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403)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李师爷说的有道理。”

李一程抬手,道:“我一共带来了五种草药的种子,种植四十亩地绰绰有余。这些草药有的产量高,有的产量低,平均起来得有三四百斤,咱们就按三百斤算,这些草药有贵的,有便宜的,就按每斤草药四十个铜板算,这四十亩地,咱们能赚将近五百两银子。一百五十六户人家,每户人家能分到三两左右的银子。这几两银子是白赚的,希望大家不要嫌少。”

“一年能分三两银子?”

【270】媒人上门【一更】

这也太多了吧!

一亩地出二百斤小麦,小麦的价格才二十多个铜板一斤,玉米更便宜,种草药比种庄稼划算多了。

村民们又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能赚这么多吗?”

“大人说能啊!”

“能不能把地里都种上草药?”

“你把地都种了草药,吃粮怎么办?”

“草药卖钱,卖了钱去买粮食吃呀!”

“要是都种了草药,卖到哪儿去?”

“就是,草药贵是贵,不能拿它当饭吃呀!”

“……”

李一程笑着听着他们议论,很多问题不需要他去解答,百姓们自己就有了答案。

等村民们的议论声小了些,他才开口道:“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我现在就教大家如何催生种子,如何种植草药。”

李一程花了半个时辰讲解完草药的种植,又花了半个多时辰回答村民们的问题。

问题五花八门,幸亏李一程提前做了很多功课,基本上都做了回答。

日上三竿,张世习见李一程有些疲惫了,制止了剩余的提问。

“乡亲们,现在咱们还没有开始种草药,很多问题都是咱们想象的,等种上草药,出现了问题,咱们再去解决。李师爷交给我一本种植草药大全,我大体的看了看,里面涵盖了很多草药种植的问题。我相信,咱们都是种庄稼的老手了,种植草药也不在话下,就像咱们成功的修建了梯田一样,种植草药也会成功的。”

张世习的话明显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纷纷点头。

“是啊!现在想这些都没用,有啥问题,种了再说。”

“世习说的对,咱们种了这么多年的庄稼了,种草药应该也差不多。”

“对,不过是浇水除草而已。”

“……”

见村民们的疑虑被打消,态度坚定了很多。李一程暗自点头,张世习不愧是当了多年村长,口才不错,百姓们对他也很信任。

第二天,李一程告别了张世习,往小水村去了。

临走前,将草药种子交给了张世习。

刘春和金岩都被李一程支开了,没有人质疑草药种子为何多出来将近一倍。

张世习恋恋不舍,一直把他们送出村子外面。

有这样的县令和师爷,他们吉泽县百姓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种草药!

张世习攥紧了拳头,他们作为第一个将梯田建设成功的村子,现在又是第一个种植草药的村子,一定要成功才行!

李师爷说了,要是他们成功了,会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参观,他一定不会辜负李师爷的期待和厚望。

小水村的梯田也建好了,虽然只是山脚下的一块地方,但因为是环山而建,建成的梯田居然也有将近四十亩。

四十亩地,如果都种草药的话,他带的草药不够了。

好在小水村的梯田有一多半是可以照射阳光的,可以种植庄稼。只有十多亩地在山背后,剩下的草药种子足够种了。

其他三十亩地种什么呢?用来种庄稼的话,好像没有太大的意义。三十亩地,小麦能产五六百斤,玉米就算一千斤,一百多户人家,分不了多少斤,卖也卖不了多少钱。

种什么呢?

李一程在路上查了一番自己系统里的植物大全,在山地上适合种什么农作物。

植物大全里给出的结论是地瓜、土豆、油菜和芝麻。

地瓜他在嘉阳县种过了,但现在没有种子,想种的话只能等明年。土豆这里没有,他不能冒然拿出来,即便是拿出来,也要等明年。油菜和芝麻,一个是种的时候不对,一个是产量太少。

李一程挠头,梯田虽然是山地开垦出来的,但也是正儿八经的田,不一定就只能种这些。

他又查看了一番植物大全,最后决定让小水村的村民种上花生。

花生的亩产量比大豆高,可以生吃,熟吃,炒着吃,还可以榨油。

花生油现在比猪油的价格高,要是县里所有的梯田都能种上花生,那整个吉泽要产出多少花生啊!

用花生来榨油,或者做成五香花生米出售……

李一程越想越觉得种花生不错。

只是种子……吉泽县里的花生虽然卖的不便宜,但还是有卖的。

一亩地需要二十斤花生种子,三十亩地六百斤,一斤花生米算二十五个铜板,需要十五两银子。

不多不多,曾大人库里好多钱呢!够用!

李一程把想法告诉小水村村长,又说了小寨村集体种植的法子,村长高兴坏了。

原本他在发愁这些地怎么分,每家分一点儿,太麻烦。

有了李一程的法子,他就不用麻烦了。更重要的是,小寨村已经这样做了。

事情就是这样,有人先做了,后面再做的人会少很多顾虑。

果然,当小水村村长将村民们召集起来,跟他们说起用梯田种花生和草药的事儿,说土地不分,作为村里的产业,每一家村民都来种植,最后收获家家有份时,村民们并没有太多反对声,只是对种什么作物,怎么分配劳动比较关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