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右手还没好(119)
再有就是三幅小插画,很精细,一幅是滚灯的平衡系统,另外两幅是灯芯的支座,正是暮杨要找的核心部分。
暮杨感叹着插画中的线条,自如流畅,和那些文字一样没有一处错漏。若是全出自同一人,肯定在当年是一位能写善画的知识分子。
“五年……姓文……”
“纸灯……”
不,她还是一个痴迷于灵犀雾灯的人,所以记下了这么多。
时钟指向凌晨,暮杨浑身松懈下来,横躺在沙发上。他将那沓稿纸放在胸口处,眯起眼睛再次瞄上封面一角的名字,那是杨素芬的签名,字体是连笔的。
“杨”字的写法,莫名地熟悉……
暮南舟的书房,一排排书架,暮杨还在读初中,他来找字帖,要像其他同学一样写出连笔字,有个帅气的签名。
暮南舟和蔼地笑起来,他说这件事太简单不过了。
书桌上常放着一只木盒,他就从木盒里取出一枚石头印章,沾了点印泥,盖在暮杨的本子上。
一个“杨”字,连笔的,暮杨记得真切,木字旁的一“撇”写成“提”。
“横折弯钩,写得更大更扁一些……”
暮南舟分析“杨”字的结构,教他怎样才能写得好看。
那个盖过印章的本子早就没了,记忆中的“杨”字似乎就是如此,他自己到现在也没能练出这个样子。
***
谷雨过后,阳城的春天已进入尾声,姜唯与暮杨约定再回一趟云都西山,正好也是他俩认识一周年。回去之前,他们需要先去看望暮南舟。
暮南舟自上次出院后一直待在阳城,再也不提云都的一切。
他也没有独居,而是住进一家养老式社区,过起了半隐退的生活。听说这里的住宿条件不亚于星级酒店,医疗配套也是国际化的。
暮杨和姜唯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走入一处健身场地。地上铺着胶垫,踩上去很舒适,四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
前方一群人围成圈子,正在踢毽子,暮南舟就在其中。
姜唯看得心痒,一个健步也冲进去踢了几下。她好久没练,反应慢了些,又担心动作幅度太大,碰到旁边的老者。
谁知人家个个技术高超,见有外人进来,更是兴奋,炫起花式打法。
暮南舟一眼认出姜唯,笑得前仰后合,提前退出了踢毽圈子。
“哈哈……献丑了!”姜唯跳了几步,还有点舍不得离开。
“真好,你们还过来看看我!”
暮南舟微笑着,比起上次在医院时的状态好了许多,三个人一起坐到休息区的藤椅上。
暮杨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他们来访是有目的的,一是给暮南舟看一看新的“翅霜纸”是否合格,二是回到云都以后要借用一下西山的房子和车。
暮南舟并不介意,拿起姜唯递过来的纸样仔细查看,又举到阳光下照了照,满意地点点头。
“我看差不多了。”
姜唯迟疑了一下,抿起嘴唇追问:“差不多了……是差什么?”
“就是说,给你奶奶再看看,如果她说没问题,那就是成了!”暮南舟的态度认真,眼中满是赞赏,“姜唯啊,你一定费了不少心血!”
“嗯……”
姜唯害羞地低下头,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声认可,可真到听见的时候又不知说什么好了。
“工作怎么样了?你们是请假回云都吗?”暮南舟不清楚他们去云都做什么,开始侧面打听。
“是周总让去的,好久没去打理西山的庭院了,刚好快一年了!”
姜唯早就编好理由,微笑着给暮杨递了个眼神。
“哦,时间过得快啊!” 暮南舟恍然大悟,两个人也相识那么久了,来一次额外的西山之旅也不错,刚巧那园子空闲,也没人打扰他们俩了。
想完,他眯起眼睛笑了一会儿,转头又问暮杨,他不应该这么安静才对。
“你呢,暮氏不是很忙么?”
“还好……”
暮杨垂下眼,只吐出两个字,已经讲不出更多。
姜唯替他着急,暮杨在家已经完成了好几个草模,关于纸灯、关于杨素芬的事情,他都可以借机问一问暮南舟的。
可姜唯自己也不敢多说,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偏头看着暮杨。
还是暮南舟了解他,换了一种方式说道:“虽然我听说你在那干出些成绩,但要是干得不开心就算了。直接和暮北桥说,你身上的伤还没好,不能给这么大的压力!”
姜唯偷偷挑眉,暮南舟是真心向着暮杨,还给他出主意应付暮北桥。
“他是你爸,还能拿你怎么着呢!”
暮南舟的脸忽然笑得更开,倾身看向姜唯,“姜小姐,你是因为暮杨的职位高,才喜欢他的吗?”
姜唯也跟着笑起来,赶忙摇头。
干得不开心……他是你爸……职位高……
暮南舟不知是看穿了什么,似乎句句都踩在暮杨焦虑的神经上。
自从听了周灿然那些浑话之后,暮杨头顶仿佛悬着一团乌云,走到哪跟到哪。
他几天前联络了暮云博物馆的馆长,询问杨素芬的身份。馆长说她是很早以前的一位研究员,几乎算是博物馆的元老级人物。
最重要的,她就是暮南舟的妻子。很少有人知道暮南舟结过婚,是因为杨素芬几年后就病逝了。
“她有孩子吗?”
暮杨急于知道答案,可对方沉默良久,只说了句不知道。
也许馆长在事后告诉了暮南舟?也许,暮南舟一直要藏起这件事,不会告诉暮杨真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