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107)
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而古人们还在抓心挠肝,直播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啊,他们也想继续看。
次日,苏雅就开了直播。
【大家好呀,说一下昨天去伟人纪念馆的感受?确实很震撼吧,即便是从历史书上知道了所有的事情,但每看一次,就感动一次,所以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苏雅又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让天幕下的古人更加好奇了,那个在苏雅口中神圣无比的地方到底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先去天坛照相,之后再去我国最高的学府去看一看。】
苏雅带着十个人坐车前往天坛,即便昨天坐过,今天再坐还是很新奇,在车的玻璃窗上能看见他们激动的表情。
【天坛,原名‘天地坛’,是明清时期帝王祭天、祈雨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
【说起求雨,大家会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在汉朝时期董仲舒求雨?在《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1]。其止雨反是。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董仲舒看来,干旱就是阳气太过、阴气不足、如果要求雨,就要遮蔽阳气,释放阴气,像什么烧公鸡、禁止男性外出上街等,这是闭阳,纵阴则是要开山泉、挖水沟,还有女子勤上街。如果要止雨,就反着来。在汉代那个医术还没有被普遍认同的时代,董仲舒的方法无异于是最好的,也是最令人信服的。】
【当然在其中还有离谱的要求,在《春秋繁露.求雨》中记载: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2]。他的意思也就是说做‘云雨之事’有利于求雨,不得不说董仲舒你真是太天才了,这种办法都想得到?】
【不过,如果董仲舒在我们现代的话,估计会被抓起来吧,毕竟黄/色不健康,噗。】
苏雅身边的几个小孩疑惑不解,苏雅咳了几声,摸着他们的头,“小孩不要听哦~”
嬴政咳了几声,如果没有天幕的讲解和课程,他觉得此人的要求也合乎常理。
刘彻似笑非笑地看着董仲舒,将人看得发毛,“没想到啊,董爱卿。”
竟然还有这种癖好。
董仲舒:......
真的风评被害,风评被害啊!
他不是那样的人啊!
李世民也听懂了天幕的话,他在庆幸,幸好儿子和女儿暂时听不懂,不过董仲舒的求雨不是成功了吗?
朱元璋也有些耳朵泛红,这后世女子怎么什么都说。
康熙听着天幕,没听到想要的消息,叹了口气,等老四回来可要好好问问。
【不过还真的让董仲舒求到雨了,我认为应该是他学过的知识,看过的书让他对气候有着相当敏感的嗅觉,所以在那个时候才能求雨成功。】
【当然现在我们不用求雨也知道什么时间会有什么天气,也要感谢我国的科学家,他们用现代的探测技术,测量大气状态,随后进行复杂地推算才能算出每日的天气,像今天上午是个晴天,下午则是会下雨。】
苏雅将另一个手机上的天气预报给直播间的人看,古人们看不懂,但他们会记,所有朝代的人都将看见的字符记下来。
只是仍有人疑惑,“真的会下雨吗?”
从这里看天幕,苏雅的背景那边明明是炙热的太阳,真的会如她所说下雨吗?
苏雅身边的几个孩子也好奇地抬着头望着天空,这么大的太阳,热都热死了,但他们却相信苏雅的话,因为苏姐姐说的一定没错。
长孙皇后也是如此。
在逛完天坛之后,苏雅又带他们去了清北学府。
【清北学府都是我国高等学府,两个学府都几乎有着百年历史,一个始建于1911年,一个创办于1898年,可以说文化底蕴深厚,也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学生趋之若附。】
苏雅带着他们走进校园,看着周围的郁郁葱葱,以及古老的建筑,让人逐渐沉醉其中。
嬴阴嫚也不仅向往,她看到许多女生都结伴行走,比起在天幕上观看,在这里对她的冲击力更大一些。
如果,她是说如果,在大秦也办一所这样的学校,她父皇会同意吗?
嬴阴嫚很快就在心中有了回答,是的,父皇会同意的,因为连吕雉都可以入朝为官,这样一想,她的眼睛更亮。
霍去病和扶苏则是看着四周,这四周除了门口的那个人之外,其余的地方并没有将士,他们又对后世的和平安宁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如果大秦/大汉也能如此,那该是多么好啊。
朱标握紧手,大明的百姓现在能如后世之人一样吗,答案是不能,他目光深深,觉得自己还要努力,低头看着自己身边的老四,他笑了笑,老四能当皇帝说明他能力强,这样的人才怎么能不用呢?
朱棣摸了摸胳膊,眨着眼睛看太阳,明明是大晴天怎么感觉这么冷啊。
李明达被人说了好多声漂亮,她笑嘻嘻地看着李承乾,“大哥,我们也在大唐建一个学校吧?”
看李承乾真的在思考,长孙皇后失笑,目光柔和,即便长路漫漫,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突破阻碍。
苏雅也难得安静下来,牵着胤禛专心享受安静又充满花香的时刻。
等到了下午一两点,苏雅对着镜头拜拜。
【我们等下就回去啦,唔,天阴下来了。】
在苏雅刚说完这句话,将手机对准天,果然现在天已经阴下来了,过了没几秒就下雨了,古代的天文学家像祖冲之、张衡等人几近疯狂,“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怎么能这般精准预测天气,课程中没有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