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175)
都是大好年华,本应建功立业,却被困方寸之地,时间长了,难免心生烦闷不满。
在长安宫里,他最先结识的就是徐州王世子江文山。
他们没有因为之前的不愉快而尴尬,相反他们成了知交。
他本应是他的姐夫的,可造化弄人,长姐如今娶了别人。
“二公子还没睡吗?”
身后传来江文山清润的声音,李明月回过头去,那人正拾级而上,月华落在他的身上,无端的让人想到白玉无瑕。
“睡不着,想着出来看看。”
“从这里望去,也不知能不能看到边关。”
江文山站在李明月身边,二人并肩而立,一同眺望远方。
“或许可以吧。”
李明月知道,在江文山入宫为质之前他还是驰骋疆场的主帅,仅仅一夕之间就成了富贵乡里的阶下囚。
这种落差,天上人间。
“文山世子,你,见过我长姐吗?”
李明月这句话问的没有头尾,江文山怎么可能见过李妤落呢?
“见过的。”
没曾想,江文山点了点头。
李明月面露惊诧,“你见过?”
他不确定江文山所说的见过是不是指在北山谷见过
“小时候见过。”
似是看出李明月心中所想,江文山的回答让人很安心。
“在我十岁那年,父亲带着我入京朝见。
我就是在北燕的猎场上见到你长姐的,她像骄阳一样热烈,那时她在马上自由的驰骋,放声大笑,是那般的恣意洒脱。”
星光如练,将江文山的思绪拉回了现实,所谓的一眼万年不过如此。
只那一眼,他就记到了现在。
“文山世子……”李明月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是说斯人已逝,还是说他们有缘无分。
都不妥当。
“二公子,我听说你的琴技是大公子教的,今夜月色莹华,不如你我琴笛合奏一曲,权当遥祝边关凯旋了。”
江文山不是个沉溺过去之人,此刻却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好啊。”
二人同时撩开外袍席地而坐,一人弄琴,一人弄笛。
“天倾于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东南多海陆,高楼不可支;东北寒意深,振翅难齐天;西南多山川,峥嵘而崔巍……”
没来由的,李明月想起了苏珏去年在梁州军府所作之诗。
他随口吟唱出来,还是那样的震撼。
江文山也是知道这诗的出处的,他心里讶然,到底是怎样一位公子能作出如此词句。
若有机会,他很想结识一番。
于月华下,琴笛相和,随风而动,或许这声音真能顺着夜风送到他们心里想到达的地方。
……
第84章 露落风波(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一年, 临江正式并入雍州。
除此之外,西楚在临江的行宫也开始动工,按理来说无名村应该举村迁移。
但他们故土难离, 朝廷多次驱赶也没能让村民们离开。
朝廷一怒之下, 在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屠戮了整个无名村, 然后一场大火烧过, 就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黄道吉日一到,照样破土动工。
那些无辜的人命, 索性就成了行宫的祭品。
被苏珏带走的老板知晓了此事,他默默地落了泪,烧了纸钱,却也于事无补。
左不过是告慰了自己的心罢了,那些枉死的村民,大抵会夜夜悲鸣吧。
苏珏虽然也心中痛楚,但他清楚, 凭他一人之力救一人尚可。
可让他救一村之人, 他也无能为力。
“主人,朝廷不应该守护百姓吗?”
小暑儿怀里抱着季大夫给的医书, 她t不明白,为何代表法令的朝廷会草菅人命。
“百姓永远是上位者的玩物,他们守护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
苏珏摸了摸小暑儿的头,他不确定小暑儿能理解多少。
“主人,我从小流浪, 记忆里我的父母就是死于一场冤案,所以朝廷不是百姓的守护神。”
小暑儿歪了歪头, 虽然她无法完全理解苏珏所说,但她也知道她悲惨身世的缘由就是朝廷。
“所以我们要强大, 才能保护自己,保护身边人。”
一年的时间过去,小招娣快要褪去青涩,举手投足间皆是利落飒爽。
她的身世也早就令她尝尽人间冷暖,知晓人性复杂。
“招娣妹妹说的没错,我们要强大。”
已经改名沈华的花灵儿没等到大仇得报,无名村就被朝廷屠戮了。
而只有在十二楼,她们才活得像个真正的人。
这一年的时间让沈华也想明白了,始作俑者不是那些村民,而是张村长。
如今张村长死于非命,她却也不再执着于报仇了。
沈华有了新的愿景,此生必要像男子一般出人头地。
“好啊,你们都长大了,进益了。”
看着一点点蜕变的三位姑娘,苏珏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们是他带回来的,他是想让她们成为万花从中最耀眼的存在。
就像新元纪的女孩一样。
阳光,明媚,自信,敢于和一切斗争。
苏珏看了一眼院中的日晷,她们该去同沈爷练习了,于是他起身将三位姑娘和老板送了出去。
这几日过于奔忙,苏珏打了个哈欠,打算回房补一个回笼觉。
不过进屋之前他瞥见了韩闻瑾从长安送来的五弦名琴。
不知怎的,他骤然想起那晚的韩闻瑾,于是他鬼使神差般的抚上了五弦琴。
琴弦一转,已是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