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嫁(126)
徐三姑娘耳面赤红,又瞪了皎芙一眼,侧身对着皎芙,故意凶巴巴道:“我可看见你那婆婆和小姑子了,她们要是见着你,有你好受的。”语罢,她就迈步而去。
皎芙并未受徐三姑娘话的影响。
过府来赏莲,她便知会在这宴会上遇见宋大娘子和萧俞宁。
当初在安阳侯府她畏首畏尾,面对宋大娘子的为难多听之受之,今时不同往日,她已不在安阳侯府,那就无需再瞻前顾后。
宋大娘子愿给她好脸色,她必回以恭敬,可要是宋大娘子刻意为难,她也不必碍于宋大娘子长辈的身份。
又在这儿立了会儿,皎芙才缓步回了偏院,步子才落定,萧俞宁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
“还真是好大的架子,回汴京这么久,也不知道回安阳侯府向母亲请罪。”
萧俞宁的声音不大,却也足够周围的姑娘妇人们听见。
皎芙扭身向宋大娘子行礼,等了两息,也未等来宋大娘子的颔首或免礼,她直接起身,缓缓扭头看向萧俞宁:“我自认没什么错,又何来认错之说?至于回安阳侯府,既不逢节,也非过年,我还是不去碍婆母眼得好。”
闻言,宋大娘子脸色顿变,厉声呵斥正欲说话的萧俞宁:“闭嘴,那是你嫂子。”
萧俞宁满脸不甘,又碍于宋大娘子的眼色,只得把到了嘴边的话吞咽回肚。
面对众人打量的目光,宋大娘子扯出一抹笑:“她近日害喜害得迷糊了,这才胡言乱语了起来,让大家见笑了,世子妃你也别放在心上。”
世子已经完全站在了这小贱人那边,她心里再恨,也得忍着。
也不知道小贱人用了什么法子,把世子迷得我神魂颠倒,竟撂挑子不干了。
二郎虽已荫封,短时间内还成不了气候,安阳侯府不得不靠世子来光复往日荣光。
但凡二郎或侯府是个能扛事的,她也不至于在小贱人跟前低头。
宋大娘子这般说,又不住冲她使眼色,萧俞宁只得把到了嘴边的话吞咽回肚。
饶是听萧长风说过宋大娘子不会再为难追究她,今日见宋大娘子这般,她仍有些受宠若惊,后知后觉回话道:“婆母这是哪里的话,小姑子有孕在身,情绪难免反复无常,我省得的。”
婆母已打了圆场,她这个儿媳自得给婆母两分面子。
至于旁人是否相信,就不关她的事了。
毕竟在这儿的多是过来人。
无热闹可看,大家纷纷收回目光,又各自说起了话来。
见此,宋大娘子轻松了口气,上前几步,压低声音道:“我跟侯府都还健在,你也劝劝世子,总住在外面算什么事。”
世子搬出侯府去住,一直都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皎芙敛下眼眸,声调轻微:“世子的决定我左右不了。”
萧长风会不会回安阳侯府去住是个变数,她绝对不会再去安阳侯府住。
她没那么多时间去应付这位恨她恨得牙痒痒的婆母,以及厌恶她的小姑子。
……
第64章 第 64 章
宋大娘子面容狰狞, 险些咬碎了牙。
不过眨眼的功夫,又恢复如常,只是嘴角的笑怎么也挂不住,语气里也多了些不悦:“整个汴京城谁人不知世子把你捧在了心尖上, 只要你肯点头, 世子岂有t不应的道理, 还是说你在记恨我。”
皎芙抬眸迎上了宋大娘子的双目, 直言不讳道:“记恨倒谈不上,只是心中已有了疙瘩。婆母也不必给我戴高帽, 纵是世子真愿听我的, 单凭这个疙瘩,我又何必去安阳侯府讨人嫌?”
萧俞宁作势就要上前,被眼疾手快的宋大娘子拉住。
宋大娘子心里气得不轻,她以为她那般说,皎芙就会应下,毕竟儿媳记恨婆母可是大逆不道。
她怎么也没想到, 皎芙非但不接招,还把最后一层遮羞布扯了下来。
皎芙自瞧见了宋大娘子双目里的怒火, 她直接无视, 垂眸颔首道:“若无旁的事, 我就先告退了。”
碍于还有旁人在,宋大娘子心里的怒火燃烧得再旺, 也不敢发作。
她牵起萧俞宁的手疾步离去。
听闻皎芙同宋大娘子对上了,王大娘子匆匆赶来, 正好瞧见宋大娘子怀揣着怒意而去。
她走上前, 语重心长道:“哎哟,她好歹是你婆母, ”她不动声色扫视了眼四处,压低了声音,“大家可都看着呢,这要是被人乱嚼舌根子,唾沫都得把你给淹了。”
王大娘子所言,皎芙心里自然明白。
明白却不代表一定要那么做,以前她倒是为了顾全面子处处忍让,得到的是什么?不过是人家的蹬鼻子上脸罢了。
既如此,她又何须忍让?
她不以为然道:“心无旁骛,人言便不足为惧,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若时时刻刻都怕这畏那儿,那活得未免太累太无趣了些。”
这是她一次次冲破束缚后悟出的道理。
王大娘子满脸惊愕,此等惊世骇俗的言论她还是头一次听说。
树要皮,人要脸,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尤其对他们世家贵族来说,脸面更是重中之重。
想到什么,她脸色顿变。
时不时从各府里传出来的枉顾人伦之事也不少,这没传出来的说不定更荒唐。
这般想来,皎丫头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这个想法刚窜出来,就被她及时摁灭。
皎芙并不知王大娘子心中所想,该结识的人已经结识,她无心在这儿听大家唠家常,寻了个由头便离了宴会。
天色还早,又顺路,她便让马夫驱车到了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