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129)
书生双脚一软,整个人往前扑去跪坐到了地上。
他白净俊秀的面容分外狼狈,气喘如牛,之前被划伤的手臂渗出了殷红的血。
“这位公子,小心!”
陆羽目光深邃肃穆,万分警惕地打量暗箭飞来的方位,双手握着一柄古朴的长剑,少年不算健硕的身躯把那位书生严严实实地挡在后面。
那布衣书生大口喘着粗气,早已经是眼冒金星。
他浑身痛极累极,已经答不上一句话来。
他从梁州王府死里逃生的逃出来,一日一夜的奔跑躲蹿,这让这个文弱书生的体力消耗到了极限。
世上还有人心公道可言吗!
布衣书生的眼底升起绝望和不甘,他本以为进了梁州王府前途会是一片光明。
结果抱负还未施展便亲眼见证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戮。
只是某些大师一句轻飘飘的谶语就能取人性命。
朗朗乾坤竟能发生如此行径荒诞之事,真是可笑,真是天道不公,苍天无眼!
陆羽扶起那位布衣书生,眼睛却还是紧盯着竹林深处。
黑衣人快要离开了……
第59章 海棠争香
一夜风雨一回春, 年年春来不似春。
梁州百姓的生活越发平静,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件事。
柴米油盐,零七碎八, 却又担忧今年的赋税会不会再增多。
“先生, 您不知道, 这几日外面可热闹了。”
沈爷从外面采买回来, 兴致勃勃的和青莲先生说起所见所闻。
“不就是新建了一座庙吗,没什么可稀奇的吧。”
陆羽抱着剑倚靠在柱子旁, 身上的蓝袍还未更换。
“陆公子,这建庙自然不稀奇,可你们知道里面即将供奉的是谁吗?”
沈爷一脸神秘,这让陆羽起了好奇,“是哪路的仙佛?”
“不是哪路的仙佛,而是活人。”
“活人?立生祠?”陆羽脸色有了波澜。
“是梁州王世子吧。”一直静心抄书的青莲先生此时才分出心神接了沈爷的话。
“什么?!”陆羽惊诧万分,梁州王世子吴莳一无功业建树, 二于社稷无益, 为他建庙的目的何在?!
“除了为了功德,还能为了什么。”青莲先生收手搁笔, 沈爷笑而不语。
陆羽仍旧不解。
“自从佛教传入中原,很多达官贵族纷纷信奉起佛陀来,你看这九州之地,佛寺众多便可知信徒颇多,而一些佛教的传说也被许多人奉为圭臬, 就比如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见陆羽还未明白,青莲先生便继续继续解释。
“陆公子, 观音菩萨挖眼断臂救父的故事你可知道?”
“知道,那时还是北燕当政, 当时的西域有个西林国,巍巍独立,国泰民安。
妙庄王是那西林国的统治者,民间传说妙庄王有三个公主。
长女妙金,次女妙银,小女妙善。
妙金、妙银都在家中侍奉父母,唯妙善从小虔诚礼佛,在香山出家当了尼姑。
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
一怒之下,妙庄王命人拆了庙宇,赶走了僧尼。
哪知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久治不愈。
后来有位大夫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手眼入药才能治好。
于是,妙庄王求助于妙金、妙银,但二位公主皆不愿献出。
三公主妙善修行在外知道后,毅然回宫献出手眼为父亲合药治病。
果然不久妙庄王的病体就康复了。妙庄王深深忏悔,感谢女儿不计前嫌,挖眼断臂救自己。
他带人来到香山报恩,只见一座女神像端坐在正殿,缺了一只手,眼睛也没有了。
此时妙庄王恍然大悟,原来妙善公主已经悟道了。
忽然,妙善公主长出了无数只眼和手,缓缓升上天空,大道得证。
自此,千手千眼成了观音菩萨的三十三化身之一,也享尽了人间香火。”
“所以,陆公子你明白了吗?”青莲先生将字帖妥帖收好,又净了手,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不用再多说下去。
“那梁州王是想效仿观音菩萨的传说,让世子成佛!”
“可那是他亲儿子,他竟然也舍得!”
待在冀州王府多年,陆羽自然不是愚笨的,但他无法相信一个父亲会将自己的亲儿子挖眼断臂。
若是真的,实在是太无人伦。
“陆公子别忘了,人性本就无常,从北燕到西楚,大户人家效仿妙善成佛,将儿女做成人造佛祈求长生不老的事还少吗?”
沈爷替青莲先生拢好披风,看样子是准备出门一趟。
“陆某不才,却也听过这些故事,可那些人造佛大多都是买来的替身,很少有真正拿自己儿女断臂挖眼的。”
“是啊,陆公子说的没错,大多数都是替身,所以梁州王并不会真的用世子做成人造佛。”
“呵呵不过徒增杀孽,世上哪有什么长生,若真有长生,北燕怎会灭亡。”
陆羽嗤之以鼻,他现在心里只惦念李明月的安危。
“陆公子高见,时辰也差不多了,药材我方才买回来了,小招娣一会儿怕是也该醒了,就麻烦陆公子照顾一二了。”
沈爷替青莲先生系好披风,又拿过一旁的纸伞。
“先生放心,陆某不才,却也照顾我家二公子多年。”
“陆公子,事在人为,却也要借些天意。”
青莲先生的话意有所指,屋外的鸽子是该离开了。
“多谢先生指点。”陆羽抱拳行礼,这些时日和青莲先生他们相处,他只觉得这几人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