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歌(89)

作者:公子苏玦 阅读记录

其中痛楚只有他自己知晓。

比起那日的痛彻心扉和绞刑的窒息,苏十三觉得这点绵绵不断如同万蚁啃食的钝痛算不了什么。

但季大夫每次都会为他配上一碗安神汤。

他自己调配出来的药,什么药性他比谁都清楚。

这个臭小子,都疼得面色煞白,直打哆嗦还能笑出来。

年纪不大,就会逞能。

和青莲先生年轻的时候一样。

他可不惯着。

一碗安神汤下去,大罗神仙也得倒下,睡过去总比醒着疼到不行要强。

十几天的药浴后,除了脸上的疤痕,苏十三身上的疤痕尽数除去。

季大夫一头扎进十二楼的藏书阁,好几天都未曾出来。

没了季大夫的管束,苏十三得了自由,每日看书习字。

倒也自在。

所以等青莲先生带着今春新开的梨花进来时,苏十三正在窗下练字,之前季大夫叮嘱他手臂的恢复要循序渐进。

见他专注,也不打扰。

青莲先生索性拢了梨花,拎了红色瓷瓶放在方桌上,悠然落座,自顾悠闲的插花。

不多时,房中暗香浮动,很是惬意。

青莲先生抬眸见苏十三手腕虚浮,握笔还是颤着,但下笔很稳,目光敛收犹如禅定,一笔一画,写的极为认真。

季大夫和她说过,苏十三若不说出那个“疼”字,大概其他人是不知晓他其实疼得厉害。

青莲先生余光见苏十三落笔收尾,随手拿了一枝梨花,起身走了过去。

满篇的文字,偶有墨重之处,却是难得的整齐。

一看就是下了苦功夫的。

第38章 还魂(三)

落笔惊风雨, 起手定乾坤。

大约是身体刚好的差不多,苏十三只坚持练字一个时辰。

没了季大夫的“管束”他倒也不逞强。

在他练字时,青莲先生会在一旁指点一二。

只一眼, 她便看出了问题所在。

她说苏十三心性沉稳, 但笔力不足, 写出的字迹只有工整没有神韵。

且, 错字不少。

青莲先生的建议,苏十三虚心接受。

这个时代的字体和新元纪太不相同, 他还未认得完全。

至于神韵和笔力。

他写惯了硬笔书法,乍用软锋毛笔,总是不得心应手的。

于是他开口道,“请先生赐教。”

青莲先生也不含糊,梨花枝叶一点,直压在纸中,“你看这几个字, 你落笔和转笔都重了, 所以看起来呆板涩滞。

而且无论是北燕还是西楚,都以隶书为主, 不过在朝堂中却以楷书为正,你这字体乍一看为隶书,其实内里还是楷书,看起来不伦不类。

所谓隶书字体形态扁平,左右开张;楷书则是变为方正。你若想两者兼得, 是非朝夕可成的,必得下一番功夫。”

“鱼和熊掌, 我自是可以兼得。”

苏十三说这话时,语气是轻描淡写的。

“你若想学好学精, 我的功力不算太深,但我可以为你聘请名师,你可想好了?”

“自然。”

“好。”

……

日子久了,苏十三渐渐发现,青莲先生的学问文化造诣颇高。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甚至是兵法纵横,无一不精。

更可贵的是t,她还有如今这个时代女子所不具备的独立思想。

有时候,她还会有意无意跟他提几句当下的局势。

哪里发生了什么,什么地方的官员有什么变动,但只口不提关于长安城的事。

这让苏十三很是不解。

他一边惊讶于青莲先生的情报,一边又想不明白她为何对长安城闭口不谈。

久而久之,苏十三也就习惯了,也更加清楚这十二楼不是普通的青楼。

这更让苏十三心生疑惑,青莲先生既然有如此才情,怎么会立身青楼呢?

还有沈爷和季大夫,都带着不可言说的秘密,让人捉摸不透。

这一日,当青莲先生提到赵安乐的父母已经下葬,苏十三的反应很强烈,却又极为克制压抑。

他哭了。

“你放心,待过些时日,我会派人带你去看看他们。”

青莲先生感叹之余然更多的是留意苏十三的态度。

他是个很聪明的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渐渐的,从苏十三的眼睛里青莲先生看到了一种名为复仇的东西。

……

又过了几日,季大夫从藏书阁出关。

口中还嚷嚷着找到好法子了。

神采奕奕的模样就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

季大夫神神秘秘的,说是他找到一种古法,可以永远掩盖住苏十三脸上的疤痕。

只是会很疼,也有不成功的风险。

苏十三听了并无多大的情绪起伏,只说由季大夫操作就是了。

季大夫长叹一声,揣着手去找青莲先生商量。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里,苏十三和他还是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他练字,季大夫分拣药材,

季大夫研究医术,他看书。

互不相扰。

偶尔他们闲聊两句,两人也不客气,你来我往,算是唇枪舌战。

可惜苏十三毕竟没有季大夫口齿伶俐,一开始总被季大夫气到。

久而久之,苏十三也就见怪不怪,偶尔也能反击两句了。

青莲先生也每日过来授课,从琴棋书画,到人心莫测,她教得很仔细。

那一日季大夫兴冲冲地告知苏十三,可以动手掩盖他脸上的疤痕了。

苏十三莫名有些紧张起来,许是这几日做梦的缘故。

等季大夫准备好一应器具出来时,就听见琴声响起,哀而不伤,曲调甚是闲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