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右手还没好(113)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与暮杨形影不离,周灿然经常找理由把保镖驱走,还想拉走姜唯单独聊天,都被她再三拒绝了。
他们跟着访问团进入一处小村庄,拜访A国最古老的造纸作坊。
这里的人们在造纸的时候,也有相似的竹帘法、打浪法。暮杨和姜唯在小木屋里亲自拿起工具制作,主人家见他俩手法娴熟,忍不住多讲了几句。
周灿然在一旁与向导挤眉弄眼,很不喜欢这样的交流。
姜唯拿着手机拍照,她干脆上前制止,发现只是随手拍了一幅装饰画,于是说不出什么。暮杨全程似笑非笑,更令她摸不清状况。
小村庄里还有一种十分古老、朴素的造纸方式,就是把纸浆涂抹在大块石头上,之后在太阳下自然晒干。这样的每一张纸都不相同,满满的手工印迹。
时间久了,那块石头也仿佛有了灵性,一起参与着人类的劳作。
姜唯对它充满兴趣,笑着问人家,“石头有名字吗?”
那人也微笑着回复了一大串方言,连向导都解释不清楚。
双方都不计较,过程开心就好。
暮杨煞有介事地凑到姜唯身边,小声嘟囔,“我听懂了……他讲的话。”
“说的什么?”姜唯不信他,可还是好奇。
“他说那块石头是他老婆!”
姜唯听完,偷偷掐了一把暮杨,他总爱讽刺姜唯像石头,这时候一定是编的!
周围几个村子还有几位制作纸灯、纸伞的工匠,各个都是身怀绝技。
在姜唯印象中,纸灯、纸伞或是扇子,只要将竹制骨架做得完美就行了。没想到,还要在胶水、熨纸、剪样等工序上费不少功夫。
每位匠人的绝技皆体现在这些细节上,而剖竹丝、缠骨架之类的只是基本功,或者说是童子功。
“所以……”姜唯看着那些人手掌上的老茧,又握紧暮杨的手,“你的手以后要成那样吗?”
“给你看看我的水平!”
姜唯认为暮杨是在逞能,她闪到旁边,看他与正在剖竹丝的匠人坐到一起。
先用一种特殊的环形刀具从直径一厘米、长度半米的竹竿上滑过,取走竹芯,然后再用一把片状的小刀在顶端细细雕刻,刻得越均匀,最终剖出的竹丝也越顺直。
而其中每根竹丝只有一毫米粗细,熟练的匠人可以将一根细竹竿变成五十根竹丝!
暮杨完成以后,向导上前去计算他剖开的数量,其他人也围拢过去。只有姜唯拿起了那些刀具在手里掂了掂,她可不关心暮杨做得怎样……
在玩刀和玩笔中选择,她还是希望暮杨拿的是笔!
不出所料,一众人围着他,又是握手又是拍照,啧啧赞叹着,连向导本人都十分兴奋,这很可能是他带的最有出息的团。
周灿然抱臂站在不远处,与姜唯默默交汇了一下眼神。
她挑挑眉,在家没少练啊……灯做出来了吗?
她眨眨眼,吓到你了吧……这是最后一次!
周灿然即将走过来说点什么,姜唯立刻站到暮杨身边,耳语道:“不是说好了要低调么!”
“我见不得他们一个劲儿地叽叽喳喳夸自己……”
周灿然依旧笑盈盈地走过来,“暮杨,要是姜小姐告诉我,你有这么高的水平,我就给你们安排大师团了。”
姜唯抿着嘴唇,不说什么,估计大洲艺术基金会里有一大块业务是旅游,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必了,我主要是陪姜唯。”
暮杨与姜唯十指紧扣,有意在周灿然面前晃了晃,然后悠闲地走开了。
“你要是不在,我肯定不会这么对她的。”
姜唯小声嘀咕,她回头偷偷瞧了一眼,周小姐的脸气得铁青,令她再也不敢回头。
081. 细思极恐
整段行程中,除去未成名的乡村作坊,也会走访成名后的大品牌。
暮杨终于亲眼见到了那位海外大师,暮南舟在西山园子里摆着好几个他的绝版作品,暮杨家里也有两件普通作品。
大师很忙碌,与访问团的成员只是合影留念,没讲上几句话。
暮杨见姜唯有点失落,轻声告诉她,“大师和暮氏要合作,现在是去谈生意了……”
“啊?”姜唯难以置信。
暮杨出国一趟,不只是护着姜唯,也要还击博物馆被盗的那次事件。周灿然以为她是螳螂捕蝉,那暮杨就放一只黄雀。
他早有一番谋划,随行的电商团队实际上是探查周家在A国的各种动作,摸到机会就捣乱,能趁乱找到商机是更好。
周灿然每天应对的事情多起来,也来不及给姜唯使新绊子。车祸、抢劫、下药……俗套的戏码都被暮杨带来的保镖扼杀在摇篮之中。
暮杨句句刺痛周灿然,就是让她把那些阴招尽快使出来,好让他的保镖们多收获一些成就感。
姜唯翻出那张在小村庄拍下的室内照片,除了墙上的一幅画,角落里还堆着好几只酒瓶。瓶子的形状特殊,上面的标签貌似是手写的。
“我猜,那附近会不会有个酒馆,或者卖这种酒的店铺……”
“怎么,还收集上酒了,想尝尝?”
“不是,我觉得可以换个地方和那位造纸的匠人碰面,不在作坊和家里,就不会那么显眼了。或许还能聊出点别的!”
姜唯献出计策,需要暮杨调配人手。
“好,我去派人找找。”
小村庄附近的情况十分简单,很快就查出了结果。那位匠人每周都在固定的时间到镇上的小酒馆消遣,还会顺带买几瓶酒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