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77)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李一程抬头,田埂上站着两个女人,正是林彩云和王金玲。两人带着草帽,胳膊上拐着个篮子,居高临下的斜睨着他。

李一程淡淡一笑,“不用下地吗?那你们现在是在哪里?”

林彩云撇嘴,“我们是去给夫君送饭的。”

“我也是来给夫君送饭的。看着夫君一个人干活,我很心疼,就留下来干活了。你们送过饭就走,难道不心疼你们的夫君吗?”

这里人对待男女之情是很含蓄的,李一程其实也不是这么直白的人,

说这话他自己都觉得肉麻,但面对这两个女人,他故意这么说。

果然,两个女人红了脸。

林彩云咬着牙说:“我们当然心疼,这不特意送饭过来。”

“只送饭就叫心疼了?你们这饭也不是只给你家夫君做的吧?你们也吃吧?这叫什么心疼?看着自家老爷们累的一身汗,一身伤,你们只看着?这也叫心疼?啧啧,漂亮话谁不会说?”

林彩云一时语塞,王金玲却挑眉道:“我们不是不想干活,是我们男人不舍得我们干活,心疼我们……”

“心疼你们?他们是没有办法吧?”刘住走过来,大声道,“有些人呀,是只会说不会做。王金玲,你男人刚才晕过去了,你还不赶紧去看看?”

“啊?”

王金玲大惊失色,顾不得跟李一程斗嘴,扯着林彩云快步走了。

李一程跟刘住打了招呼,“牛嫂,你家麦子收完了?”

刘住抹了把额头的汗,“马上就收完了,来看看你家收了多少了。你家要是剩的多,我先用车子。”

“你们先用吧!我家还要有一会儿。”

“好。”

“牛嫂,喝口绿豆汤再走吧!”

刘住站住脚,“绿豆汤?我要尝一尝。”

这一天,望山村的大部分人家都在忙碌着,天不亮就去田里收麦,然后运到打麦场,打场,脱粒,然后再运回家晾晒。

曾明川和李一程忙活了整整两天,第二天傍晚十分,终于把麦子全部脱粒装进了袋子里。

两亩地,收了四百十一二斤麦子,这还是麦子没有完全晒干的情况下。

要是晒干了,恐怕连四百斤都没有。

看着四袋麦子,李一程皱眉,“这麦子的产量也太低了。”

他记得曾经看过一张报纸,说一亩地的麦子产量是八百到一千斤。即便现在条件不行,也不会差这么多吧?

曾明川苦笑:“家里的这两亩地算是肥地,今年我疏于打理,这个产量确实低了些。”

“最多的时候能收到多少斤?”

“赶车的刘叔家的地都是肥地,家里人手多,打理的勤快,两亩地能收五百多斤。”

五百多斤,一亩才二百五六十斤。也不多。

李一程又一想,粮食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很多原因。像种子,肥料,土质,灌溉,驱虫,等等。

种子是无法改变的,驱虫没有农药,只能从施肥改善土质和灌溉入手了。

曾明川见李一程眉头皱着,道:“明年我上心些,产量应该能够增加。”

李一程原本想跟他说,今年不种小麦了,但想着在这村里太过特立独行是不行的,再加上家里地少,靠种地发家致富是不现实的。

想到这里,他便笑着道:“夫君,辛苦你了。”

又来了。

曾明川无奈,把话说开了之后,李一程的言行举止收敛了两天,如今又开始撩他了。

当然,现在的他完全不怕了。

他伸手揽上李一程的肩膀,在他耳边道:“夫君不怕辛苦,夫君可以更辛苦。”

说话的内容很正常,但说话的语气很不正常,有种说不出的暧昧。

李一程红了脸,转移了话题。

“这麦子要先放到厢房里,早上有露水,明天才能晒。”

“好。”

曾明川推车,李一程在前面拉车,运了两趟,才把四袋麦子运回家。

虽然粮食的收获少于预期,但李一程体会到了农家的喜悦和满足。

谁知道回家之后,还有一个惊喜在等着他。

他跟曾明川刚刚把车子停到厢房门口,柔儿就冲了过来,欢喜的大叫着,“嫂嬷,我家有小兔子了!”

小兔子?

家里原本就有兔子……

李一程心中一动,“小兔子?你是说……”

柔儿牵着李一程的手往后院里走,“我今天去后院喂兔子,发现兔子圈里多了两只小兔子,小小的,白白的,特别漂亮又可爱。”

柔儿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后院。

见到人来,大鸡小鸡齐齐叫起来。

再看兔子圈里,不说小兔子,大兔子都不见了。

柔儿蹲在兔子圈前,疑惑的歪着头。

“怎么都不见了?我刚才明明看到过的,两只小小的小兔子。”

李一程摸了把她的小辫子,“小兔子胆小,应该是躲进窝里去了。大兔子要照顾它们,所以也不在外面。等小兔子长大些,胆子大起来,就会出来了。”

“哦。”

柔儿没见到小兔子,神情有些沮丧,蹲在兔子圈前不肯走。

李一程拉她起来,笑着说:“它们早晚会出来的,到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走了,中午给你做面条吃。”

“吃面条!”

听到吃的,柔儿的心情顿时明媚起来,“我去帮忙!”

回到前院,曾明川已经把麦子放进了厢房里,偌大的厢房,四袋麦子实在是少的可怜。

早晚有一天,这厢房里会装满粮食。

听到脚步声,曾明川回头,李一程笑着说:“没看到小兔子,可能躲在洞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