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485)
“妈妈,是谁的信呀。”
他伸头看着,云木香将信挪过去。
“看看,认不认识。”
“这个我认识,云木香,是妈妈的名字。”
一二三四封信看完,全部写的是云木香收,这让淼淼十分失望。
“为什么没有我的?我上次写好多,都没人给我回信。”
淼淼坐在圆凳上,双手撑着下巴,眉眼下垂。
“好可怜。”
云木香安慰一句,看信去了。
淼淼更气了!
“哼,妈妈坏,下次再也不帮你传话,我走啦。”
云木香抬头看一眼,那边是自留地。
有一片属于学校。
不过学校几个老师在栽种上都不太熟练,地就一直荒废着。
她罚了班长后,就跟校长要来当惩罚田。
刚开始几天,几位小同学正在兴头上,恨不能一天跑八百遍。
云木香收回视线,低头落在展开的信纸上。
是婆婆和母亲一块儿说,大哥执笔的信。
先写已收到淼淼来信,很激动,表明东西已经准备后,随信寄来。
说淼淼小时候的手风琴放太久,已经卖掉重新换了新的,又百变叮嘱淼淼还小,少让他扛着琴联系。
“区别对待。”
除了手风琴,还有几身新衣服。
淼淼用攒下的的确良布做的上衣短裤,她的是丝绸做的一条长裙和一件绣花衬衫。
周以臣也有,两件老头衫。
云木香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用婆婆的话说,有部队管他衣服,倒是有做两双布鞋,留着在家穿的。
父亲新给的药丸子,大哥重新制作的蚊香。
公公从淼淼信中得知他的连环画受欢迎,这次给搞了几十本最新的,还有一些适合儿童看的杂志。
云木香放下信,将包裹拆开。
她以为大些的那个装的是衣服鞋子什么的,谁知道打开就是许多本书。
除去公公所说的连环画,还有一侧新书,看着还有点眼熟。
掏出一本,封面写着板板正正的《十万个为什么》。
嘿,还撞书了。
上次去市里在书店淘了全套的二手书。
公公这套是全新的。
不过看版次,还是早些年印刷的。
家里没必要留着两套一样的书,云木香决定明天把旧的那一套带去学校办公室放着,借给学生看。
另一个小包裹里,装着的衣服鞋子,还有些吃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木雕小摆件,几把手工扇子,有绢布做的团扇,竹片雕刻的折扇。
拿起来才看到团扇中间夹着张信纸。
打开看,是雕刻合作社的来信。
东西送到家才知道她来随军,就拖家里人一起寄送过来。
合作社是手艺爱好人私下成立的一个小组织,都是一些老同志,时不时就爱护送自己的新作品。
美其名曰观赏,其实就是炫耀手艺。
云木香生下淼淼这几年几乎没什么作品产出,来往都淡了的,怎么突然又给她送东西。
信很简单,就一些问候。
云木香将信纸放下,拿起小摆件,其中两个一套的根雕迷你多宝阁,一扇镂空白玉兰壁挂,还专门配了底座,也可以放在桌上。
她直接转身来开窗户,顺手放在书桌上,才继续看剩下的信。
看完就……当作没看见。
长辈相互告状什么的,不归他小辈管。
最后一封信,是云沉香写的。
他提到想更改创造方向,想试着一点点接触外界,多积攒一些灵感。
云木香先灵感一闪。
前两天鲁魏源去学校,她私下还商量想针对防灾做一期科普投稿,对方表示这种要开专栏的需要打报告。
且还要看稿子质量。
毕竟云木香想上的是全国报,让更多的人看到,审核自然严格。
现在云木香有了新的想法。
不拘着一定要报纸,小人书,连环画,完全可以做两手准备。
正好哥哥这有出版渠道。
报纸上专栏也可以慢慢申请。
云木香将信都收好,从墙上取下钥匙,就推着车子去通讯室。
因为地震,电话线断了好几条,最终只剩下一条备用机还能用。
她到时小赵正在忙,备用机前也排着好几个人。
云木香一边等着,一边在心里琢磨一会怎么跟哥哥说。
想法还没浮现,注意力就被前面排队的两个妇人给吸引走。
“妇联全部的人都被大领导批评,说她们搞浮夸风,乱追着人放卫星!”
“活该,那钱又不是给她们,成天追在屁股后面要,一点不像样。”
“我听说上面在纠结,妇联捅这么大篓子,要不要还是取消,恢复之前那样,军属继续归家属办管。”
“妇联的事情还好,就个别的人那么干,听说开除了,还是一百块家热闹。”
“我可烦死她了,不是她妇联也不会搞这一出。”
云木香也悄悄竖起耳朵。
一百块,这是说什么呢?
很快,云木香从对话中分辨出一百块是指曲婉玲。
原来上次出过风头后,妇联拿曲婉玲当榜样,因为个别干事的强势作风,惹得嫂子们怒气冲天。
于是就堵上忙碌许久,终于有时间回家休息的党向国告状。
党向国这才知道自家媳妇前后捐掉两百的事情,没多久又知道原本该给老家父母的钱也没给。
“听说党团长回家时,床上放了好几件新衣裳。”
“有钱买新衣裳,没钱养公婆,不孝顺。”
“人家有底气,吵完架直接摔门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