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1160)

作者: 北港初晴 阅读记录

他如果说这次地震并没有产生多少伤亡,领导会不会觉得自己在糊弄他,为了政绩放卫星?

第256章 论功

黄主任这么一迟疑, 领导立马皱起眉头。

“很严重?尽快把伤亡数量统计,千万不能耽误治疗!”

“不是。”

黄主任怕领导不相信他,犹豫片刻, 干脆直接将不久前统计的名单交上去,“都在这, 您看看。”

领导接过, 眯起眼睛上下扫遍, 看完后伸手。

“还有呢?”

“都在这了。”黄主任笑着说:“全国都在支援,不缺药材的情况下一部分轻伤的病人已经可以出院。”

“?”

领导面色严肃,“这不是可以开玩笑的事情。”

黄主任就知道领导不会相信。

他也收起笑容, “没开玩笑,是真的!”

领导有些生气,怒火已经表现在脸上。

“好,真要如此, 我记你们所有人大功一件。”

黄主任不至于看不懂脸色, 有事担心,又是开心。

领导当没看见,“其他地方稍后再看,先去医疗棚看看。”

黄主任尴尬地站在原地没动。

“没, 没搭建医疗棚……”

偷偷瞧见领导脸色越来越黑, 黄主任立刻补充。

“正巧这附近就有卫生局和地震大队联合铺建的新医疗站,也是靠着这个医疗站才救下这么多的人。”

黄主任趁着领导现在还能听进去话, 立刻将情况简述一遍。

“我们应急医疗队赶来看到只有这么多的伤员时, 也特别的惊讶,大家都很配合, 没造成拥挤踩踏事件,等到余震停下来, 我们也临时开会讨论过这种情况。”

领导沉默两秒,“讨论出结果了?”

“我们猜测,很大概率和教育局普及防灾知识有关。”

“哦?”

领导也想起来在单位普及的防灾手册,眼底一片火热。

“效果这么好?”

黄主任点头,“领导你是没看到,好多大字不识一个的都懂,说是多亏了我们组织的卫生演讲。”

察觉到领导看过来的目光,迫不及待地将黄平川推出来。

“我们配合卫生局,由黄医生带队,哪里偏僻往哪走,我们这地方临山,许多生产队都在山里,进去一趟特别不方便。”

黄主任提儿子诉说着辛苦,悄悄观察着领导,态度明显不同。

“咱们人民群众没有笨的,只是环境限制他们,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只要告诉他们的是有用的,都会记在心里。”

黄主任点到即止,顺其自然地又拐到正事上去。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部分的人已经提前转移。”

“这次是基层工作做得最好的一次。”

出现在雪灾,转移群众的秘密领导自然知道。

“地震大队这次立大功。”

地震大队也有人跟来,只是日常做研究,很少说话,这会领导点名也没见主动,憨憨地笑了笑,说道,“我们都是做我们该做的,真要谢,也该谢另外一个人。”

“谁?”

黄主任恨铁不成钢,试图悄悄打断。

“我们同志太谦虚。”

“我没谦虚,要谢谢天府军区的师军长。”

黄主任摇摇头,没再继续说什么。

人家又不领情。

领导问,“前两年东三省新调来的师军长?”

“对,就是他!”

地震大队的同志兴致勃勃,“多亏了师军长!”

“他刚来没多久,就在山上开发出新建材,这次在地震中存活下来的建筑,都是用的那种材料,比水泥还要坚硬。”

“之后主动牵线,配合卫生局和我们地震大队共同开发新据点,一半医疗所,一半地震大队,军区什么好处都没得!”

“建设期间粮食不够吃,军区军嫂就开荒地种粮食,她们紧着都要先供我们。”

“后来我们地震大队提前勘测到地震预警,也是师军长配合,派人到处去游说,才赶在出事之前劝下来好多人饿。”

黄主任及时红了眼睛,“师军长真是我辈楷模。”

领导也不禁动容。

中部地区几个月前刚发了一场大水。

值得一提的事情,这是气象局在预测到降水量后,计划的一场人为泄洪。

那之前,两岸无数次通知人离开。

基层工作出了纰漏,或者说连他们也没将这次泄洪放在眼里,上交报告中有瞒报情况。

导致最后结果糟糕。

“师军长功不可没。”

领导路过残垣,心情的沉重相比一开始淡化不少,正要转弯,余光看到一块大石头掉下来。

“小心!”

“是我。”

灰扑扑的大石头动了,抬手抹掉脸上的泥巴,露出五官。

“你们刚刚说,这场天灾会好,要多谢师军长?”

“你是谁?”

领导身边的人凶巴巴地问,实在是泥人一样的形象,谁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

倒是领导将人推开,态度温和。

“你是救援人员?”

“天府军区三十九师一团战士周以臣。”

泥迹斑斑的脸上,一双眼睛漆黑明亮,隐隐燃烧着怒火。

“你们刚刚说的那些事情,是师军长做主?是真的吗?”

领导被问得愣了下,旁边黄主任见过几次周以臣,笑着打趣,“是啊,刚刚听见还问,是不是就想听我们多夸你领导几句,应该的。”

黄主任笑着抬手,一百八十度旋转,所到之处能看到许多勤劳的身影。

天还下着雾蒙蒙的小雨,湿哒哒的让人感觉十分不舒服。

一道道单薄的声音,穿着薄袄夹衣,清理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