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567)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王建昌附和道:“村子里只有东西两条路,确实就像您说的,一到下雨天就泥泞的走不成路。村民们也吵着想修,只是没有钱。现在咱们有钱了,是该修了。”

他说完,顿了顿,问道:“李师爷,您说的教育建设是什么?”

“教育建设就是,咱们村里可以建一个学塾,请先生来教村里孩子们读书识字。而先生的费用由村里来负担,孩子们免费读书,就不会有孩子上不起学了。”

“这……”王建昌激动的红了脸,“还能这样?孩子们免费读书?”

“为什么不能?”

李一程道,“咱们的孩子读不起书,是因为束脩贵,现在不用他们交束脩,他们是不是就愿意来读书了?当然,这免费读书是有条件的。”

“有什么条件?”

“比如说,免费读书的孩子必须是咱们小水村村民的孩子,比如说,私塾里有学习纪律,严重违反纪律的可能开出,每个月有考试,三次考试不合格的开除,这样做可以保证孩子们认真学习。”

“这个好。”

王建昌搓着手,眼睛亮亮的,像是看到了孩子们都有学上的景象。

“只是,夫子不好找。”

李一程笑了,“并不是非要找秀才举人当夫子呀!咱们吉泽县很多读过书却没考上秀才的人,教小孩子读书识字是绰绰有余的。”

“对呀!”王建昌听了李一程一席话,茅塞顿开。

【361】功夫茶

李一程这次出来,事情办的很顺利,也很圆满,回去的路上十分开心。

地瓜种上了,茶叶采了,还插杆了一些茶树。

加上去年秋天种的茶树,如果全都能成活,小水村的茶树会比现在多上将近两倍。

新种的茶树虽然要长个几年才能成气候,但茶树是多年生的植物,现在种上,起码能采摘个几十年,只赚不亏。

李一程带着满满的收获,告别了王建昌,还跟他说好,等到秋天,还会再来采摘一次茶叶。

南方的茶叶可以多次采摘,但是吉泽地处北方,采摘的太频繁会影响茶树的生长。

因为茶树能卖钱,所以李一程让王建昌安排专人负责看管和养护茶树。

他将如何管理茶树的方法一条一条写了出来,交给王建昌,让他挑选适合这个工作的村民,然后将方法交给他们。

王建昌郑重接过那张纸,“李师爷放心,我一定和全村村民看好这些树。”

一次采茶就赚了四十两银子,如果茶树苗全部种活了,采一次茶就能卖一百两了。

一百两银子,能做多少事情啊!

他已经召集了村民,开了大会,村民们听说卖茶叶的钱用来修路和免费让孩子们读书,都十分支持。

只要是小水村的孩子,就可以读书识字,这个诱惑比修路还大。

虽然有的人家里没有孩子,或者孩子已经过了读书的年龄,但以后会有呀!

当然,路也是要修的。对百姓们有好处,还有钱赚,谁不同意谁是傻子。

“村长,咱们的路早就该修了。”

“不光是去小寨村的路,去河南庄的也要修一修,旱田还好,雨天真是没法儿走。”

“可不是,路不好走真是耽误事儿,一到阴天下雨的,想去河南庄赶个集,想想那条路就算了。”

“赶紧修吧!等修好了,咱们去县里卖粮食,去河南庄赶集都方便。”

“村长,修一天路给三十个铜板的工钱?可以算我一个吗?”

“我也可以来修路。”

“……”

看着村民踊跃报名要修路,王建昌不由感慨,有钱了,什么事情都容易办了啊!

之前他不止一次提议过修路,那时候村里没有钱,村民们都不愿意打白工。虽然修路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出行,但谁愿意白干活儿呢?

所以每次提修路,百姓们都很不情愿。只有哪条路实在是泥泞的走不了了,才勉为其难的去简单修一修,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有钱了,他打算将这几条路都彻底的修一修。

有村民道:“村长,我们修我们这段路有什么用?小寨村的路还不是难走?”

王建昌道:“李师爷说了,小寨村也要修路,等路修好了,以后咱们去县城,差不多一天就到了,坐马车的话会更快,一天就能跑个来回了。”

“咱们谁家里有马车呀?”

王建昌笑着说:“以后会买上的。”

有村民跟着附和,“对,以后的日子谁知道?之前咱们怎么能想到孩子们读书能不花钱?”

“对呀!说的对。”

王建昌轻咳了一声,道:“现在,咱们先统计想修路的人,一会儿再统计谁家里有孩子准备上学。”

“是。”

因为马车里的负重减轻,李一程回去的速度比来的时候快的多。

在小寨村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下午就到达吉泽城了。

他回到曾府,意外的见到了孟广益。

“孟大哥,你终于有空过来了?”

这真是妥妥的惊喜,他刚把茶叶带回来,孟广益就来了。

孟广益抱着曾容远站起来,笑道:“我要是再不来,我家干儿子都过了百岁了。”

孟广益一见到曾容远,就喜欢上了这个爱笑的小家伙。

白白胖胖的小脸儿,一笑起来,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就弯成了两个月牙儿,嘴角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看着他的笑,他只想抱抱他,亲亲他。

曾容远更惹人喜欢的是,他不认生,第一次见孟广益,见到他就笑了起来,孟广益要抱他,也伸着小手让他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