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村夫王妃[种田](374)
有些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赵茹看了眼,是当初要给陆怀舟塞人的刑部侍郎的夫人。
赵茹正要说话,陆夫人就开口了,“林夫人说的是,我也说她呢,昌国公这么有本事,让她在家里好好享福就好。可她呀,就是闲不住。跟我这笨手笨脚的不同,她手巧着呢,你们瞧瞧,这锦缎织得多好看?是不是?我就是学一辈子都织不出来。”
众人都点头,这让她们去织,估计也是织不出来的。
林夫人上次被江寂叫去的媒人羞辱了一翻,吃了个亏,一直记恨着呢,可她又不太敢做得太过火,只能暗戳戳阴阳怪气,还要悠着点又不敢真惹了人。
她见陆夫人给解了围,眼珠子一转,看到秦国公夫人和韩夫人,又说道:“秦国公夫人,韩夫人,昌国公和江夫人想必给你们也织了吧?不知我们可有这个荣幸瞧瞧?”
秦国公夫人看了她一眼,笑道:“织了织了,林夫人别急,多点耐心再等等,小寂已经安排给我们织了呢。”
林夫人刚听赵茹说没多的了,又说这个很难织,原本以为秦国公夫人和韩夫人是没有的,没想到已经在织了。
看着几位夫人都在看着她,她笑道:“昌国公可真是孝顺呀。”
韩夫人笑道:“那可不,不仅他亲娘和岳母有,连我这个舅母都给安排上了呢。”
林夫人:“……”
陆夫人瞧她一眼,说道:“哎,你们不知道,咱们身上穿的小衣服,是不是很好看很好用?跟你们说,这可都是江夫人首先做出来的呢。”
陆夫人这话一说,众夫人小姐又震惊了,连林夫人都忍不住看着赵茹。
“小衣服是江夫人做出来的?”
“我听说是从南边流传过来的呢,原来竟是江夫人做出来的?”
“江夫人,您当初是怎么想到这个衣服的?我可喜欢了。”
赵茹无奈地看了陆夫人一眼,陆夫人递了个眼神给她,让她放心。
“这个衣服确实是我们家开始做的,后来卖给了成衣铺子。”赵茹也没多说。
“太有想法了。”
“我当初见到的时候,都吓一跳,心想,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没想到竟然是太夫人!”
“是呢是呢,特别是夏天,出门都方便多了。”
“太后娘娘都赞不绝口呢。”
众位夫人和小姐都是深知内衣好处的,对赵茹更加佩服了。
赵茹去年初来京城的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显贵的身份,但很多夫人心里其实都嘲笑她是农村人土包子,也只是面上尊敬罢了。
她们尊敬的是赵茹身上身为昌国公母亲一品诰命太夫人的身份,而不是她这个人。
如今,正是这位农村来的夫人,做到了她们都做不到的事儿,这锦缎,还有那造福了无数女人的内衣,这一下就让她们钦佩起来。
昌国公不一般,他的母亲果然也不一般哪。
看看那流光溢彩的锦缎,众位夫人眼睛都羡慕红了呀。
第113章
赏花会, 夫人们聚在一块儿聊云锦,那些年轻的闺阁姑娘们又聚在另一块儿。
江霞跟着赵茹和陆夫人参加过几次宴席,也认识一些官家小姐了, 最熟悉的自然是秦国公府的秦三小姐和韩府的韩二小姐。
秦三小姐和韩二小姐她们都是武将家庭出身,受家里影响很大, 打小也跟着哥哥们学过武艺的,性格也是非常直爽。
江霞从小在农村长大,野生野长性格毫不扭捏,后来又受江寂影响, 接受了很多新思想。
她们三个很合得来, 一般参加宴会都玩在一块儿。
一群正值婚嫁年龄的年轻姑娘们聚在荷花池边的观景亭子里, 看着斜对面亭子里的一些年轻公子哥,聊天不可避免地会聊到那些青年才俊, 哪家公子射箭好, 哪家公子诗文又得到夫子夸赞……之类。
有些姑娘已经定亲了, 有些还没有,说到这些难掩小女儿的情态,有些欢喜, 有些忧愁。
秦三小姐和韩二小姐坐在廊边, 磕着瓜子, 正在听江霞说他哥上次去江南的见闻,旁边还有两个年纪小一点的姑娘也在听。
正说到江南那边的吃的,忽然有人大声叫了江霞一声。
“江二小姐。”
江霞扭头回望,见是一位伯爵家的小姐,“啥事?”
伯爵家小姐问道:“我们刚在说, 你今年要及笄了吧,你家给你说亲了没?”
江霞再过两个月就满十五了, 她摇头:“没呢。”
在座的姑娘们都很震惊,伯爵家小姐问道:“你都十五了,怎么还不说亲?”
一般她们都是十三四岁,家里就开始相看人家定下来了,等及笄后就会挑个好日子完婚。
“哦,我还小呢。”江霞毫不在意地答道,“我们家的女孩都要满了十八岁才能成亲的。”
姑娘们惊呆了,纷纷围了过来。
“十八岁?”
“十八岁可都成老姑娘了啊,到时候还怎么许配个好人家?”
“是啊,你娘不着急吗?”
“为什么要十八岁才能成亲?”
江霞看着她们,答道:“我家的家规就是这样的。”
“你们家家规谁定的?你爹还是昌国公啊?”
“我哥啊。”江霞答道,“他说女孩子太早成亲不好,身体都还没长成就要生儿育女,会折寿。他不希望影响我身体,希望我能长寿一点,所以他要求我家的姑娘都要满了十八岁才能成亲,而且,男孩子娶妻也要娶满了十八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