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歌(135)

作者:公子苏玦 阅读记录

苏珏微微一笑, 起身走下王座来到金殿正中, “来人, 铺陈笔墨!”

吴广t陵斜倚王座好整以暇的看着苏珏的一举一动。

十二楼的天人岂会是等闲之辈。

他的好儿子怕是低估了这位月华公子。

若不是他的出身, 放在身边做个谋士也是好的。

“既然世子不吝笔墨,引古据今, 奴不懂这些,就夸写一番锦绣河山吧。”

苏珏清润的声音在金殿中转了又转,比之金石玉器相击也毫不逊色。

言语之间没有一丝下位者对上位者的谄媚迎合。

吴莳见他泰然自若的模样心里不免打起鼓来,但又很快镇静下来。

今日“刁难”这位月华公子是其次,面谏父亲拆除生祠才是正事,对于吴莳来说,苏珏不过是个可以拿捏的突破口罢了。

再者, 他也听过苏珏的名号, 不过眼见为实。

幕帘后的李明月眉心微动,经过之前几日的相处, 他知道苏珏的学问是很好的,是以他的琴声锦上添花即可。

于是李明月曲调一转,又是一曲风翎。

悠扬的音色犹如一汪清水,清清泠泠,其中还夹杂着金戈铁马之声。

大气磅礴, 扣人心弦。

一时间,金殿内琴声恢宏, 美人添香。

不知为何,苏珏觉得他和李明月是有些默契的, 一曲风翎使得苏珏心绪神飞。

仿佛此刻他不是身处梁州王府,而是身处天地四维广阔之中。

日月星辰,秋收冬藏。

从上个文明吹来的风行过玉门关,那时祁连山上飘雪回转,塞外风声涛涛,漠北万丈孤烟,长河落日。

日复一日,那风又过了长城万里,羌管胡琴夜夜鸣歌。

这是文明的传承和流淌,就像那日他与青莲先生的相认,是两个文明的碰撞。

千秋万代随风过,古今都付笑谈中。

山川风月里,苏珏追寻着两代文明,临摹着此间盛世。

“拿酒来!”

怪不得李太白酷爱饮酒作诗,这般豪情壮志若无美酒岂不辜负!

侍从捧酒而来,苏珏笑着斟酒,然后举杯,“敬山河万代!”

随后他将酒倾洒而下,此一杯敬天地,八方鬼神。

敬告天地之后,苏珏扬起酒杯,一饮而尽。

片刻之间,苏珏的双颊便已泛起微红,如玉的肌肤上唇如春色,薄透柔软、华光滟滟,玉雕般洁白修长的指尖衬着那轻红之色,像万丈雪原中绽开深色的红莲。

“月华公子莫不是在喝酒壮胆?”

“别喝多了来个尿遁就好啊!”

“哈哈哈……”

酒过几轮,一些人开始放纵起来,嘴上说的话也渐渐不中听。

苏珏不愿理会这些爱嚼舌根的人,酒杯不能过瘾,索性拿起酒壶,恣意畅饮。

酒水划过脖颈,激起一阵冰凉。

殊不知是何等春色。

如梦如醉间,他与庄周论道,同孔夫子饮酒;也在漫天璀璨的星河里,笑谈诗辞赋;亦在中军帐前孤身纵马,挑灯执剑,塞下寒霜,他以剑横身,醉后斩敌前;几番拼杀,他又于殿前提刀入仕,拜君王上情……

痛快,实在是痛快

借着酒意,苏珏口吐莲花,风流媚态,世间罕有。

“玉京应借我千年,供我万载千秋不朽业;月宫当迎我百世,贺我人世有此风流才……”

“莫论煮酒英雄,莫谈家国天下。此人世,唯我少年可宰;此青天,唯我少年可换。世间无枉风流狂,唯我人世千秋郎……”

两首即兴,疏狂大气非常,配上李明月的风翎曲,更是瑶池仙品。

在场之人无不叹服。

此刻的苏珏山公倒栽,他宛如一朵盛开的红莲,那清冽的气质抓人眼球,红得热烈,红得清冷。

酒已喝尽,意兴阑珊,苏珏蘸墨提笔,洋洋洒洒的写下,“天倾于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东南多海陆,高楼不可支;东北寒意深,振翅难齐天;西南多山川,峥嵘而崔巍……”

这下在场之人彻底静默无声,姿容绝世已是上天恩赐,这锦绣文章也被他一人独占。

若不是出身青楼,这样的人该多么耀眼。

可惜,又实在可惜。

一直隐于幕帘后的李明月也被苏珏的才情所震撼,出身低微又如何,只要心有沟壑,哪里不能建功立业,哪里不是立马横刀。

再加上冀州王府世代忠烈,父亲从小便教导他们要安邦定国,无愧于心。

这与苏珏传递出的意境不谋而合,想到这里,李明月也抛开前人琴曲的桎梏,指尖倾泄出的是新词一曲。

受了李明月新曲的启发,苏珏且歌且和,且舞且行,红衣逶迤而行,万千繁华。

“玉京应借我千年……”

“莫论煮酒英雄……唯我人世千秋郎……”

“……东北寒意深,振翅难齐天;西南多山川,峥嵘而崔巍……”

苏珏的声音本就好听,如今沾染了醉意,平添了一丝朦胧婉约。

今日之宴,不虚此行。

“好,好,好!”吴广陵朗声抚掌,有了夜宴主人的带头,金殿内爆发出如雷动般的掌声。

吴莳也是真心叹服,“月华公子好才情,在下佩服,自罚一杯。”

端的是心怀坦荡,和吴广陵的为人行事大为不同。

苏珏于觥筹交错中不为所动,风头出得太过,该醉去了。

“王爷,奴醉了,怕是不能继续宴饮了。”

“来人,扶主子下去休息,好生服侍,不得怠慢。”

有心思敏锐之人听出了吴广陵对苏珏称呼的改变,从公子到主子,一字之差,却是身份悬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