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1197)

作者: 北港初晴 阅读记录

“学校不是还有其他人?”

“谁啊。”

云木香正要晃着人撒娇,忽然动作顿住。

“少儿班那群大孩子?”

云木香眼睛一转,多了更多的想法。

“说起来,我粮食捐出来也没提要求, 现在也不迟吧, 你们军中也要出人来帮忙,趁着春季赶紧把粮食栽种下去!”

周以臣被抓着肩膀前后晃动,煤油灯下看什么都重影。

“人都轮流地派遣出去……”

“不要找借口,市军来的是行政人员, 军区的呢!你可不能让人抓到把柄的是不是。”

周以臣抓住老婆手腕, 直接给人扣在怀里。

“上学没发现你算学这么好!”

“哎呀,先说答不答应。”

周以臣狠亲一口, “不敢不答应, 怕惹云校长生气,停了供应口粮。”

云木香任命没有想象中的波折。

组织部来人, 约谈,任命, 俩小时都没用到就结束。

这职升得云木香有点索然无味。

扭头就抛开。

却不耽误云木香得意,小手摸着男人下颌线。

“知道就好,早点让人来,可不能拖我后腿哈。”

……

隔天。

云木香同食堂商量后,在合作上添加了新条件。

她供应多少人口粮,就要安排多少人下地。

特殊时代,特殊对待。

大师傅私下让在食堂工作的军嫂偷偷散播内情。

划重点:是因为人越累越多,口粮不够分才新加的。

同时覅补充,这次允许直接换粮食。

有些人节省,一顿高粱可以烧三顿粥,算依旧是按照一次工算。

怕人钻空子?

云木香直接安排少儿班的大孩子做登记,麻烦了点,可少儿班的孩子有空不耽误。

有了前面争抢粮食的情况存在,军区的人都万分配合。

还自觉地组成了临时工作组分工。

如今拿地图一看,才发现生产队需要打理几百亩山地。

生产队的人不在,云木香前期必须盯着,便给划分成了三队。

一队识字的,去打理药田。

一队力气大,翻地施肥。

一队秀气些的女性,便点种,拌药。

农田结束还要打理苎麻地。

市军的人特别清高。

“我们都是知识分子,手是用来耍笔杆子。”

不干!

你敢不给吃?

云木香就敢不给,为了保险,甚至还借了医院的保卫科,帮忙时不时来一食堂盯着。

为此云木香供给医院的粮食,什么要求都没提。

军区旁人知道也没人说。

说什么?

你跟病人伤患抢吃的,要脸不?

医院现在躺着的,可有一半是救灾过程中受伤的英雄。

于是,连着一晚一早没吃上东西后,市军人想告状都发现没办法。

军区还没恢复通电。

电话打不出去。

写信?

现在信件走隔壁分发,等于绕个圈还不一定往灾区送。

亲自出去?

周以臣借着有偷粮食的贼这事为借口,直接排班,回军区休息地拉成保安小队巡逻,许进不许出。

军区也没人出去。

市军一看就知道是针对他们。

骨气让他们多坚持一顿中午饭,最终蔫了吧唧地同意一食堂的条件。

云木香得寸进尺,要先干活。

有本事别拿握笔杆子的手夹筷子。

心里骂骂咧咧的一群人上了山,辛苦一天头晕眼花地下来,抱着高粱馍馍混着汗水比谁吃得都香。

混乱两三天,情况渐渐稳定下来。

谁也没想到还有个意外好处。

第一条军事通讯的电话线率先被恢复没多久,军区收到了临时增加的口粮到粮店。

市军的人生怕出幺蛾子,赶紧拿着自己的粮本去划粮食。

慢一步收到消息的嫂子们也陆续跑去。

云木香从谢静云那知道消息,也不能免俗地骑着自行车去粮店。

云木香一进门,认出她的下意识闭嘴。

有个姑娘脾气直,得意洋洋地来故意问。

“云老师,我们口粮到了,接下来就不能再帮忙下地,咱们可能再没机会见面。”

“没关系。”

女同志觉得云木香强颜欢笑。

还想呛两句,就被身后明白人给拦住。

“快别说了。”

“为什么不能说,我受气好久,我爸妈都没让我下过地,就她一个铁面无私,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现在口粮到了,以后我不用再求着她,为什么不能说。”

声音刻意提高,保证被云木香听到。

云木香听见了,意味深长地看一眼对方,好脾气地排队上前。

女同志很得意,“看,她现在没话说了吧。”

同事无奈,“你是有粮食,你怎么做,在哪里做,锅碗瓢盆炉灶哪里来?”

女同志:“!”

他迟疑地说:“这和食堂商量商量,说点好话没准就可以。”

同时叹气,“你就没想想,食堂为什么愿意配合云老师逼我们下地。”

女同志:“!!!”

“我现在把之前的话收回来还合适吗?”

……

互相竞争的双方在一块儿,永远都有数不清的小摩擦小矛盾。

这不耽误工作。

转眼入夏,两军配合当地政府,一个月的时间拉起简易窝棚容纳人民后,众志成城地重新清理出一片位置,要提前开始为入冬做准备。

当地冬天来得不算晚,气象局做勘测,结合历史推测最迟十一月。

如今距离大幅度降温,还剩五个月。

报纸陆续报道着后续情况,全国兄弟单位伸出援手,数不清多少杂木杆、油毡、芦苇席、草袋,靠着群众同心协力,在十一月前陆续竣工抗震简易房约四十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