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暴富,我成为亿万富婆(12)
累!
太累了!
当农民太累了!
古往今来,农民一直都是辛苦的,他们艰辛种植,收获却不多,全靠劳动力,才能吃饱饭。
所以林雨宁的爸爸妈妈一直强调,要好好读书,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像爸妈一样辛苦的干农活。
林雨宁看着她的手,才一天,明显粗糙了。
唉!
再一次感慨,2015年怎么还不到来!
她要赚钱,要赚很多钱,多到爸妈不用辛劳的采茶叶,而是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天南地北的旅游。
刚出芽的茶叶嫩绿细小,十亩的茶叶林一共采摘了乌茶37斤,现在乌茶的价格是每斤145元,也就是说她们家一天赚取了5365元。
卖完了茶叶,回到家就闻到了香味。
林妈提前采完就回家烧面了。
现在是采茶叶的农忙时期,中午那一顿是在山上草草解决,晚上这一顿就不能敷衍了。
农忙时期林妈也很忙,回来就简单的做了鸡蛋青菜肉丝面。
有蛋、有肉、有蔬菜。
既营养又有油水。
六个人洗完手就拿起筷子大快朵颐。
吃完晚饭,就早早洗漱上床睡觉,毕竟这才是第一天,农忙时期才开始,要睡好觉才有精神赚钱。
第二天,一天采摘了40斤,价格130元,一共赚取了5200元。
第三天,一天采摘了45斤,价格118元,一共赚取了5318元。
第四天,一天采摘了48斤,价格105元,一共赚取了5040元。
第五天,一天采摘了50斤,价格90元,一共赚取了4500元。
第六天,一天采摘了51斤,价格80元,一共赚取了4080元。
第七天,一天采摘了55斤,价格68元,一共赚取了3740元。
......
三月初,乌茶就采摘结束了,价格从最早的每斤145元,跌到了现在每斤3元。
她们家最早一天赚取5000多元,到现在一天只能赚取400多元。
乌茶一共给她们家赚取了68548元,接下来就是清明节前开始采摘白茶,林家可以休息半个多月再开始劳作。
而林雨宁则要回学校参加春季校招,正式成为一名社畜了。
第18章 春季校招
宁波大学,418寝室。
林雨宁从床上爬下来,简单洗漱,准备去食堂吃早餐。
田心蕾在家里备考,王欣怡考研考上了武汉大学金融学,钟韵家在宁波,所以现在418寝室就只有林雨宁一个人待着。
418寝室下一次聚齐就是6月领毕业证书的时候。
林雨宁花费了一千多元,买了一套正式一点的衣服参加校招。
毕竟以后入职宁州银行,会有制服发。
自己买的衣服一套就够,该省则省。
现在还在积累原始资金呢。
吃完早餐,林雨宁换上新衣服,给自己化了个淡妆,看着镜子里精神的自己,加油打气。
徒步去了体育馆,春季校招放在这。
一进体育馆,到处都是人。
各个公司在体育馆里就像摆摊一样,挂着宣传海报,发着宣传册。
林雨宁走到宁州银行摊位前,来摆摊的是上辈子的老熟人。
冯萍萍,宁州银行鄞州支行人事部副经理,主要负责人事和招聘事宜。
上辈子就是她把林雨宁招聘进去的。
这辈子,林雨宁不打算改变路线,仍旧走到她面前:“你好,请问宁州银行招聘需要什么专业?”
“我们银行现在招聘的是经济学、会计学和金融学这三个专业,同学,你是什么专业?”冯萍萍询问道。
“我是金融学专业的。”
“那专业是对口的,我这有宣传单,你要有意向,填下表格。”
“好的。”
林雨宁填写了招聘表格,将自己的信息写下。
“过几天我们银行就会开展面试,到时候会电话通知你。”冯萍萍将表格收好。
“好。”
......
五天后,林雨宁收到宁州银行鄞州支行的面试通知。
她一早起床敷了个面膜,穿上战袍,化着淡妆,乘坐公交车提前20分钟抵达。
林雨宁看着宁州银行鄞州支行的招牌,深吸一口气,缓步走进去。
走进银行,看到的都是熟面孔。
她熟门熟路的走到会议室门口等待。
会议室门前早有人等待,一看又是老熟人。
张海波,上辈子重生前和林雨宁一样,还是一名小柜员。
林雨宁上前打了一个招呼,“你好,我是林雨宁,宁波大学金融学专业的,你呢?”
“我叫张海波,是浙江万里学院会计学专业的。”
“你怎么选择这家银行呀?”
“我听说宁州银行待遇挺好的。”
是啊,待遇是挺好的,但是要有业绩待遇才好,没有业绩,也只能拿底薪。
果然,张海波是被宣传单上月薪四千起给骗了。
在银行就是拉存款拉贷款,你有资源,你有人脉,你业绩高拿的工资就比其他公司拿的多。
闲聊一会,两人就继续安静的坐着。
突然,一抹亮丽的风景出现了。
迎面走来一位美丽的女孩,刘若言。
她长得漂亮,身材靓丽,父亲是宁州银行总行副行长,爷爷是宁州银行的股东,十足的太子女。
太子女是来微服私访的吗?
当然不是!
她是为了潘砚舟来的,潘砚舟是宁州银行鄞州分行的市场部经理,当然身份不止这个,他父亲是宁州银行总行行长,母亲也是富家千金。
行长公子配副行长千金,多登对啊。
俗话说的好,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