“张村长,一程困了,我们可否先去休息?有话明天再说。”

张世习连忙道:“当然可以。我跟世生两家各住了一间房,孩子和老人各住一间。我让峰儿跟老人睡,您跟夫郎睡孩子的房间即可。不过你的仆人就要睡南屋了,可那屋里没有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