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太爱朕了怎么办(542)
元良良话还没说完,就见元有慧直接从榻上栽到了地上,过片刻竟痛哭凄厉嚎哭起来。
上一回元良良见她哭得这么凄惨, 还是小时候被她不小心剪了耳朵。那一个撕心裂肺, 嚎啕大哭。
元良良捂着耳朵,十分嫌弃, 又有些担忧问:“你……跟玄珠这么好吗?”
元有慧只顾着哭,压根没回她, 也许是压根没听到她的话。
“主子, 陛下派人来了,说是要带走慧姑姑。”福禄进来禀报。
“啊?”元良良万万没想到还有这茬。
她当然不放心让他们带走元有慧, 当下跟着一道去了大明殿。
皇后去找陛下喊冤的事,元良良在听说玄珠死讯时就知道了。
皇后怕陛下误会,是她杀死玄珠的。
她虽是皇后,但也不可能随意杀人,尤其当今陛下还注重人权公道,宫里死个小猫小狗都要她查清缘由,别说一个大活人了。
皇后在得知玄珠自杀时,立时让人看紧了玄珠的住处,然后她急急装扮好了,去找陛下请罪。
当是时陛下在和几个大臣议事,听闻皇后求见,陛下断然回绝。
然而就像上一回一般,皇后又固执的说一定要见他。
巧的是,上回皇后冤枉大皇子是这几个大臣,今日还是这几个大臣。
只不过不同的是,上回皇后是找准了时机故意寻了大臣都在的时候觐见的,这回却是无意之举。
陛下当然也觉得这一幕分外眼熟。
陛下蹙着眉,决定这回赶皇后走,谁知皇后就跪在门口大声说要向他请罪。
既然是请罪,陛下便放皇后进了殿来。
皇后跪着向陛下哭诉,说自己罚了玄珠,结果杖责的奴才手下不知轻重,将玄珠打成了重伤。
她已经决定送玄珠出宫静养,让人照料她下半辈子,谁知玄珠竟吞银自杀了!
听到这儿,陛下并无所觉。皇后有没杀人,一查便知,作不得假。
谁知紧接着,皇后又说,昨日有人找过玄珠。
而那人就是贵妃的堂妹元有慧,至于元有慧找玄珠何事,皇后说她也不清楚。
陛下毫无波澜的凤眸凝视了皇后片刻,便着人去贵妃殿带元有慧。
众大臣纷纷心想,皇后这又是闹哪出。
上一回的教训怕是没吃够怎的?太傅真真养了个好女儿呀。
皇后也猜到大家会这么说,当下字字泣血:
“陛下,臣妾发誓,臣妾没有要诬陷贵妃,确实那元有慧昨日来找了玄珠,不少人都看到的,陛下一查便知臣妾有未说谎!陛下相信臣妾,臣妾不敢妄言!”
元良良进来时,刚好瞧见皇后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向陛下磕头发誓呢。
听到皇后的话,元良良又瞥眼元有慧。
她就知道将此人带进宫是个错误,这段日子,她每每还想呢,她这堂妹倒是比她想象中要乖巧要懂事。
没想到是个经不起夸的。
元良良将死拽着自己后腰衣裳的元有慧拖出来,又将她一脚踹到陛下跟前。
贵妃疾言厉色道:“当着陛下和众大臣的面,还不老实交代。”
可元良良高估了元有慧的出息。
元有慧没少见陛下,但她除了请安,真没和陛下说过几句话,更何况在眼下这么多大臣都在的情况下。
陛下又高高在上坐着,元有慧觉得自己就像囚犯,心里惶恐又自卑,于是脑子一片空白,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元良良踢了她一脚,才开口:“陛下,臣妾听说皇后怀疑是臣妾的堂妹害死的玄珠?臣妾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才过来瞧瞧的。”
贵妃说着,又又踹了脚死猪一般的元有慧:
“陛下,各位大人可都瞧见了,臣妾这堂妹胆小如鼠,连句话都不敢说,又怎可能杀人呢,对吧。这显然就是个误会。皇后觉得呢?”
皇后瞧见贵妃就来气,不想被贵妃瞧了笑话去。在贵妃进来时,她已经擦干了眼泪,挺起了腰板,字正腔圆道:
“可玄珠吞的银块就是她给的。事实就是,要没有银块,玄珠就算想死也死不了。”
元良良:“皇后也说了,玄珠本来就想死。臣妾堂姐给玄珠银子,是当初受过玄珠的恩惠,想要报答。
堂姐为了玄珠,还问臣妾要了金戒指金镯子金簪子,这要给了玄珠,玄珠吞金了,或是金簪刺死了,难不成也要怪到臣妾头上来?各位大人说,有没这样的道理?”
贵妃又来问他们了。这叫什么事?
众大臣有口难言。
但这事听来倒的确怪不得贵妃。于是李延海大义凛然道:“自是怪不得贵妃。”
元良良当即冲李延海一抱拳:“多谢李大人仗义执言!”
李延海都被贵妃这一声吓了个趔趄。
陛下都没眼瞧。这定是贵妃又从哪个话本子里瞧来的。
但陛下可不信话本子里会有穿着绫罗纱裙,戴着满头霞翠,爱打扮爱吃喝,手不能沾一点泥的江湖侠女。
贵妃用同样豪迈的语气问皇后:“皇后娘娘,李御史都说了臣妾无罪,那您可还觉得臣妾堂妹有罪?”
皇后很想嘴硬说,就是贵妃堂妹故意给玄珠银子,故意杀的玄珠。
可她眼下说了是痛快了,说完后迎接自己的怕就是灾难。
贵妃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像狗皮膏药一样缠着她。
更何况,她也确定,此事是玄珠自杀,要真说有关系,只会是和她有关系。
皇后想明白后,便决定忍了。
她放稳了呼吸,道:“贵妃说的是,是本宫说错话了。”
皇后竟然当着这么多人面主动认错?元良良不敢置信退后一步,眯眼瞧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