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他不干了[快穿](205)

作者: 野草祭 阅读记录

连予则是几不可见的皱起眉,他原以为许谦山和许耀轩是一丘之貉,如今看来,好似也不是如此。

堂审官定定看着他,终于开了口,“既如此,本官便不会有所偏私。”

他抽出一支绿头签扔在地上,道:“许耀轩,饱读诗书却品行不端,暗中与匪徒勾结,教唆其伤害百姓,虽未构成重大伤亡,其心却可诛,念其初犯,赏三十大板,关押入狱七十日,立即执行!”

话落,为首的衙役便带着绿头签带领小队去寻许耀轩,根本没躲藏的许耀轩不多时就被找到了。

行刑的时候连予被徐家人和晏言酌带走了,他们的理由是徐安阳身体太弱,看不得这种刺激的场面。

连予也对这确实没兴趣,一家人又回了小溪村。

徐列寻只觉得这件事彻底结束了,颇有一种接风洗尘的快乐,对下人吩咐说做一桌好菜,然后搂住孙悦的肩膀,道:“夫人,今天你就好好休息一天,全当庆祝了。”

但连予知道,事情还没有完。

先不说许耀轩之后会怎么做,就是他之前对徐家做的事,账都没算完呢。

尤其是那王家奶娘,但这件事他暂时不打算说,因为没有证据。

而且这件事又关系到徐家小辈的安慰,连予不觉得徐列寻知道这件事后能沉住气,万一打草惊蛇,那这张牌就没用了。

同时,从周也查到了,那王家奶娘,自从推了徐清辞落水后,便辞去了奶娘的职务,进了京城,辗转各户贵人家做奶娘,现在正在晏家的府上当嬷嬷。

得了消息的连予微微挑眉,抬眼看向晏言酌。

难怪前两天,晏言酌邀请他前往京城小住,等科考完再离开。

他可不觉得,这王家奶娘进了晏府,是偶然。

晏言酌对上他的目光,移开片刻后又重新回望过来,道:“怎么了?”

连予说:“你不是打算带我走吗?正好一家人都在,你现在说吧。”

徐家人纷纷侧目,徐列寻疑惑出声,“走?言酌你要带安阳去哪儿?”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2-20 23:39:57~2023-12-22 22:09: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请原地结婚 5瓶;无聊啊啊 2瓶;-火树银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20   糙汉和他的小娇夫(十三)

◎王嬷嬷夜里染了风寒◎

院子里静了静, 晏言酌抬眼对上徐列寻探寻的目光,解释道:“明年是科考年,安阳过了会试, 明年也该参加科考了,现在全天下学子都出发前往京城,我便想着让安阳来家中小住, 等科考完我再将人送回来。”

这话说的是找不出一点儿错处。

徐安阳确实也该科考了, 按照时间来算, 差不多是该这个时候出发,可是,若是两人真的只是寻常的发小关系,他自然没什么不同意的,毕竟在别人家住肯定比自己一个人住在京城让人放心些。

可重点是, 第一, 这言酌不是寻常人家, 第二, 言酌喜欢安阳啊!

他要是同意了, 可不就是送羊入狼口?

徐列寻下意识看向自家二儿子, 有些后悔生他迟了,不然清辞参加了会试, 这不就能陪着安阳去参加科考?

唉!

徐列寻无声重重叹了一口气,迟疑道:“安阳, 你觉得呢?”

连予笑道:“我觉得挺好,晏大哥对我也挺好的, 去了京城有他帮忙, 我也能安心备考。”

徐列寻还是有些纠结, 他道:“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提前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啊, 安阳这贸然前去,会不会太过麻烦了些?”

他后半句是对着晏言酌说的。

晏言酌道:“我已经和父母说过了,他们都挺欢迎安阳前去的。”

徐列寻更纠结了,他又转头看向妻子,孙悦显然也是有些担忧,但是她想的不是什么羊入狼口的事儿,她只是觉得,双方家世极为不匹配,言酌父母同意想必也是因为两家曾有过短暂的邻里之情,可若是言酌父母知道了言酌喜欢安阳呢?

会不会觉得安阳是一个攀附权贵的人,从而给安阳受委屈?

孙悦迟疑片刻,道:“言酌啊,这样,你和我进来一下,我们单独聊一聊,好吗?”

晏言酌点头应下,随后安抚的看了眼连予,便朝着屋内走去。

徐列寻道:“我也有话说。”

一瞬间,三个人都进了屋里,院子里,连予和徐清辞脸对脸。

徐清辞看着他,道:“大哥,晏大哥喜欢你。”

连予说:“我知道。”

徐清辞又看了他一眼,“那你也要去吗?”

连予摸摸下巴,做出一副沉思的模样,片刻后道:“我相信他不是那样的人。”

徐清辞见状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屋里。

孙悦把自己的担忧隐晦的提了下,晏言酌看着徐家父母毫不掩饰的担忧,极度坦诚道:“不瞒伯父伯母,我这次来渝州,就是专门为了安阳来的。”

徐列寻和孙悦有些不可置信的睁大眼睛。

“我看见安阳的第一眼就喜欢他,但当时太小,说起感情来,大人们也只会当成是孩童的玩笑话,所以我一直没有开口,直到今年,我发现我还是喜欢安阳,便和父母说了想要一个人来渝州看看安阳,追一追人,如果能追到,我就带着好消息回去,如果不能,我就继续追。”

晏言酌言语真切,“科考的事情也是临行前父母和我说的,说我和安阳都到了科考的年纪,不管能不能追到,可以把人先带去京城,准备科考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