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485)

作者: 北港初晴 阅读记录

“妈妈,是谁的信呀。”

他伸头看着,云木香将信挪过去。

“看看,认不认识。”

“这个我认识,云木香,是妈妈的名字。”

一二三四封信看完,全部写的是云木香收,这让淼淼十分失望。

“为什么没有我的?我上次写好多,都没人给我回信。”

淼淼坐在圆凳上,双手撑着下巴,眉眼下垂。

“好可怜。”

云木香安慰一句,看信去了。

淼淼更气了!

“哼,妈妈坏,下次再也不帮你传话,我走啦。”

云木香抬头看一眼,那边是自留地。

有一片属于学校。

不过学校几个老师在栽种上都不太熟练,地就一直荒废着。

她罚了班长后,就跟校长要来当惩罚田。

刚开始几天,几位小同学正在兴头上,恨不能一天跑八百遍。

云木香收回视线,低头落在展开的信纸上。

是婆婆和母亲一块儿说,大哥执笔的信。

先写已收到淼淼来信,很激动,表明东西已经准备后,随信寄来。

说淼淼小时候的手风琴放太久,已经卖掉重新换了新的,又百变叮嘱淼淼还小,少让他扛着琴联系。

“区别对待。”

除了手风琴,还有几身新衣服。

淼淼用攒下的的确良布做的上衣短裤,她的是丝绸做的一条长裙和一件绣花衬衫。

周以臣也有,两件老头衫。

云木香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用婆婆的话说,有部队管他衣服,倒是有做两双布鞋,留着在家穿的。

父亲新给的药丸子,大哥重新制作的蚊香。

公公从淼淼信中得知他的连环画受欢迎,这次给搞了几十本最新的,还有一些适合儿童看的杂志。

云木香放下信,将包裹拆开。

她以为大些的那个装的是衣服鞋子什么的,谁知道打开就是许多本书。

除去公公所说的连环画,还有一侧新书,看着还有点眼熟。

掏出一本,封面写着板板正正的《十万个为什么》。

嘿,还撞书了。

上次去市里在书店淘了全套的二手书。

公公这套是全新的。

不过看版次,还是早些年印刷的。

家里没必要留着两套一样的书,云木香决定明天把旧的那一套带去学校办公室放着,借给学生看。

另一个小包裹里,装着的衣服鞋子,还有些吃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木雕小摆件,几把手工扇子,有绢布做的团扇,竹片雕刻的折扇。

拿起来才看到团扇中间夹着张信纸。

打开看,是雕刻合作社的来信。

东西送到家才知道她来随军,就拖家里人一起寄送过来。

合作社是手艺爱好人私下成立的一个小组织,都是一些老同志,时不时就爱护送自己的新作品。

美其名曰观赏,其实就是炫耀手艺。

云木香生下淼淼这几年几乎没什么作品产出,来往都淡了的,怎么突然又给她送东西。

信很简单,就一些问候。

云木香将信纸放下,拿起小摆件,其中两个一套的根雕迷你多宝阁,一扇镂空白玉兰壁挂,还专门配了底座,也可以放在桌上。

她直接转身来开窗户,顺手放在书桌上,才继续看剩下的信。

看完就……当作没看见。

长辈相互告状什么的,不归他小辈管。

最后一封信,是云沉香写的。

他提到想更改创造方向,想试着一点点接触外界,多积攒一些灵感。

云木香先灵感一闪。

前两天鲁魏源去学校,她私下还商量想针对防灾做一期科普投稿,对方表示这种要开专栏的需要打报告。

且还要看稿子质量。

毕竟云木香想上的是全国报,让更多的人看到,审核自然严格。

现在云木香有了新的想法。

不拘着一定要报纸,小人书,连环画,完全可以做两手准备。

正好哥哥这有出版渠道。

报纸上专栏也可以慢慢申请。

云木香将信都收好,从墙上取下钥匙,就推着车子去通讯室。

因为地震,电话线断了好几条,最终只剩下一条备用机还能用。

她到时小赵正在忙,备用机前也排着好几个人。

云木香一边等着,一边在心里琢磨一会怎么跟哥哥说。

想法还没浮现,注意力就被前面排队的两个妇人给吸引走。

“妇联全部的人都被大领导批评,说她们搞浮夸风,乱追着人放卫星!”

“活该,那钱又不是给她们,成天追在屁股后面要,一点不像样。”

“我听说上面在纠结,妇联捅这么大篓子,要不要还是取消,恢复之前那样,军属继续归家属办管。”

“妇联的事情还好,就个别的人那么干,听说开除了,还是一百块家热闹。”

“我可烦死她了,不是她妇联也不会搞这一出。”

云木香也悄悄竖起耳朵。

一百块,这是说什么呢?

很快,云木香从对话中分辨出一百块是指曲婉玲。

原来上次出过风头后,妇联拿曲婉玲当榜样,因为个别干事的强势作风,惹得嫂子们怒气冲天。

于是就堵上忙碌许久,终于有时间回家休息的党向国告状。

党向国这才知道自家媳妇前后捐掉两百的事情,没多久又知道原本该给老家父母的钱也没给。

“听说党团长回家时,床上放了好几件新衣裳。”

“有钱买新衣裳,没钱养公婆,不孝顺。”

“人家有底气,吵完架直接摔门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