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圈参加奥运后火遍全球(126)

作者: 蔓小越 阅读记录

楚曦来到餐厅,找到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每一会儿,陆文煊就大大咧咧地端着餐盘走过来,在对面坐下,“来,队友,咱俩抓紧时间吃,等会再去训练一下。”

楚曦咀嚼完口中的鸡蛋,“行。”

陆文煊正要继续开口,他突然看到什么,抬头挥了下手,“哥,这里!”

陆天扬端着餐盘往这边看了一眼,瞥见楚曦那道熟悉的身影后,他转了方向,走到陆文煊身边坐下。

“我和楚曦下午就去封闭训练了,到时候你估计也联系不上我,你直接去比赛现场看比赛就行。”陆文煊抬手戳了戳陆天扬。

“知道了。”陆天扬低头拿起筷子开始吃早餐。

餐桌上气氛变得安静起来。

三人全程都没再交流,只是各自埋头吃饭。

直到楚曦餐盘中的食物马上快吃完时。

陆天扬开口打破沉默,看了眼楚曦,“对了,加个微信吗?”

楚曦愣了下,“也行。”

说着,楚曦拿出手机,找到微信二维码递过去。

在另一个世界,她和陆文煊组队打比赛的时候,也见过他哥几次,大概是第二次见的时候,对方主动加了微信。

但加上之后,两人几乎不怎么说话。

唯一一次对方主动发消息,还是问陆文煊的事情。

互加好友之后,楚曦打完招呼,转身离开餐厅。

陆文煊看时间也差不多了,着急忙慌地吃了几口,“哥,不跟你说了,我跟楚曦先去练了。”

说完,陆文煊风风火火地离开。

……

早餐过后的上午。

楚曦和陆文煊继续训练,保持状态。

与此同时,隔壁男女十米气步-枪混团资格赛也拉开了序幕。

代表中国队出战的是两位上一届国家队的老牌选手。

楚曦和陆文煊下午还有决赛,为了不影响心态,两人从上午进入训练场馆之后,就关掉手机,切断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射击场内,楚曦和陆文煊一枪接一枪的射击。

训练场外侧休息区。

宋安山笑着在沙发坐下,抬手示意陆天扬一起,“陆总这次来,是专程过来看文煊的比赛?”

“嗯。另外,省内走访的公益宣传活动,您收到消息没?”

宋安山点头,“听说了。这几年为了扩大射击的宣传度,各局一直在做各种努力。这件事,我们领导说了,一定高度配合。等世界杯结束,我再联系您。”

陆天扬因为弟弟学习了射击,对这项运动一直比较关注,所以他也一直在找机会多向外界宣传射击。

刚好,他们省内领导也很关注这件事。

所以前段时间双方商议之后,便达成了一个合作。

等这届射击世界杯结束,便由宋安山带队前往江滨省,在当地进行射击运动的公益宣传活动,旨在推广射击,并吸引更多的年轻优秀人才来了解和学习这项运动。

而陆天扬的公司,则负责这项宣传活动的总督办以及经费投资。

从射击场馆出来,陆天扬直接上了黑色商务车。

助理坐在副驾驶,转过头来,“陆总,世界杯结束后,所有射击运动员到咱们省内的机酒都已经安排好了。”

“嗯,安保一定要到位,不能让任何运动员在我们的活动中出现意外。”

“明白。”助理应下。

这次公益活动,对陆天扬的公司来说不会有任何收益进账。

但这次射击运动员访问省内的宣传活动,看似在宣传射击,但其实运动员所带来的关注,也会变相宣传当地的文化与特色。

企业家的钱赚到一定程度,身上就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为自己的家乡争取到更多的知名度,也是企业家的一种责任。

……

上午的时间飞快流逝。

中国队以资格赛第二名的成绩,晋级十米气步-枪男女混团金牌战。

金牌战的另一支队伍来自意大利队,也是一个在射击领域成绩一直不错的国家。

他们金牌战的时间定在后天上午。

与此同时,十米气手枪的男女混团铜牌战即将开始。

楚曦和陆文煊已经到了比赛候场区开始热身。

“不用急,今天是先比铜牌,再比金牌战。你俩还有一会儿才上场,先把情绪稳住。”宋安山的主要任务依旧是安抚两人的情绪。

不过楚曦和陆文煊似乎也不需要安慰。

两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去看热闹上了,比赛的压力好像一点都没有。

“你说韩国队能赢么?”陆文煊好奇地问。

楚曦喝完水后,摇摇头,“不好说,韩国队那个新人发挥有点不稳定。”

看着两人完全不担心等会的金牌战,宋安山先着急起来,“你俩别全都关注别人比赛去了,自己的比赛也得抓紧。”

“放心吧。”陆文煊学着宋安山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膀,反过来安慰他,“我们没问题的,您别太紧张。”

宋安山愣住。

这不应该是他的台词吗?

“李睿恩他俩上场了。”楚曦从通道处看到韩国队选手的身影,默默说道。

陆文煊连忙好奇地凑过去看了一眼。

韩国队进场完,随后就是印度队。

四位选手的身影陆续消失在眼前,正式进入比赛场地。

……

国内时间,下午三点钟。

悦心视频各个比赛项目的直播间都开启着。

许英哲专门负责的气手枪项目比赛直播间,也准时开启,标题是:十米气手枪男女混团铜牌战。

“欢迎各位再次来到十米气手枪的直播间,目前正在为您转播的是男女混团铜牌战,两支队伍分别是韩国队和印度队。而中国队所参加的金牌战,将在这一场结束之后开始,请大家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