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531)
“只要不让我带孩子,干什么都行!”
于是,小孩换下来的被褥、衣服、尿布全部丢给他们去洗,四人还美滋滋的。
宋画眉看这么多孩子,感觉头大。
“靠我们三个根本不可能带好孩子。”
平均一人带八个孩子!
云木香,“是不可能,所以要尽快招人!来,会不会把尿?”
“会吧。”
宋画眉在迟疑中干起来。
一整天在重复的把尿、喂奶、啊啊啊中结束。
晚上还要和孩子住在一起。
宋画眉神经紧绷,生怕孩子半夜哭。
好在云木香会童谣,哄得孩子一夜安眠。
隔天一早,不清楚是不是睡得好,小孩子哭得很少。
因为夜里固定时间段把尿,需要换尿布的孩子大大降低。
四人进来时,一度以为走错房间。
云木香见他们来,便叮嘱宋画眉出去一趟。
宋画眉一听是要找人来工作,认真竖起耳朵,最后晕乎乎地离开,找到最近的街道办。
她站在门口有些迟疑。
一大早,还没到上班的时间,陆陆续续来人就瞧见门口站着的姑娘。
街道办主任一来,就听人说门口姑娘站好久。
她奇怪地出去看一眼,“你找谁?”
宋画眉吓一跳,看向对方后清了清嗓子。
“我找街道办主任,那是我大姨。”
莫名多个外甥女的街道办主任满脑袋问号。
宋画眉只是紧张,没干过这事,如今冷静下来很快就发现异常。
她盯着眼前人,心虚地喊了声大姨。
“等等,你先别叫。”
宋画眉确定了!就是她要找的人。
她主动挽住对方胳膊,三言两语地将人带到人少的地方,东扯西扯才说问道。
街上谁家孩子多?即将下乡的有几个?哪些勤快哪些懒惰?要根正苗红的,问她们想不想不下乡?她能安排工作。
街道办主任瞬间惊呆,这年头谁家没几个孩子,偏偏政策规定不管生多生少,一家只能留有一个,其他没工作单位接收的人,就必须下乡。
就街道办主任家,小儿子小女儿高中毕业还没去头,妹妹家老二,哥哥家老小,都被知青办给盯上,打算到时间就给安排下乡。
她瞬间心动,当场认下这个外甥女。
“有,当然有,你忘了你表哥表妹都还在,这几天刚高中毕业。”
宋画眉为难。
这种不符合要求啊。
“大姨,你别想太好,这活是洗洗涮涮带孩子的,工资也不高,属于半慈善劳动。”
“?”
宋画眉认真解释完。
她以为大姨会退缩,却发现大姨双眼放光。
“去军区工作,就是不发工资我也愿意。”
只要有工作就能留在省城,留在省城就还是省城户口,没准在军区里女儿认识个军人军官的,未来就更不用愁。
带孩子算什么呀。
“什么时候招工?我让你表妹去。”
“至少要六个人,要以个人意愿为主,不能打骂虐待孩子,知道上一拨人为什么走?就是因为虐待孩子,直接被送去劳动改造,现在在扫厕所。”
“那不能,都是遗孤,烈士后代!”
宋画眉不是很看好这么招人。
她印象中,城里孩子都上学,而上学的孩子都不会愿意做照顾人的活计。
等下午见到十几号人,她惊呆了。
街道办主任不太好意思。
她就跟亲戚说一嘴。
人传人,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云木香倒是高兴,阵仗越大越好呀。
办公室主任登记完信息后,云木香直接将孩子分配到人。
加上他们七个人,正巧一人一个孩子照顾。
办公室主任唏嘘,这一个个跟抱自家孩子似的。
出主意的人笑嘻嘻地跟她说:“政审就麻烦主任,幸好少儿班和安置处在一块儿,有单独的出入口,不然真次次都从军区大门出入,那叫一个麻烦。”
主任看她提安置处的人,就觉得不怀好意。
倒也没组织,孩子的事情是该有个解决。
他当即去做调查,只花了一天。
也多亏就是附近街道办,调查方便。
剔除两个成分不太稳定的,三个明显娇养长大没照顾过人的,三个个人卫生不过关的。
剩下八个人。
主任大手一挥,直接全部留下。
给众人一周的实习期,不好的送走。
这下云木香彻底解放双手,便给众人制定流程。
小孩子要是养成习惯,轻松的是大人。
来自婆婆警告。
因为淼淼小时候特别可爱,她和母亲就喜欢抱,抱习惯就有些放不下来。
起夜也是,如果习惯在一个时间段拉尿,可以保证其他时间休息。
人手充足,云木香问有没有人会针线。
她打算给小孩改改衣服。
大夏天小孩穿那么严实,要长痱子的。
主任知道,从仓库给她搞来一台旧缝纫机。
有两个特别瘦的姑娘针线活很好,云木香用土布改了批五边形大肚兜。脖子和两腿改成松紧绳,能保护肚子也方便活动。
小点的孩子就是连体衣,裆改成暗扣方便塞尿布。
除此外,还改了尿布,将单张尿布改成接口封死的圆形,重迭后用布条穿过中间,将尿布挂在腰间。
有点像相扑那种。
云木香忙忙碌碌,精神到不行,周以臣确定老婆暑假不回来,他又不能擅自离开军区,就十分后悔把儿子送走。
晚上打电话还很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