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难逃(140)
“闹吧,都闹腾起来才好。”徐皇后站起身,拨弄着旁边一盆艳丽的绣球花,“赵凌霜的心思这京城之中谁人不知?云朝离京三年都没能让老五正眼瞧她一次,心中的怨气正没处撒呢。”
“娘娘的意思,赵姑娘会寻煜王妃的麻烦?”
“明目张胆自然是不敢,不过,煜王妃如今独自在崇光寺,以赵凌霜的脾性,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若是赵凌霜真能得手,也算是帮了她的忙了。
“还是娘娘睿智,只一场小小的宴席便……”
话未说完,徐皇后睨她一眼,春嬷嬷连忙停住嘴:“老奴多嘴。”
“贤贵妃那边如何了?”
“头疾还未痊愈,今日又召了御医。”
“知道了,先下去吧。”
“是。”
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一缕月光穿透薄云落在绣球花瓣上,徐皇后弯了弯唇,拿起案上的团扇,转身走进了寝殿。
……
夜色越发浓稠,转瞬到了三更天,一辆马车停在煜王府门前,萧起庭下了车径直往沁芳轩去,急匆匆行到半路才想起来云朝不在府中。
无奈一笑,折返澜玉阁。
自从他身体痊愈,便逐渐参与到朝政之中,今年年初,庆文帝更是将上京城北边的布防大权交给了他。
此外,独立于六部之外的御史司实际上也在他的掌控之中。
御史司由先皇设立,主管百官监察事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御史司与莲花阁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历经多年,已成为肃正朝纲与巩固皇权的利器。
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人都在盯着御史司这块肥肉,包括太子萧丞瑾和皇后徐氏。
沐完浴出来,宋七送上整理好的案卷,萧起庭披一件薄衫,坐在书案前翻看。
“王爷,陛下这次为何将盐运司的这个案子交给您去办?”
宋七有些担忧,盐务是户部的管辖范畴,因有利可图,这京城之中不知有多少人与之有牵扯,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
萧起庭缓缓翻过一页案卷:“为人臣子者,理应为君分忧。”
“王爷如今好不容易立身于人前,属下是怕……”
“怕什么?”萧起庭抬起淡漠的眉眼,“本王奉旨办差,何人敢置喙?有父皇在背后看着,就是户部尚书亦不敢多言。”
“王爷所言甚是,是属下多虑了。”
“你所虑也不是全无道理,此事确实有些棘手,需谨慎而为。”稍顿片刻,又道,“明日,叫章鉴之来见我。”
都御史章鉴之乃庆文帝钦点御史司主理,多年前便奉旨协助萧起庭,以往两人都是私下见面。这次盐运司案皇帝下了旨意,倒是不用避讳了。
言毕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
宋七应声“是”:“王爷今日累了一天,也早些歇着吧。”
萧起庭点点头,目光又落在了案卷上。案上的烛火滋啦作响,火光忽明忽暗。突然想起什么,叫进来一个小厮。
“今年的荔枝可到了?”
“回王爷,今日一早就送来了。”
“从明日起,选出新鲜的给王妃送去,别忘了多加些冰凌。”
“是,小的记下了。”
……
崇光寺的日子单调却惬意,除了主持方丈偶尔前来讲经,平时几乎无人打扰,每日抄抄经念念佛,一晃就过去了半月。
现下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吃了午饭,云朝都要睡上一会才起来抄经。
这日,刚提起笔来,一个小沙弥来报说有客来访,云朝以为是顾伊人亦或萧静瑶姐弟,却见一戴面纱的白衫女子走了进来。
“原来是赵姑娘,真是稀客。”
赵凌霜摘下面纱,缓缓扯动着唇角:“小女见过煜王妃。”嘴上说着请安行礼,却直挺挺地站着,没有任何动作。
云朝并不介意,指了指一旁的矮椅:“赵姑娘请坐,弥月,看茶。”
赵凌霜仰头将屋内打量一番,才慢慢走到木椅边坐下:“看来,煜王妃在崇光寺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心,回头小女替王妃请奏,让您多待些时日。”
“那就多谢赵姑娘了,本妃正有此意。”云朝柔柔一笑,“实在是酷暑难耐,若能待到入了秋去,本妃求之不得。”
赵凌霜冷哼一声:“几年不见,煜王妃还是这般厚颜无耻,真是叫人眼界大开。”
云朝笑着点点头:“姑娘过奖。”
这时,弥月端着茶水进来,托盘内还放着一盘冰荔枝。
“王妃,这是今日的荔枝,刚送来的,王爷特意嘱咐待您午憩醒来吃。”说着瞥了一眼赵凌霜,“这荔枝一连送了半月,每天都是新鲜的,王爷对王妃真是上心!”
“就你话多,还不快给赵姑娘斟茶。”
“是。”
“赵姑娘请。”弥t月将茶水放在矮几上,见赵凌霜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指甲都快嵌进木头里了。
“赵姑娘脸色不太好,可是哪里不舒服?”云朝故作关切。
赵凌霜紧咬后槽牙,腾地站起:“少在我面前装模作样,那日你将我姑姑推进湖里,这笔账你以为就这么算了吗?”
“赵姑娘可不要信口开河,柔妃娘娘是自己跌进湖里去的,与我何干?”
“若不是你口出恶言刺激于她,我姑姑怎会如此?!”
云朝都要气笑了,明明是柔妃口不择言,赵凌霜却来倒打一耙,这姑侄俩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到底是谁口出恶言,赵姑娘心知肚明。”
云朝缓缓起身,向前两步:“姑娘以为仗着家中的权势,就可横行霸道颠倒黑白了?奉劝姑娘一句,赵家虽势盛却经不起这般折腾,凡事还是要多动动脑子,以免被人利用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