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珠难逃(199)

作者: 踏枝子 阅读记录

“只因煜王殿下位尊权重,微臣此举实属无奈。”

是冲着煜王来的?众人朝萧起庭望过去,却见对方站在城墙拐角处,嘴角含着笑意,并无半分惊讶。

只听田伯川继续道:“大齐上下谁人不知太子殿下清明持正德行兼备?然而有人为了储君之位不惜残害手足,实乃天理难容!”

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田伯川是说,萧丞瑾流放北境是遭萧起庭陷害。

为保萧丞瑾最后的体面,此事庆文帝曾发过话,不得外传和妄议,是以知道其中原委的人并不多,听得此言,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田将军话里话外的针对本王,是亲眼见到还是亲耳听到本王陷害太子?若无证据,可担得起污蔑本王之罪?”萧起庭缓缓开口。

田伯川站起身,冷笑一声:“煜王殿下不必来这一套,我田伯川征战沙场多年,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今日就是把命撂在这儿,也要为太子讨个公道!”

“既如此,孰是孰非,一切自有父皇定夺。”萧起庭笑了笑,不再说话。

田伯川未必不知道太子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仗着田家的威势与手中那点兵权借题发挥罢了,哪怕成不了事,也能把事情闹大,为太子博取同情。

“田伯川,你好大的胆子!此事乃陛下亲自查办,纵有不服也该按律陈书上奏,如今你私自遣兵北上,就不怕掉脑袋吗?”

城楼之上,有官员大声呵斥。

田伯川嘴唇一扯:“陈书上奏?只怕奏折还未到京城就被人拦截住。”说这话时双眼还不忘朝萧起庭觑了觑。

“陛下,微臣此举绝无他意,只是,德妃娘娘去得早,太子殿下乃是其唯一的血脉,臣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护其周全。待殿下洗去冤屈,再向陛下请罪不迟。”

“田伯川,你放肆!”

庆文帝抬手,示意身边的人不要说话,再看向城楼之下:“那你想要如何?”

田伯川高声道:“陛下德被天下,乃边关二十万将士景仰之明君,微臣北上前,将士们都盼着臣能带回好消息,是以,臣恳请陛下严惩背后构陷之人,还太子殿下清白。”

“恳请陛下还太子清白。”身后骑兵齐声和道。

庆文帝目光如炬,鬓角青筋隐隐突起。

如果说田伯川此前还持有几分为人臣子的敬意,此刻话语则多少有了些威胁的意味,越发狂妄起来。

南境二十万大军受命于朝堂,乃皇权之师,岂能受他田家所控?

“倘若,朕不答应呢?”

田伯川倒是很镇定:“陛下若不答应,臣自然不能怎样,只是,将士们若是知道他们日夜所守卫的朝堂这般是非不分,怕是要寒透了心。”

“田伯川,休得狂妄。”一旁的大臣拱手道,“陛下,田家戍边十余年,自恃功高,此番私自北上分明就是挑衅朝廷威严,以臣之见,应尽快调遣驻军将其缉拿!”

“安州郡有多少驻兵?”

“回陛下,约有六千精锐,对付田伯川的三千人马绰绰有余。”

“即刻派人去调兵。”

“是!”

萧起庭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安州郡毗邻南境,除了地方驻兵,朝堂并未派驻大军在此。只是,有人早早做了准备,这六千精锐,恐是调不来,就连行宫被围困的消息也很难传出去。

“陛下,臣不着急,臣就在此处等着,陛下有的是时间好好考虑。”

田伯川一声令下,命人在行宫外安营扎寨,看这架势,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111章 大军压境

与此同时, 上京城亦掀起惊涛骇浪,不知从哪里传出的消息,天子在安州郡遇袭, 徐皇后召集五万兵马组成“勤王军”南下救驾。

一时间, 朝堂震动,京城之中更是人心惶惶。

就在“勤王军”南下的当夜, 上京城以北广袤而深邃的密林中, 八万兵马整装待发。

云朝站在不远处的山丘上,眼前是无数晃动的火光,夜风中,战马的嘶鸣从四面八方传来, 将士们身穿玄甲迎风而立,只等着出征的号令。

从前, 她只知萧起庭在暗中培植势力,莲花阁、御史司乃至戍北军营都在他掌控中, 却不想,这林中涌动的, 一眼望不到头的旌幡才是他最后的底牌。

成败, 在此一举。

“一切,就拜托侯爷了。”云朝回过身, 双手交迭在身前,认认真真地施了一礼。

安平侯一身戎装,连忙将云朝搀扶起:“王妃折煞下官了,王爷将军令交付, 乃是极大之信任, 下官此去定不负所托。”

安平侯林挚是庆文帝亲封的一品军侯,在军中的威望自不必说, 由他率军南下,云朝很放心。

“子时将至,林侯爷该启程了。”旁边站着位着便服,须发灰白的老者,正是陈太傅。

安平侯点点头,转身下了山丘。

林舒堂跟在安平侯身后,走得几步又旋身回来,对云朝道:“王妃,这些日子静瑶就拜托你了,特别是皇后那边,多加小心。”

“你放心,你就是不说,我也会护着她。”

云朝知道林舒堂的顾虑,萧静瑶毕竟是徐皇后嫡亲的女儿,如今京城之中局势危急,最后一层窗户纸很快就会捅破,届时,难保不会出什么意外。

得到云朝的答复,林舒堂才放心去了。

“太傅大人,大军既已南下,这上京城也该有些动静了。”云朝望着远处的火光,淡淡道。

陈太傅颔首:“徐家这些年笼络了不少人,有地方小吏也有京城官员,老夫昨日已见过御史司章大人,待查明了罪证便可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