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341)
这一路,李一程看到村民们在地里忙碌着。
经过昨天一天的太阳直射,路上和地里都不是那么泥泞了。
李一程站在山脚下喘粗气,跟曾明川道:“之前我去爬云门山的时候,并没觉得这么累。可能是好久没有走这么多路了吧?”
曾明川懊恼道:“你不该来。”
李一程白了他一眼,“我当然要来,我不来怎么知道这山是什么样子的?”
村北的山就叫小寨山,南边陡峭,北边是缓坡。
从山脚往山上看,北侧的山势并不险峻,看上去土层较厚。没有太多灌木和树木,都是新生的杂草。而山南侧都是裸露的石头,陡峭参差,灌木和杂草都长在石缝处。
李一程问张世习,“张村长,这山上的树木不多。”
张世习道:“都被村民们砍伐了。村里地少,种的庄稼少,冬天烧火靠庄稼杆不够,只能上山砍柴,一年一年,山上的树木越来越少,就变成这样了。”
“从哪里可以上山?我想上去看看。”
“两位跟我来。”
张世习在前面带路,从山后侧的一条小路往上走。
虽然小路没有那么泥泞,下半段的山路并不陡峭,但路窄,还生有杂草,很滑,几人走的很小心。
张世习道:“最近村里人都忙着地里的活儿,没空来山上,草木又茂盛了不少。要是秋冬,这条路都被踩的草木不生了。”
李一程喘着粗气道:“这山有几条上山的路?”
“山南面几乎上不去,北侧有好几条小路。”
“到了夏天,这山会发洪水吗?”
“会。洪水都是从山的东侧下去的,我们村的房子在西侧,没有受到影响,但村东的地受到很大的影响,庄稼被冲毁了,土地也淹了,村民们就不去那边种地了。”
“人没有危险,还算万幸。但地荒着,让人可惜,原本村里的地就不多。”
张世习也叹气,“是啊!很可惜,但没有办法,总是活命比较重要。”
“你说的对,人活着才有希望。”
爬了不到半个时辰,几人到了山顶上。
山顶上裸露着巨大的石头,十分平整。
李一程从山顶上往下看,看不出哪里有水。
“这山上有泉水或者涧水吗?”
“有的。”
张世习道:“在山东侧有一条小河沟,平日里水很小,但一下大雨水流就会明显增多,很多时候就变成了洪水。”
李一程点点头,看着长着稀疏绿植的北坡,若有所思。
这山不高,北坡土层较厚,要是建设成梯田,既可以增加种植面积,还能留住水分,减少山洪的爆发……
不过,到底能不能行,他还要想一想。
“一程。”
曾明川连喊了他两声,李一程才回过神来。
“一程,山上风大,咱们先下去吧!”
“好。”
下山比上山还要小心,花的时间更多。
李一程问张世习,“张村长,这山是你们小寨村的吗?”
“是。”
“你们为何没想过在山上开荒种植?这么厚的土,种庄稼种树都是好的。”
张世习苦笑,“村民们自然是想过的。我们先在靠近山脚的稍微平坦的地方种过庄稼,但能种庄稼的地方在山背面,日照时间短,庄稼长成的不好。而且斜坡不方便种植,试了两次后,就没有人来种地了。”
这倒是李一程没想到的。
无论是庄稼还是果树,都需要阳光,照不到阳光,自然就没有收成。
不能种庄稼和果树,还能种什么呢?
李一程眼睛一亮,可以种草药啊!很多草药都是长在背阴处的。虽然不是粮食,但种出来后可以换钱嘛!拿钱买粮食也是可以的。
“小心!”
李一程想的太出神,不小心滑了一跤,被曾明川一把揽进了怀里。
“想什么呢?好好看路。”
李一程站稳了身体,歉意到:“不好意思,想事情想出神了。”
“要不,我背你。”
看着李一程虽然戴着帽子,还是明显红了的脸,曾明川心疼了。
李一程看了眼前面带路的张世习,摇了摇头。
“不用,两个人更不好走。”
“那我在前面,我牵着你。”
“好。”
两人换了位置,曾明川拉着李一程的手往下走。
李一程道:“明川,小寨子村地少,但山上的地又不适合种庄稼,我想,能不能让他们种草药?”
“种草药?”
“对,很多草药是长在山背后的,产量不会受到影响。草药虽然不能吃,但可以卖钱。”
“这山坡上能种草药吗?如果能种的话,恐怕也种不了多少。”
“我打算将山坡改造成梯田,这样能种植的面积就增加了。”
“改造成梯田?”
李一程点头,“其实古时候就有梯田的记载了,但并没有推广开。我想咱们能不能在小寨村实验一下。如果能行,咱们可以把吉泽县内所有类似的山都建成梯田。能种庄稼就种庄稼,不能种庄稼就种草药,总不能让山这么荒废着。”
“曾夫郎,你说的梯田难吗?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234】幸亏有你【一更】
李一程抬头,正对上张世习炯炯的目光,想来是他跟曾明川的对话被他听到了。
“这个……等我好好想想。”
“好。曾夫郎也莫要为难,要是想不出来就算了,要是想出来了,请及时告诉我。我小寨村地少人多,饿怕了。”
“一定。”
从山上下来,曾明川跟李一程又让张世习带他们去村里的地里查看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