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难逃(156)
“带路吧。”
“王妃请。”
宫婢将云朝引到内院寝殿外,小声道:“请王妃稍后,奴婢进去通禀一声。”
云朝点点头,听见殿内传来贤贵妃的声音,似乎有些生气。
“本宫早与你说过,不许与徐涟漪来往,你是把本宫的话当耳旁风了吗?”
“母妃消消气,儿臣知道母妃不喜涟漪,只是……”
“只是什么?你不会当真以为徐涟漪是真心待你?他徐家看中的不过是太子妃之位。”
“母妃……”萧丞瑾还想说什么,瞧见进来禀报的宫女便闭了口。
须臾,云朝进入殿中,朝二人行礼:“云朝见过贵妃娘娘,太子殿下。”
“你来了。”贤贵妃面色缓和下来,起身走到云朝身旁,“也没什么要紧事,这几日闷得慌,就想让你进宫陪本宫说说话。”
“臣妾前日还念叨着要来探望娘娘,又怕扰了娘娘的清净。”
“哪里话,我巴不得你日日都来。”贤贵妃将云朝拉到一边,又回头看了看太子,“你先去吧,记住本宫今日的话。”
萧丞瑾点头应是,抬起眼来看了云朝一眼,这才转身离去。
贤贵妃命人上了茶果,两人闲话些家常,喝过一盏茶,贤贵妃屏退左右,轻声道:“近日 ,本宫听到些不好的传言……”
云朝微微抬起头:“娘娘指的是?”
“这些年老五深得圣眷,在朝堂上也是如鱼得水,总要遭人嫉妒的。”
贤贵妃抿了口茶,压低嗓音:“中宫那位的脾性我再了解不过,这些时日你和老五凡事都要多个心眼。”
“多谢娘娘提醒,我与王爷行得端坐得正,自是不怕那些在背后使阴招之人。”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当心些总是好的。”
贤贵妃轻抚着手中杯盏,顿了一会又道:“我入宫二十多年,见多了这宫墙内的腌臜事……云朝啊,你可知为何本宫没有自己的孩儿?”
云朝微微一愣,不知贤贵妃为何突然转移了话题。
她曾听闻,贤贵妃曾生过一个女儿,可惜孩子未满月就夭折了,贤贵妃伤心过度伤了身子,从此不能再生育,庆文帝便把萧丞瑾过继到翠微宫。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隐情?
云朝静静看着贤贵妃,以为她会继续往下说,对方却只是淡淡一笑:
“云朝啊,本宫自第一次见你就十分欢喜,一直把你当亲生的女儿看待,虽说老五和丞瑾不是一母同胞,本宫却希望你们都好好的。”
云朝是个聪明人,当下就听出了贤贵妃的言下之意。
“娘娘不必忧心,太子殿下是储君,对您又孝顺,您的福气还长着呢。”
云朝接着道:“王爷时常说,他从前在行宫时多亏有二哥照拂,日子才不至于太难捱,两人如今是手足,将来就是君臣。”
贤贵妃会心一笑,伸手拉住云朝的手:“本宫果然没有看错人,你和老五都是明事理的。”
云朝垂眸而笑,片刻又抬起眼来:“适才在殿外,似乎听见娘娘在说太子殿下与徐姑娘之事……”
贤贵妃冷哼:“本宫从未见过这般厚颜无耻之人,那徐涟漪,三年前做不了太子妃,三年后也休想。”
“不过,依臣妾看,太子殿下对徐姑娘是真心的。”
“真心?这宫墙之内,真心能值几两钱?”贤贵妃站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皇后有嫡子,却偏偏盯着太子妃之位不放,难道她当真不为自己的儿子打算?”
“不过是想将两头都攥在手里罢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她想要的,本宫偏偏不叫她如意!”
云朝倒是不料,贤贵妃与徐皇后积怨如此之深。
“娘娘莫恼,这世间诸事都逃不过因果衔环,是非善恶终有报偿那一日,咱们只要耐心等着就好。”云朝这话,不仅是说给贤贵妃,也是说给她自己。
“你说得对。”贤贵妃舒展了眉心,又轻声道,“有些话我就不多说了,你和老五若有需要本宫的地方,只管来找我。”
“好,多谢娘娘。”
将近午时,云朝在翠微宫用了午膳,出宫时在宫门外“巧遇”了太子萧丞瑾。
“哟,弟妹,这是打翠微宫来?本宫还以为弟妹早出宫了呢。”
云朝上前行了个礼,笑道:“贵妃娘娘体恤,留妾身在宫里用了午膳,不承想能在此处遇见太子殿下。”
“本宫正好要出宫办点事,弟妹若不嫌弃,本宫送弟妹一程?”
当然不嫌弃,正好看看这位要玩点什么花样,云朝扬起笑容:“那就有劳太子殿下了。”
“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作甚,弟妹请。”
云朝点点头,大大方方地上了车。
这东宫的车辇,她还是头回坐,身下是光滑的织锦软垫,手边是雕刻苍松的紫檀木茶案,那茶水搁在上头,半点也洒不出来。
马车的一角,挂着个牡丹纹镂空银香囊,她适才一进来就闻见淡雅的清香。
怪不得人人都巴巴地盯着这个位置,果然比王府的马车坐着舒服多了啊。
“弟妹回京也有些日子了吧?”萧丞瑾眉眼含着笑,将刚斟的茶水搁在云朝身旁。
云朝颔首致谢,慢慢道:“算起来,快四个月了。”
“弟妹这些年在蜀地,想必吃了不少苦吧?”萧丞瑾抿了口茶水,“不过总算苦尽甘来了,弟妹真是好福气。”
云朝笑了笑,没作声,只隐隐听见车轮碾在青石路上的声音。
“话说回来,这事儿也就五弟,心存仁慈不予计较,换了旁人,定不能轻易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