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401)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李师爷高义!”

“世习,不要在外面了,快请李师爷进屋坐啊!”

“对,对。李师爷快屋里请。你们这个时候过来,还没有吃饭吧?您要是不嫌弃,跟我们一起吃。”

张世习侧身,让李一程先走。

李一程笑起来,“我不是第一次来叨扰张村长,是我麻烦你们才是。嫂夫人的手艺很好,能吃到嫂夫人的饭是我们的福气。”

进了屋,几个人都站在桌前。

有张母,张世生,两位夫人和张青峰。

李一程冲着老夫人行了个礼,“大娘,我们又来打扰了。”

张母笑的满脸皱纹,“不打扰,不打扰,李师爷和曾大人是我们吉泽的贵人啊!快坐下,咱们一起吃。”

桌子不小,但塞下李一程四个人就有些满满当当了。

刘春很有眼色,看这么多人可能坐不开,再看桌上有两大盘菜,一盘鸡蛋炒韭菜,一盘青菜豆腐,道:“李大哥,给我们分点儿出来就行,我跟兴叔和金大侠去外面吃。”

“那怎么行?”

张世习一把抓住刘春,道:“不用出去,挤挤能坐下。”

刘明芬也道:“小兄弟,坐得下的。”

说着,她进屋去拿了两个板凳出来。

刘春看向李一程,李一程冲着刘春点点头,刘春这才坐下了。

坐下后有很快起来,“张大嫂,我车上有咸菜和卤肉,这就拿来,您给切一下,装个盘。”

“这怎么行?”

刘明芬站起来想阻拦,刘春已经出去了。

咸菜是腌黄瓜,卤肉是李一程新做的。

“张嫂,天热了,卤肉不好放,我做的不多,这是特意做给你们尝尝的。”

“这、这……李师爷您太客气了。”

李一程看向张世生,“张二哥,你的腿好些了吗?”

张师生笑道:“已经拆了夹板了,轻松多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先适当下地,不要着急。”

“谢谢李师爷。”

“不能下地很着急吧?”

“还好,因为有拐杖,总算不是个废人。只是这些日子没怎么动,好像长胖了。”

李一程笑起来,“那是你有福气,家人照顾的好。”

“是啊!多亏了有大哥大嫂。”

张世习红着脸,局促道:“别说话,吃饭,吃饭。”

多了四个人,桌上原本的两盘菜,刘春带来的腌黄瓜和卤肉被吃了个干干净净。

张家几口人对卤肉的味道赞不绝口,齐齐道,想不到李师爷的手艺这么好。

【269】实地考察【二更】

第二天一早,李一程就跟着张世习去看梯田。

小寨山并不远,他们赶着马车到了山脚下,李一程就看到了从山脚到半山腰的梯田。

前面马车过不去了,李一程下车慢慢走过去。

一层层的梯田,跟他曾经设想的一模一样。

只是上面光秃秃的,除了杂草。

李一程不禁感慨,“张村长,你们太伟大了!”

张村长红着脸道:“李师爷,梯田已经建好了,只等着草药种子了。”

“这些梯田一共有多少亩?”

“经过测算,差不多有四十多亩。”

“不少。”

小寨村一共几百亩土地,这一下子多了十分之一。

“这些田你们想怎么分配?”

“现在还没有想,小的想听听李师爷的意见。”

李一程想了想,道:“这些梯田不分,你觉得怎样?”

“不分?”

“对。”

李一程解释道:“你们村一共一百多户人家,如果把这些梯田分下去,一户也就几分地,对于村民来说,并没有增加多少田,还要走这么远的路过来,恐怕并不会上心。不如将土地当做村里的共有地,需要种田的时候,村里每户人家出一个人来劳作,等田地丰收了,每家每户分钱即可。如果家里田地少的,时间多的,可以多出人来做工,算是一份额外的收入。”

张世习皱起眉头,“村里有一百多户,只有四十多亩地,用不了这么多人。”

李一程道:“这个也不难,按照工作的难易程度来找人。比如说,种植草药、浇水、除草、收获等需要人多的活儿,需要每家每户都派一个人来。等草药长出来了,只需要几个人维护就行,可以让村民们轮流负责。人多力量大,四十多亩地的活儿,很快就做完了,不会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

张世习想了想,一拍大腿,道:“这法子好!四十亩地,一家出一个人,很快就能做完,大家伙儿该做什么还去做什么。”

“我就是这个意思。”

张世生竖起大拇指,“李师爷不愧是曾大人身边的人!主意多。”

李一程笑了笑,抬头往上看,“梯田的地势比较高,如何浇水?”

“工部的大人帮忙把山上的溪水引了过来,就在梯田旁边,虽然水流细了些,但勉强够用。”

“那就好。”

前面的路太窄,只能容一个人走上去。

金岩看李一程脸色不好,上前拦住了他。

“一程,在这里看看就行了。”

李一程笑道:“既然来了,当然要上去。”

刘春知道拦不住他,冲着金岩无奈一笑,跟在了李一程身后。

金岩只能跟上。

李一程走上梯田,田间小道很窄,但比之前的荒山强多了。山坡并不陡峭,走了一刻钟,他走到了梯田最上端。

从上面往下看,每一层梯田都有几丈宽,顺着山坡的弧度绕了半圈,梯田大多在山的背面。

此时是上午,只在东北面的梯田有些阳光,北面和西北侧都是没有阳光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