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嫁(37)
吴嬷嬷曾乃陈老太太的心腹,自知皎芙身患寒症,此番见萧世子领着大夫来,恐事情遭暴露,心下局促得紧。
萧长风携大夫去看望皎芙的事,很快便传到静安堂。
王大娘子正跟陈老太太禀报皎芙大婚的一应事宜,听闻这事,惊得离座起身,满面忧色:“这可如何是好?”
陈老太太到底经历过大风大浪,仍稳坐在罗汉床上,沉声道:“此事萧世子早晚就会知晓,瞒不住的,且看看萧世t子是个什么反应。他要心里真有皎丫头,未必会介怀此事。”
“万一萧世子追究伯府隐瞒之责,又该如何?”王大娘子说出心中顾虑。
陈老太太从容端起茶,吃了口,才缓缓道:“你觉得此事同皎丫头出走一事比起来,孰轻孰重?”
闻言,王大娘子如吃了定心丸。
是了,寒症跟离府逃婚比起来,不值一提。
她微欠身颔首,主动认错道:“是儿媳一时慌了心神,让母亲失望了。”
“你啊,太过高看安阳侯府了,也把皎丫头看轻了。”陈老太太话语里皆是不满。
但凡大娘子不轻看皎丫头,也不至于如此。
与此同时,流轩阁。
皎芙面色平静地收回手,静坐在凳子上,等着大夫的诊断。
见大夫迟迟不说话,萧长风剑眉微拧:“如何了?”
大夫看了皎芙一眼,并未在皎芙脸上看到惊慌,方才徐徐道:“姑娘郁结于心,又身有寒疾,二者相撞,是以此次的病症才会如此凶猛。姑娘先前用的方子我看过了,可继续服用,我再开一副药给姑娘,望能缓解姑娘的寒症。”
皎芙颔首道谢:“如此就有劳大夫了。”
吴嬷嬷领着大夫出去,一时间外屋只余皎芙和萧长风二人。
皎芙本就与萧长风无言可谈,遂萧长风未开口,她便静坐在凳上。
萧长风坐在皎芙对面,他看的两本医书上恰有此症,故知晓女子患有寒症不利生养子嗣。
……
第24章 第 24 章
“子嗣一事本就不宜强求,你若因此事而耿耿于怀,大可不必,我不是那等迂腐之人。”萧长风宽慰道。
这两日他因公务一直脱不开身,这才拖延至今才来看望她。
哪怕知道她可能不愿见他,但他却想看看她。
起先他还有些抗拒这种上赶着找气受之举,可见不着她,他又总念着她。
时日久了,萧长风也渐渐回过味来,他早已将她放在了心上。
他,钦慕她。
是以想时时刻刻见着她,想同她亲近,更想她也如自己一般,也能心系于他。
子嗣重要,却不及她重要。
皎芙心下诧异,世间男子,能说出此言之人寥寥无几。
方才她倒不是不能回拒大夫的把脉,又觉无必要,她身有寒疾一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他早晚都会知晓。
既如此,倒不如早些把这事放在明面上,也省得日后来追她的隐瞒之责。
当然,皎芙也抱了一些其他心思。
男子皆重子嗣,何况萧长风还是安阳侯府的世子,肩上的子嗣之责只会愈重,而她跟伯府却欺瞒他如此重要之事,一怒之下,他退了这门亲事也未尝不可能。
届时她名誉有损,伯府断不会再起让她联姻的心思,她便可以寻个普通人嫁了,远离这些是是非非。
现下这般,她倒不知是该感激他的既往不咎,还是失望。
见皎芙呆在原地,萧长风以为皎芙被打动,看向皎芙的眼里不禁泛起丝丝怜惜:“药仍需喝,能康健固然好,若康健不了,他日也不会抱憾。回头我遣人送些蜜饯和御寒之物来,你只管收下,要再缺什么,你只管吩咐他,他都会一一办妥。”
萧长风凤眸中的怜惜与柔情,恍了皎芙的心神。
他今日又是唱的哪一出?
不管何故,不发怒便是好的。
她正欲点头回复,就见王大娘子送来的二人进了屋。
其中一个叫香梨的,把端着的茶水放在桌上,后退两步,微侧身冲萧长风行礼,秋波流转,声音宛若黄莺:“见过世子。”
空着手进屋的那位,中规中矩行礼:“奴婢清宁见过世子。”
近几年萧长风见多了那些贴上来的女子,一眼便知晓这二人打的什么心思。
他盯着皎芙,压着怒意,问:“怎么回事?”
昨日皎芙就听吴嬷嬷说,这二人心思不正。
长了这副相貌,生出一些旁的心思倒也无可厚非,何况人本来就是王大娘子送来给萧世子当通房的,心高气傲些也属正常。
只是不知二人今日此举,是她们擅自做主,还是听从了王大娘子的吩咐。
这事本就没什么可隐瞒的,遂道:“她们是舅母挑的通房,正巧世子也在这儿,不妨好好瞧瞧,看这二人——”
话未说完,就被萧长风冷声打断:“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我无福消受她的好意,日后也休要提此事,滚。”
香梨和清宁忙垂头应是而出。
“你也无需准备通房,我不需要。”萧长风放缓了语气,话语里却带着不容拒绝。
仅是她一人,已够让他头疼,他哪有心思再去应对旁的女子。
况且,那些女子都不如她。
皎芙到了嘴边的话,只得生生咽下,顺着他的话道:“好。”
萧长风只觉今日的皎芙尤其温顺,也不似前几日那般抵抗他,注视着皎芙的目光也愈发缱绻,声音温润:“你那丫鬟被我安排在书房,日子倒也过得清闲,你无需担忧。至于那助你的药铺掌柜,我也不曾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