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太爱朕了怎么办(598)
元子行定是想到了代价的,但他不得不这样做。
这下好了,漠北动荡,边隅又出事,两边夹击。若是再有一次,怕是祁国危矣。
百官要求陛下严惩草率行事的元子行,陛下未理会。只和百官道:
“当务之急,并非推卸责任,众卿当想解决之策才是。”
这日的早朝一直过了午后都未结束。
众臣各个饥肠辘辘,还不好当着陛下的面表现出来,于是众臣更埋怨元子行了。
陛下下朝时,已是未时末。
跨进菡萏殿,贵妃将在炉子上热了好几回的膳食拿出来,陛下坐下就能开吃。
往日,陛下鲜少这么晚下朝的。元良良等陛下吃了一会儿,才问:
“可是出事了?”
陛下神情严峻道:“元子行送来了捷报。”
看这表情,元良良也知事情不简单。她还没问,陛下接下去将事情说了。
等听到陛下说要让犬戎隅国进京朝贺,元良良惊讶:
“什么,让各国特使来京?陛下要安抚他们?这就是陛下和百官在朝上几个时辰想出的应急之策?”
陛下瞅着贵妃踩了狗屎的表情,不动声色回:
“没错。”
元良良撇嘴翻白眼,心里将吃白饭的众臣腹诽了顿,终是忍不住和陛下吐槽:
“陛下,不是臣妾要干政,您就当臣妾自言自语吧。
安抚他们有什么用?各国又不是小胖二胖,打一顿再给个甜枣,三两下就能哄好。各国的王可都是野心家,还不如趁各国特使来京时,将特使直接扣下留作人质呢,反正特使一般都是各国的王或是王子王孙。”
陛下放下筷子,看着贵妃:
“贵妃怎知朕的打算?”
元良良一听这话糊涂了:
“陛下什么意思?”
陛下在朝上时和大臣们商量让各国进京朝贺。但应急之策又怎好真让百官参与,知晓人多,一旦泄密,必将功亏一篑。
陛下已经约了几个心腹大臣于傍晚进宫商议。而贵妃说的,也就是陛下打算和心腹大臣密谋的。
“朕今晚怕是过不来了。”
陛下惋惜的捏了把贵妃白生生的脸颊肉,而后起身,大步往外走去。
景暄九年夏。
陛下以贺祁国诞辰为由,请各属国及各国王室来朝同贺。
犬戎王金仓,乌孙王塔那,隅皇嫡长孙铃木政回信必到。
景暄九年秋。
各国来使纷纷携礼进京。在进t祁国京都城门时,被祁国城守军要求只许各国来使及来使身边十数人马进入,各国护送人马则在城外驻扎。
各国无不从。
百姓见此,大喊“吾皇万岁”,一时,京都城内洋溢着一片空前热闹欢腾景象。
诞辰前一日,陛下携皇后贵妃于太和殿接见及宴请来使。
“三位一同到来,朕这太和殿简直蓬荜生辉。”
“还不是陛下用兵如神,本王就只好亲自来求陛下开恩了。”犬戎王金仓率先阴阳怪气道。
众臣听到此言,当即一个个吹胡子瞪眼,表示不满。
但陛下都说了今日他们祁国招待各国来使,是要安抚来使的,众臣便都决定忍了。
陛下笑道:“不知犬戎王要如何求朕呢?”
犬戎王同样笑道:“陛下待会儿就知道了。”
陛下连连点头。又看向乌孙王:
“乌孙王可是在朕的城门口与犬戎王相遇?否怎会一同入京?”
乌孙王上前一步恭敬答话:
“被陛下猜着了。正是城门偶遇。本王又岂会和乌孙王同路呢。”
陛下连连点头。又看向隅皇孙铃木政:
“敢问政皇子,朕的长姐可好?”
铃木政用蹩脚的祁国话道:“贵国大公主乃我妻子,特别好。”
陛下又问:“朕听闻大公主至今未有身孕,朕觉着实对不住政皇子哪。”
铃木政:“陛下不用担心,大公主最近在吃药调理,应该不久后就能生了。”
陛下:“这就好。朕希望皇长姐能早日为政皇子诞下嫡长子。”
元良良瞅着眼前奇装异服的三人,闲闲拨了拨流光溢彩的衣袖,又拿起一颗葡萄慢慢品尝着。
听到陛下的话,贵妃状似无意问:“咦?本宫怎听闻大公主已病入膏肓,连翻身都翻不了了。”
“竟有此事?”
陛下肃然看向铃木政:“可怜朕的皇长姐。政皇子刚是在骗朕吗?”
铃木政慌乱了一瞬,愁眉苦脸解释:
“陛下知道的,大公主自来体弱,这些年确实身体更差了。我寻了隅国众多名医为其诊治都不见效。陛下勿怪。”
元良良困惑瞅陛下:“陛下,大公主的病可有臣妾重?”
陛下:“当然没有。朕记得皇长姐嫁去隅国时可是活蹦乱跳的。”
元良良:“那可比臣妾好多了,臣妾那会儿走两步都喘,御医都说活不了两年,如今连两个皇子都生了。”
陛下凤眸沉沉望向铃木政:“隅国要是治不好长公主,就把人还回来吧。让朕祁国的御医来医治。”
陛下语气淡淡,这话的份量却不轻。
什么意思?就是在指责隅国慢待了祁国大公主。
铃木政眼睛骨碌碌乱转,觉得祁国陛下肯定知道了他们对大公主做的事。
铃木政觉得自己等不下去了,不由瞥向犬戎王金仓。
只金仓似没发现他的眼神。
金仓身边的貌美妇人看了贵妃许久,这会儿男人们话说完了,她才拾起酒杯冲贵妃道:
“宁霜敬贵妃一杯。”
元良良瞥了她一眼,未搭理。那眼神似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