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482)
“现在,为了检验你们上课有没有认真听,我们来一次演习。”
云木香为了真实,还悄悄用了点幻境,让大家重新感受到天地摇晃。
事实证明,说记住的那些人,等真正实验起来,小孩子们还是会习惯性慌乱地往外跑。
到了操场,云木香就让他们看看身边同学的情况。
有跑掉鞋子的。
有衣服被扯坏的。
班长回头看一眼,有些羞愧。
他忽然回忆起来,真正事发那天,父亲的沉稳,母亲的冷静。
“老师,我们能再来一遍吗?”
……
三年级的动静不算小。
惊动了其他班级,没上课的老师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
“云老师这是又带着他们上体育课呢?”
“好像不是,你看他们一遍遍跑,跟逃命一样。”
“还真是逃命!”徐玲玲突然出现,“据说是防震演习,云老师跟校长提交了申请,打算在全校科普,每个班主任都要上。”
“是因为前段时间的地震吧。”
“这样也挺好,咱们离得可不算远,我听市军区调来的人说,隔个几年就要震动一次。”
“幸好咱们老师不用学。”
谁知道一语成谶。
“我们要换着带班里同学演习?这没必要吧。”
“很有必要,到时候事情发生,赶上你正在上课,你能保证你有足够的信心领导大家一起逃离?”
“……”
没有。
前几天的余震足够让人胆战心惊。
“我和潘校长商量过,以后每个月固定一天是演习日,现在是地震,日后还有火灾、洪灾、雪灾……类似的天灾都该让学生们认识到危险性,有敬畏心才会去约束自己,训练自己。”
抗拒的人只在少数。
很多人还是很积极响应类似演习。
卢知晓甚至还建议,“类似的演习,部队多年总结下来的经验肯定比我们丰富,完全可以邀请军人们来专门指导,军人子弟还是很崇拜穿军装的人。”
云木香也认可。
“近期肯定请不来人,这可以作为备案准备,到时候和部队沟通。”
前期还是要他们自己来做。
军区三大主体。
军人、军属、孩子。
孩子的课都跟着补上来,军属的自然也不能落下。
云木香就想到扫盲班。
她计划,等曲婉玲离开扫盲班就准备起来。
谁曾想曲婉玲主动找上门来建议。
“军属也应该增强一下忧患意识。”
“……”
有没有可能,是安全意识?
虽然搞不清楚曲婉玲要闹什么幺蛾子,可两人目标此刻是一样的。
鲁魏源再次来到学校,徐玲玲早早就收到消息,特意穿了身军装,笔挺地站在学校门口时,又红又专。
鲁魏源瞧见手痒,冲着她,连带背景挂着的子弟学校牌牌也一块儿拍进去。
咔一声,惊醒徘徊等待的徐玲玲,立马激动地掐住云木香的手臂。
“他在拍我!在拍我!这下你总该相信他对我也有意思了吧。”
云木香猝不及防,倒吸一口冷气。
鲁魏源瞧见,上下打量一眼,“这是你新练嗓的方式吗?”
云木香扯出个假笑,“我还新练了锻炼身体的方法,试一试?”
试?
鲁魏源觉得他一点都不傻。
“咳!还是正事要紧。”
徐玲玲主动上前,脸颊上飞着红霞,温声细语地自我介绍。
“鲁记者,我是你今天的接待员,针对为学校捐款的一系列事,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都可以问我。”
鲁魏源唇角挂着清爽的笑。
“谢谢,不过我今天是为防灾演习来的。”
“?”
徐玲玲一脸懵地看向云木香。
这和一开始说好的不太一样啊。
鲁魏源笑笑,看到云木香又想起一件事情。
“对了,这个给你,是下一期的全国日报。”
云木香奇怪地接过来,随意看一眼,“有你的新报道?”
“你自己看看。”
“神神秘秘的。”
云木香展开的瞬间,就看到头版上的内容,赫然就是上次在防震棚时,鲁魏源所说过的。
《经山崩地裂军民生死与共》——基层工作纪实。
报道以一位军嫂的视角展开,先描述了对地震的恐惧,丈夫为救更多生命离开,她惶恐不安中,和邻居一起对抗恶劣天气,最后在其他人民军的帮助下,顺利转移到防震棚内。
云木香看着看着就觉得有些眼熟。
她抬起头看了看鲁魏源。
“这小云,别是说我?”
鲁魏源点头,“你不是重点,不要纠结在这上面。”
报道中,视角换了。
改说起当天防震棚内的艰苦和团结。
云木香琢磨一下,这估摸说得是程明卓。
特别是里面有一段描写程明卓带伤也要坚持努力在一线时,她猜鲁魏源肯定不知道程明卓受伤的真相。
最后一段,换成了小孩子视角。
利用小孩子的童心,侧面印证雨后彩虹这个观点,带着希望,展望未来。
“我是一名未来的少先队员,我热爱我的祖国。”
配的照片,第一张是她黑夜中站在大锅旁忙碌的剪影,黑白橘黄三色,不说是她绝对认不出来,这才松下一口气。
第二张,是冒雨固定防震棚的一幕,程明卓狼狈地抱着柱子,其他人也差不多。
最后一张,是她家门口分润喉茶,拍排队小孩的一幕。
确定没有淼淼,云木香才压下要找鲁魏源算账的那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