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籁生山(74)

作者: 露芽 阅读记录

“不是说那年在利州的事都不记得了么?现在能想起来了?”

阿琢低头喝水道:“是……是我在别处看到的利州人。”

“我就说那个什么毒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后遗症,我听说前街广成坊来了一个苗疆的苗医,听说对这种蛊啊毒啊的,可懂了,不然你找时间去瞧瞧。”

“嗯嗯。”阿琢随口答应着,比划着帽子,不然怎么改小点儿呢。

司马凌带好了襻膊,开始拿着笔描花样,这时丫头进来行礼道:“大爷回来了,请小姐去西暖阁相见。”

“我?”阿琢奇怪地看了一眼司马凌,“就我吗?”

“大爷只交代了请小姐。”

“知道了。”

二月给阿琢重新披上斗篷,阿琢想了想道:“只叫我一个人,肯定没好事。二月,姑爷呢?”

“姑爷还没到呢,我听巴彦说,大爷那里有客人。”

“客人?”阿琢一边疑惑一边朝西暖阁走去。

爹爹两年前就已经告老,大哥接掌了枢密院之后就很少有时间在家里待客了。

如果是卢湛就打死他。卢湛自从阿琢成亲之后,还是不肯议亲,建安城里议论纷纷的,都说他要为祁小姐终身不娶了。梁峋当时就气得说要把卢湛发配到盐铁司去,让他去海边煮盐,眼不见心不烦。直到去年好不容易听到他和珉国公家的老九定亲的消息,阿琢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再传出什么绯闻来。

她走近暖阁,还没掀帘子,就听到有个男子的声音清冽甘醇:“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梁执玉,修身如执玉,种德胜遗金。”

“执玉……”男子笑道,“那我们的字有点像,我叫知予,章知予。”

“我爹爹说,我娘乳名叫阿琢,玉不琢不成器。”小男孩的声音听起来很得意,我还有这层意思,你有吗?

“你会背诗吗?”男子问。

“……”小男孩有点泄气,怎么大人都喜欢问背诗。

“那你会射箭吗?”

“会,会,我娘教我的。”他连忙昂起头,正准备比划两下,阿琢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五年多没见了,再次见到的瞬间,章恪还是有点紧张,她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挽起了头发,笑容里多了点温婉平和。

她笑着对执玉道:“你就别献丑了,侯爷可是箭术高手。”又对章恪行了个礼,“我听说你把卫南营练的不错,每年院里各营考校都是第一。”

章恪低头笑笑:“大家看我路途遥远,来一趟不容易,让着我罢了。”

祁穆抱着阿然坐在书案前,笑道:“我家阿然会背诗,来,给侯爷背个听听。”

阿然娇声娇气地背起来。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章恪看着阿琢,眸光闪动。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这时,执玉突然跑到章恪身边,仰起小脸问道:“章叔叔,你能不能教我射箭?”娘都夸他箭术厉害,那一定很厉害。

章恪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当然可以,等你长大一些,到泉州来,叔叔一定教你。”

梁峋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他和章恪打了招呼,不动声色地伸手揽过阿琢的腰:“我就说女儿贴心,你看阿然这诗背的多好,执玉就只想舞刀弄剑的,一点儿也不随我。不如这胎生个女儿弥补一下……”

阿琢一巴掌拍在他肩上:“再胡说,打死你!”

祁穆笑道:“我和侯爷还坐在这呢,别当我们不存在啊。”

章恪笑道:“要是生了女儿还是喜欢舞刀弄枪怎么办?毕竟这么大个先例在这呢。”

大家都大笑起来。

暖阁外的梅花,开得正好。

番外二

泉州地处东南,到了夏季,酷暑难当。只有城外的九言山,绿荫蔽日,蝉鸣震天。山中条条溪流,汇到峰顶,变成瀑布落下,如同数条白练,高悬在绿幕上。整个山涧都弥漫着湿润的水雾,沁人心脾。

山涧里的平台上,有人用竹子搭了一处敞亮的竹屋。

一个身穿素衣的妇人,在灶间忙碌着。她用汤勺尝了一下咸淡,又加了些盐巴,满满地盛了一碗汤面,却因为太烫端不上手,她无奈地朝里屋喊:“守之……守之……”

一个男子听到叫声,从屋里走出来,他长发用玉冠束起,长长的深色发带一直垂到腰间。他拿来一条毛巾,垫着碗捧到饭桌上:“以后少盛点儿,就好端了。”

妇人腼腆地笑笑:“今日是敬之的生辰,他不在,我们也沾沾他的光,吃碗寿面吧。”

章恪本来在搅拌的筷子停在了空中,顿了顿,他微笑道:“好。”

妇人在他身边坐下,看他吃面吃得满头大汗,拿出毛巾伸手替他擦汗:“天气热,别吃这么快……我记得你最爱吃虾,不像敬之吃虾会起红疹,这面汤我用亲手熬的虾油煮的,可鲜么?”

“嗯,鲜。”

“好吃就多吃点儿。”妇人拿来一把扇子,替他扇着风,满脸慈爱地看着他。

章恪端起碗来,囫囵地喝着面汤:“我该走了,今日营里有考校。”

“去吧,去吧,早点儿回来。”

“好。”

出了竹屋,章恪来到一处水流大点儿的山溪前,脱下外裳,卷起袖口,两条手臂上已经泛起密密麻麻的红点,他扯松领口,胸膛上也布满了红疹,他用外衣打湿沾水,用冰凉的溪水浸润肌肤,后来索性就躺在溪水里,等着这阵红疹过去。

“啊!”他忽然听到一声尖叫,“有……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