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62)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他没想到能在集市上见到李一程,更没想到如今的李一程笑吟吟的,礼数周到。

“一程,明川怎么没跟你一起来?你们俩……”

李一山心里打鼓,曾明川没来,难道小两口闹矛盾了?

“大哥,村里有事儿,明川没有空,我才自己来了。上个集明川跟我一起来的,只是我们没到肉市这边来。”

听李一程这么说,再听李一程很自然的喊曾明川的名字,李一山放下心来。

“一程,明川是个好孩子,现在家里日子苦些,以后会好起来的。”

“大哥,我知道。”

李一山连连点头,“以后有空了,跟明川到大哥家看看。我虽然是入赘到了你大嫂家,但还是你大哥,你大嫂不是那种计较的人,不会不让你们进门。越儿也挺想你的。”

越儿是李一山的孩子,比柔儿大一岁,原主没出嫁前,时常照顾他。

李一程对这段记忆稍有印象,依稀记得越儿是个很乖巧的孩子。

“好,以后有时间了,我一定带明川去大哥家看越儿。”

有人来买肉,李一程也不想再耽搁,便跟李一山说要回家。

一番推脱,李一程只收下一斤猪肉,李一山拗不过李一程,只能多给了他一块猪肝,两挂大肠。

李一程不想收,李一山却道,这些下水不值钱,你尽管拿回去吃。

李一程推辞不了,只能想着下次来给他们带些鸡蛋。

【072】辣炒肥肠(一更)

有了猪肉和大肠,李一程又去买了些调料,不买不知道,这里的调料特别贵,他只买了八角、花椒和辣椒几样,就花了他五十八个铜板。

他咋舌,这里的物价真是让他看不懂。

一两花椒三十文,一两辣椒三十五文,一两八角卖到五十文,比粮食和草药还贵。

他每一样只买了几钱。

或者,他可以种调料?八角好像生活在南方,这里不能种。花椒和辣椒,北方应该就有,也能种,改天可以去山上找找看,如果有的话,挖几棵回家种着。

不说自己吃方便,还能卖钱。

买了调料,兜里还有不到一百个铜板,李一程走了两条集市,这边看看,那边看看,犹豫半天,最终买了两斤红豆。

他原本想买两样糕点回家给柔儿尝尝鲜,可集市上最便宜的红豆糕也要两文钱一块,小小的一块,一口就吃光了。

与其花那个钱,不如他自己回家做。

要做豆沙饼,自然要有糖,他又买了半斤白糖。

红豆和白糖又花了五十五文钱。

这下子他兜里就剩下不到五十个铜板了。

原本沉甸甸的钱袋子一下子变轻了,李一程不舍得再花了,总不能家里一点儿钱都没有。

在现代时候,他家里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也算是小康之家,祖父更是疼他,他手里并不缺钱。

如今这么斤斤计较,看到想买的不能买,他心里很不舒服,赚钱的想法更加强烈。

看看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李一程快步走出了集市,既然买不了,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

想着曾明川和柔儿中午不在家里吃饭,他倒是不着急。他一个人,中午熬点儿玉米面粥,顺便热热昨天晚上剩的两个菜团子吃就行。

晚上的话,曾明川和柔儿肯定就回来了,那就做点儿好吃的。

猪肉和猪肝可以放到井里保存着,先把猪大肠吃了。

以前他嫌收拾猪大肠麻烦,虽然爱吃,但不喜欢做。

如今缺肉少油的,想想猪大肠的味道,他不觉得收拾大肠麻烦了。

用辣椒炒个大肠,再用鸡蛋炒个青菜,做个饼子,熬个玉米面粥,晚上这顿就挺丰盛了。

对了,他还买了红豆和糖,下午没事儿,可以做些豆沙酥饼吃。

李一程越是想吃什么,肚子越是“咕噜噜”叫的厉害,脚下走的越快。

路上有女人认出他来,想跟他攀谈,他只是敷衍的点头笑笑,长腿一迈就超过去了。

对这些愿意嚼舌根的女人,他只想避而远之。

回到村里,看到熟悉的胡同,李一程的心安稳了下来。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家。

掏出钥匙,打开门,家里十分安静,曾明川和柔儿都不在家。

买的都是吃的,他直接去了厨房,把东西归置好。

洗了手脸后,去厨房热了菜团子,煮了玉米面粥,简单的吃了一顿。

想起后院还有鸡和兔子,他又去拔了些青菜,一半剁了喂鸡和兔子,一半留着晚上吃。

拔青菜的时候,他看到前两天洒下的菜种子已经冒出了碧绿的子叶,应该过不了多少日子就可以吃了。

家里这么大的院子,随便种点儿菜就够吃。

李一程完全感受到了这种方便,决定明天有空了把豆角先找地方种上,前院种不下就种到后院去。

喂兔子的时候,他没在圈里看到兔子的影子。或许是躲到竹筐后面去了,李一程没在意。

一觉睡醒,又是下午三点了。

李一程哀嚎,是自己变懒了,还是这身体太弱了?一个午睡能睡将近两个小时。想当年他上学的时候,晚上干论文干到半夜,第二天还能去门诊待一天。

屋子里很安静,想来曾明川和柔儿还没回来。

他翻身起床,打算先做豆沙酥饼,给他们一个惊喜。

其实做豆沙包更简单,但家里没有酵母,去集市的时候,他忘了这茬。

做豆沙酥饼不难,只是煮红豆需要不少时间。

李一程记得在乡下的时候,爷爷的邻居大婶儿讲过一个快速煮红豆的法子,将红豆放到热水里泡半个小时左右,再煮个十几分钟就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