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太爱朕了怎么办(585)

作者: 沈沫sz 阅读记录

如今的后宫,可谓贵妃独大。

元良良如同陛下巡视江山一般,巡视她的领地——后宫。

带着人在御花园和鱼池浩浩荡荡溜了一圈后,她又去了长春宫显摆,指出三个不规范,又立了三条规矩,亲眼见到气急败坏的皇后后,贵妃才满意的离开。

今天天气好,元良良当然不会那么快打道回府,她又去了昭媛殿探望雨昭媛。

雨昭媛三个月前挨了慎刑司的板子,本来躺个把月就能下床,结果遇到太皇太后薨逝。

只要不是下不了床,就必须要给老祖宗披麻戴孝。雨昭媛要是肯装上一装,想必没人怀疑,毕竟她的三十大板是实实在在的。

结果她雨昭媛非得从床上爬起来跪送太皇太后,这一跪送,差点要了她的命。导致眼下过去了三个月,她都还在床上躺着。

“你以为你这招苦肉计会有用?简直异想天开。如今太皇太后去了,皇后又自身难保,这后宫便是本宫最大。

就凭你这指甲盖大小的小贱蹄子,本宫随时随地能将你挫骨扬灰。切记日后行事掂量着些。”

放完狠话,元良良又带着人浩浩荡荡走了。

接下来再去哪呢?元良良又去瞧了小胖良儿。

小胖良儿在上书房认真听课呢,是以她真的只是瞧一眼。

最后她去瞧了陛下。陛下在大明殿批折子,她想瞧几眼都成。

她还在大明殿陪着陛下用了午膳,实在坐不住,才婉拒了陛下的挽留告退离开的。

元良良本是想回菡萏殿的,听春雨说好些百姓围在皇城底下看万里山河图,元良良十分好奇。

对于画,她是不感兴趣的,谁让是元书雨那小贱蹄子画的呢。

画再好她都不会承认的。只不过她好奇百姓们怎么想。

要是大家都夸那画画得好,她必须得让何德将刁民驱散了不可。

元良良乔装打扮后,才去的城门口。结果和她想象中人潮涌动的情形大为不同。

大家并未围在墙根下,而是距离皇城墙二十米开外的街上。

元良良一问,才知,皇城墙底下是严禁人停留的。然后她高兴了。

但她又发现,大家伙眼神那不是一般好,隔着数十米距离,都能瞧清图,还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评头论足。

元良良悄摸混在人群中,想听听大家都谈论些什么。

第332章 叁佰叁拾贰

在谈论太皇太后?该不会夸雨昭媛吧?

“这就是咱们祁国江山吗?那一块平原听说就是咱们的京都城呢!”

“听说那条河过去就是隅国了, 孟将军当初就是守在河这头,隅国要打咱们,得从河上过来。”

“那叫大海, 你见过那么宽那么蓝的河吗?”

元良良刚好站在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身后。她听到母亲和孩子说话:

“娘亲小时候就想出去看看那山那水,但娘亲胆小,家里又不让。后来成了家有了你,自也不想了。

娘亲今日带着你看属于咱们祁国的万里山河图, 以后等你长大了呀,就替娘亲去看看真正的万里山河, 好不好?”

元良良听到了小女孩脆生生的回答:“好。”

元良良听着百姓的话, 第一次用正眼去瞧元书雨画的万里山河图。

这幅画在墙上的比之元书雨画在纸上的还要用心许多。

难怪太皇太后瞧了, 会从病中惊起赞口不绝。她甚至感受到了画中山河的辽阔壮大。

元良良不得不承认,其实真的画的不错。

这幅画最好的地方, 元良良也才发现。

原来它可以让百姓们都看到祁国的江山为何。

...

“什么?你让朕揭面?”

陛下以为自己听错了, 毕竟这话不可能从贵妃嘴里出来呀。

贵妃有多讨厌画这幅画的人, 陛下比谁都清楚。

见到贵妃点头,陛下从震惊中回神,问:“贵妃为何突然变了?”

“没变。”

元良良没好气:“臣妾还是老样子。只是臣妾觉得这画传扬出去挺好的。

百姓们会好奇祁国长啥样,但祁国太大了, 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踏遍万里河山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读破万卷书,要是从这幅画里了解咱们祁国河山, 也是件幸事,陛下说呢?”

陛下觉得贵妃都适合母仪天下了。但陛下不说。

陛下没想那么多, 但贵妃的话也说到了陛下的心坎里。当下陛下同意贵妃的提议。

刚好没几日就是七夕节, 陛下便将揭面仪式安排在了热闹的七夕节。

转眼就到了七夕。

这日,陛下亲临皇城墙下。

要知道陛下虽经常往外跑, 但百姓们见过陛下的次数少之又少。

知道有这么一次机会,百姓们自是蜂拥前来瞧陛下。

早已乔装打扮,混在侍从堆里的贵妃从城墙缝里偷眼瞧见被何德带人拦在警戒外乌泱泱的百姓,吓了一跳。

心道难怪太皇太后执意要陛下替自己揭面。

元良良凑在陛下耳边说话:“大部分人怕不是来瞧画的,而是来瞧陛下的吧。”

陛下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见的,无悲无喜应声:“瞧朕什么?”

元良良还没答话,这时皇城门大开,她赶忙闭嘴。

陛下一马当先往城门外行去。

瞧见明黄身影,百姓们立时哗啦啦跪倒,山呼海啸般传来:“陛下万岁!”

刚才是从门缝里瞧了一眼,眼下一整个落在视野中,元良良被眼前的一幕震慑住了。

她还是头一回见此场景呢。

要知道从前和陛下外出,不是扮成钦差就是扮成土匪,陛下以真身现身这还是头一回。

上一篇: 谋卿 下一篇: 海榴初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