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歌(167)

作者:公子苏玦 阅读记录

永远记得……

……

十二楼为了来年讨个好彩头,沈爷从集市上买了好几大筐的鱼,其中还有一筐海鱼。

是以今年除夕,十二楼除了吃饺子,还吃了全鱼宴。

福婶做鱼堪称一绝,蒸鱼头,炸鱼皮,炒熏鱼,再加上鱼汤,色香味俱全。

苏珏握着筷子拨弄碗里鱼头时,哭笑不得。

“苏珏公子,鱼头好啊,俗话说鱼头溡惶В好运常来;鱼头一对,大富大贵。”

“谢谢福婶!”苏珏笑着接受了,却还是没动筷,他一时不知从哪里下嘴。

“多是多了点,好吃。”

季大夫看着苏珏,随口接了这么一句,却被福婶一根筷子敲了脑袋。

季大夫不解的看了福婶两眼,抱着碗挪开了。

苏珏哭笑不得,并不是因为他笑季大夫又惹到福婶,也不是觉得鱼做的太多,而是新年伊始,哪有嫌弃“年年有余”多的呢。

他的笑里多是动容且无奈。

福婶给小招娣和小暑儿准备不少干果糕点,尽量照顾这两个小姑娘。

苏珏看着她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只是哭笑不得,最终一言没发,安静的吃着。

“来,大家新年快乐!”青莲先生举杯示意,新的一年,又是新的生机。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众人推杯换盏,等着钟声敲响。

九州各地年夜饭照旧是阖家团圆。

一顿餍足过后,十二楼众人是饱的饱、醉的醉。

苏珏面色微潮,端着酒杯朝着赵安乐父母的方向拜了拜,随后将随身携带的装着另一个苏玉的骨灰香囊取下,呢喃着说道:“苏玉,新年快乐啊……”

正旦零时,大钟敲响,相识的年头又过去了一个。

……

子时一过。

这会儿,十二楼众人都在夜市里闲逛。

今日正逢佳节,人声鼎沸,夜市热闹的灯火烘得人酒气上浮,沈爷心生旖旎,几步路的功夫就跟丢了青莲先生。

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先生。

福婶则是带着季大夫同小吃摊的老伙计们举着酒瓶子高歌畅饮。

最起劲那人一拍桌子,不知是立誓还是壮胆,大喝道:“明年!老子把隔壁那家劳什子酒楼给盘下来!”

怕响的小孩早捂着耳朵,躲进了老人的怀里,那些个胆大的,则捏着手里的爆竹,不知疲惫地跑了几条长街找自己最要好的玩伴去耍。

而苏珏就在人群中负手闲逛,满城的烟火炸开去,把夜空都照得敞亮,呼啦啦作响的火花不要钱似的落在了众人头顶,每个人脸上对来年的希冀都被映分明。

那些挽着情郎胳膊咬耳朵的姑娘们面若桃花,满目柔情蜜意,流转间顾盼生姿。

整条街上的稀奇小玩意儿顷刻间都成了陪衬,唯有那人群里一份份殷切的期盼,浮到空中凝成了实体,盛放出铺天盖地的璀璨光华,热烈得明目张胆、天经地义。

苏珏不多时便在面具摊发现了一名带着狐貍面具的男子,身着蓝色衣服,苏珏觉得他很眼熟。

似乎是韩闻瑾,韩大人。

可他不是应该在长安述职吗?怎么会在临江呢?

只是苏珏正要走近,那人竟然信步走到他身前,手里还拿着两个精致的福袋。

“玉华,新年快乐!”那人摘下狐貍面具,正是韩闻瑾。

“韩大人怎么没在长安?”

“史书在人心,不在朝堂。”韩闻瑾摘下面具,说的真诚。

“所以韩大人这是翘班了?”苏珏同他说着笑话。

“可以这么说吧。”韩闻瑾伸手将福袋系在苏珏的腰间。

“韩大人,既然有缘遇到了,不如一起去临江的高台看看烟火。”

“好啊。”

苏珏同韩闻瑾穿梭在人群,他们躲过了几波扑面而来的脂粉浓香,送走了几首唱腔各异的渔家小调,沿途散点碎银。

苏珏的头上被韩闻瑾不情不愿地簪了两三朵鲜花头饰,衣裾轻扬,二人腰间的福袋也跟着摇晃。

走过了几条街巷,他们可算登了高台,只见满城玉壶光转尽收眼底,夜空千万树繁花如锦,其声色之恢弘,竟把二人都镇得安静了下来,只觉无须多言。

之后看够了除夕之夜的种种盛景,韩闻瑾将苏珏带回了他在临江的府邸。

对于韩闻瑾这种明目张胆的“拐人”行为,青莲先生也是无可奈何。

罢了,还有事同人家商议呢!

苏珏:呵呵……

……

外面依旧下着雪,已经铺了厚t厚的一层,入夜后天气变得更冷,门廊下两个值夜的小厮搓着手臂注意着四周。

其中有一个面嫩的忍不住压低声音说道:“大人这动静也太大了些。"

旁边的小厮看着比他年长一些,也是面无须发,压低声音警告道:“嘘!不要命了”

这声警告确实起了作用,年轻小厮身体忍不住抖了抖。

“大人一会估计要水,要不咱们先去小厨房准备着"

看来这里一时半会也不需要人,为了避免尴尬还是先找个借口离开的好,年长的小厮没有拒绝,道:“也是,咱们还能取取暖。”

……

早晨醒来时,苏珏出门看了韩闻瑾院子里的梅花,整个脸在狐裘映衬下显得越发白皙,眉宇间神采奕奕。

冬日的风吹的人清醒许多,韩闻瑾打了个哈欠走了过去。

“玉华。”

“嗯?”

“玉华,你可层看过海上日出吗?”韩闻瑾的声音里有些兴奋和感叹。

“什么?”苏珏饶有兴味,在新元纪时他是见过的,惊艳到近乎窒息的美感,不知道韩闻瑾描述的又是什么感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