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霞笑嘻嘻地过去挽住陆夫人:“伯母,十八才好呢,可以多陪陪娘和您呀,等嫁了人哪里还能这么自由。”
陆夫人点了点她的鼻子,语气宠溺:“你呀。”
旁边,江南江北每人还拿着一个空竹在抖来抖去,这是他们最近跟陆九他们学的,两人玩得十分来劲,还买了好几个回去准备送给小伙伴。
“哥怎么还没出来?”江霞看着门里,探了探头。
赵茹看了眼,笑道:“等会儿没事。”
房间里,陆怀舟和江寂两人吻得难舍难分,即将好几个月不能见面,他们似乎都想尽可能把这段时间的空白先预支了似的。
好不容易分开,江寂眼尾薄红,大口深呼吸了一下把刚才耗尽的氧气吸进肺部。
“我会给你写信的。”江寂看着陆怀舟,摸了摸他的脸,“然后正月就过来。”
“嗯。”陆怀舟轻啄着他的唇,揽着他的腰不放手。
江寂亲了亲他,轻叹口气,狠狠心道:“娘亲他们该等急了,出去吧。”
陆怀舟顿了一下,抬手摸了下他的眼尾,这才牵着他的手出去了。
大门口,看到两人出来,所有人都看过来,江南江北也停下了空竹,知道要出发了。
陆怀舟跟赵茹道别:“婶婶,你们一路保重。”
“好,你们也珍重。”赵茹拍了拍他的胳膊。
陆怀舟又看着霞儿和江南江北,“你们要听话,好好上学堂。”
江霞点点头,江南说道:“江,不是,怀舟哥哥,我们明年就过来啦,不用太想我们。”
陆怀舟:“……”
江北非常不舍得,对于立志要参加科举的他来说,陆怀舟连中三元还是摄政王,就是他的偶像啊。
“怀舟哥哥,我会好好上学堂的。”
陆怀舟摸了摸他的头:“好。”
江寂走到陆大人和陆夫人面前,躬身行礼:“伯父伯母,我们这便先回家了,你们也多保重身体,我们来年见。”
陆大人轻点了下头:“嗯,去吧,一路平安。”
陆夫人抓着他拍了拍:“去吧,好孩子,记得写信。”
“嗯。”
江寂又回身跟陆怀舟拥抱了一下,然后扶着赵茹和江霞上了第二辆车,他带着江南江北坐了第一辆车,韩青山和余洋坐上最后一辆马车。
陆怀舟交代陆九和陆文:“交给你们了,保护好他们。”
陆九陆文抱拳:“是,王爷。”
车队缓缓驶离王府,江寂他们都探头出来跟陆怀舟他们挥手。
陆怀舟看着渐行渐远的车队,直到看不到了才收回视线。
江寂一脸失落地坐回马车里,江北看着他哥,问道:“大哥,你是不是好舍不得怀舟哥哥?”
“是啊。”江寂坦然地点头。
江南拍拍他哥的肩膀,小大人似的安慰他:“明年就能见到啦。”
江寂摸了摸他的头,又扬起笑容:“对,明年就能见到了。”
历经十二天,他们又回到了熟悉的家里,此时,已经进入十一月。
山前村外的乡道上,村民们看到一队车队远远地驶了过来,还有护卫。
“是不是江寂他们回来了?”
“什么江寂,要叫国公爷!”
“对对对,国公爷,是不是他们回来了?”
村长望了望,看到前头的人好像是陆九?
“是他们,都跟我来恭迎国公爷回家!”
村长大喊了一声,锄头一扔就往路上跑了过去,其他村民见了,也都纷纷跑去路边,等到车队近了,他们齐齐跪下。
“恭迎国公爷回家!”
声音震天响。
陆九都愣了一下,江寂他们听到声音都探头出来看,一看跪了一片的村民,顿时呆住了。
“停车。”
赶车的人立即把车子勒停了。
江寂跳下车,跑过去:“村长,土根叔,你们干嘛啊?快起来,快起来!”
村长他们起来,看着江寂嘿嘿笑:“你封了国公爷了,礼不可废啊,要跪迎的。”
“不用这么多礼,跟以前一样就行。”江寂笑着道,他看了眼地里,“我出去两个多月了,村里一切都好吧?红薯玉米土豆都收了没?”
“收了收了,按照你说的,晒了下水汽就放地窖里去了,玉米也都晒干了。”村长笑呵呵说道,“水稻也都收了,养了鸭子,每亩都有五百多斤呢。”
“那行,看来还不错。”江寂高兴道,“过阵子,朝廷就会安排其他州县的人来购买谷种、红薯土豆和玉米了,稻谷要用风谷车把瘪的谷子吹出来,大家都准备好吧。”
“是,知府徐大人下发了通知了,收割的时候他就让我们都把稻谷里的瘪谷子清理出去了。”
“行,村长,各位叔伯,我们赶路了十来天,先回去休息了,改天家里摆茶点,大家再来喝茶。”
“好好好,你们快回去休息。”
村民们让开路,看着江寂他们笑,可见大家是真的很开心。
江寂他们也没上马车了,直接步行回了家。
快到傍晚,学堂放学了,江南看到大树下的大柱,立即冲了过去,一边大喊:“大柱,我们回来啦,给你带了个好好玩的东西,叫空竹。”
大柱高兴地问道:“那是什么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