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482)

作者: 北港初晴 阅读记录

“现在,为了检验你们上课有没有认真听,我们来一次演习。”

云木香为了真实,还悄悄用了点幻境,让大家重新感受到天地摇晃。

事实证明,说记住的那些人,等真正实验起来,小孩子们还是会习惯性慌乱地往外跑。

到了操场,云木香就让他们看看身边同学的情况。

有跑掉鞋子的。

有衣服被扯坏的。

班长回头看一眼,有些羞愧。

他忽然回忆起来,真正事发那天,父亲的沉稳,母亲的冷静。

“老师,我们能再来一遍吗?”

……

三年级的动静不算小。

惊动了其他班级,没上课的老师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

“云老师这是又带着他们上体育课呢?”

“好像不是,你看他们一遍遍跑,跟逃命一样。”

“还真是逃命!”徐玲玲突然出现,“据说是防震演习,云老师跟校长提交了申请,打算在全校科普,每个班主任都要上。”

“是因为前段时间的地震吧。”

“这样也挺好,咱们离得可不算远,我听市军区调来的人说,隔个几年就要震动一次。”

“幸好咱们老师不用学。”

谁知道一语成谶。

“我们要换着带班里同学演习?这没必要吧。”

“很有必要,到时候事情发生,赶上你正在上课,你能保证你有足够的信心领导大家一起逃离?”

“……”

没有。

前几天的余震足够让人胆战心惊。

“我和潘校长商量过,以后每个月固定一天是演习日,现在是地震,日后还有火灾、洪灾、雪灾……类似的天灾都该让学生们认识到危险性,有敬畏心才会去约束自己,训练自己。”

抗拒的人只在少数。

很多人还是很积极响应类似演习。

卢知晓甚至还建议,“类似的演习,部队多年总结下来的经验肯定比我们丰富,完全可以邀请军人们来专门指导,军人子弟还是很崇拜穿军装的人。”

云木香也认可。

“近期肯定请不来人,这可以作为备案准备,到时候和部队沟通。”

前期还是要他们自己来做。

军区三大主体。

军人、军属、孩子。

孩子的课都跟着补上来,军属的自然也不能落下。

云木香就想到扫盲班。

她计划,等曲婉玲离开扫盲班就准备起来。

谁曾想曲婉玲主动找上门来建议。

“军属也应该增强一下忧患意识。”

“……”

有没有可能,是安全意识?

虽然搞不清楚曲婉玲要闹什么幺蛾子,可两人目标此刻是一样的。

鲁魏源再次来到学校,徐玲玲早早就收到消息,特意穿了身军装,笔挺地站在学校门口时,又红又专。

鲁魏源瞧见手痒,冲着她,连带背景挂着的子弟学校牌牌也一块儿拍进去。

咔一声,惊醒徘徊等待的徐玲玲,立马激动地掐住云木香的手臂。

“他在拍我!在拍我!这下你总该相信他对我也有意思了吧。”

云木香猝不及防,倒吸一口冷气。

鲁魏源瞧见,上下打量一眼,“这是你新练嗓的方式吗?”

云木香扯出个假笑,“我还新练了锻炼身体的方法,试一试?”

试?

鲁魏源觉得他一点都不傻。

“咳!还是正事要紧。”

徐玲玲主动上前,脸颊上飞着红霞,温声细语地自我介绍。

“鲁记者,我是你今天的接待员,针对为学校捐款的一系列事,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都可以问我。”

鲁魏源唇角挂着清爽的笑。

“谢谢,不过我今天是为防灾演习来的。”

“?”

徐玲玲一脸懵地看向云木香。

这和一开始说好的不太一样啊。

鲁魏源笑笑,看到云木香又想起一件事情。

“对了,这个给你,是下一期的全国日报。”

云木香奇怪地接过来,随意看一眼,“有你的新报道?”

“你自己看看。”

“神神秘秘的。”

云木香展开的瞬间,就看到头版上的内容,赫然就是上次在防震棚时,鲁魏源所说过的。

《经山崩地裂军民生死与共》——基层工作纪实。

报道以一位军嫂的视角展开,先描述了对地震的恐惧,丈夫为救更多生命离开,她惶恐不安中,和邻居一起对抗恶劣天气,最后在其他人民军的帮助下,顺利转移到防震棚内。

云木香看着看着就觉得有些眼熟。

她抬起头看了看鲁魏源。

“这小云,别是说我?”

鲁魏源点头,“你不是重点,不要纠结在这上面。”

报道中,视角换了。

改说起当天防震棚内的艰苦和团结。

云木香琢磨一下,这估摸说得是程明卓。

特别是里面有一段描写程明卓带伤也要坚持努力在一线时,她猜鲁魏源肯定不知道程明卓受伤的真相。

最后一段,换成了小孩子视角。

利用小孩子的童心,侧面印证雨后彩虹这个观点,带着希望,展望未来。

“我是一名未来的少先队员,我热爱我的祖国。”

配的照片,第一张是她黑夜中站在大锅旁忙碌的剪影,黑白橘黄三色,不说是她绝对认不出来,这才松下一口气。

第二张,是冒雨固定防震棚的一幕,程明卓狼狈地抱着柱子,其他人也差不多。

最后一张,是她家门口分润喉茶,拍排队小孩的一幕。

确定没有淼淼,云木香才压下要找鲁魏源算账的那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