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602)
有妇人拉着小孩来到云木香桌前。
反正也没人,云木香简单检查一番,是肚子里有虫。
“平时是不是经常井水打上来直接喝?这样不行,小孩子抵抗力弱……先开两粒宝塔糖吃。”
云木香扭头,“秋楠姐,你带他们去。”
“好,你们跟我来。”
袁秋楠拿到宝塔糖,当场盯着小孩吃一个。
“甜的哎!”
小孩嘎嘣两下就吞下去,听得出牙口很棒。
袁秋楠把剩下一个用报纸包起来,“明天早上再吃一次,之后上厕所的时候多注意下,可能会排虫出来,不用害怕,是正常的。”
仇富一直在关注袁秋楠。
见她送人离开,立马柔声呼喊,“秋楠同志,麻烦你带病人领一下药。”
袁秋楠一看,单子上字迹清秀,写着瓜菜代。
“?”
这也是药?
袁秋楠不懂,只领着像气吹一样的孩子离开,没注意到仇富遗憾的目光。
余光看了眼悠闲的云木香,凶巴巴地瞪一眼。
袁秋楠这边再次找来。
詹成刚扫一眼,看向病人,“回家拿个碗来,或者布袋子也行。”
“好好好,我这就去。”
袁秋楠疑惑,小声问詹成刚,“什么药还需要用碗装?”
詹成刚脚踩着桌杠,背靠着椅子仰头。
“不是要,是玉米瓤子、黄豆皮子或者菜叶子搀糠壳做的淀粉代替物,用来填饱肚子的。”
“填饱肚子……这,这些人能吃?”嗓子不会痛吗?
她说完,发现詹营长看她的眼神特别奇怪。
“是我哪里说得不对?如果说错了麻烦你告诉我。”
“你是城里姑娘,不认识浮肿病很正常,浮肿病是饿出来的,身体极度缺少营养,反倒会像发面馒头一样膨胀。”
“已经饿出病来,还吃这些东西?不应该吃些有营养的。”
“说得对。”
很淡的一句。
袁秋楠却听出一丝嘲讽来。
这时,回家拿碗的人回来,詹成刚打开其中一个拆口的麻袋,舀了整整一瓢。
她仔细看了看瓜菜代,很粗糙,黄褐色的粉末状,倒是能闻到浓厚的粮食味道。
詹成刚收拾口袋,见她视线一直落在麻袋上。
“想不想尝一口。”
袁秋楠吓一跳,她连忙摇头,“不用,这是公家的东西。”
“一口没关系。”詹成刚下巴冲她指了指,“手拿过来,你总要自己知道是什么东西,别人闻起来你才知道怎么说。”
“我又不给别人开药。”
她忙活的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事情。
只是好奇心被勾起来,还是慢慢伸出手。
葫芦瓢没碰到手,只在掌心上微微抖了抖,倒下一小撮粉末来。
袁秋楠看这量,也轻松不少,收回手将掌心送到唇边,正要伸出舌头尝一尝时,顿住。
她抬起头,看到詹营长已经扎好口袋,正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那神情,那姿态,怎么看都像是在看热闹。
她小脸微热,转过身背对着他尝了尝。
舌尖刚碰到一点就皱起眉。
真难吃。
身后传来詹成刚科普的声音。
“灾年里,很多老乡连这都吃不上。”
涩涩的颗粒还停留在舌头上,一时半会根本没办法消化。
她想,可能这就是管饱的作用。
袁秋楠忽然笑着转身,“我会记住这个味道。”
之后她就注意到,水塘生产队开到瓜菜代的人不少,一下午的时间,随车带来的几麻袋就全部见底。
晚上云木香盘点就察觉出不对来。
“水塘大队看起来情况还不错,怎么还有这么多人饿出浮肿病来。”
仇富不关心这个,更关心明天再遇见浮肿病人怎么办。
“要不要回军区再补充一些。”
“我们是来巡诊的。”云木香摇头拒绝,“能不能让生产队的人吃饱饭,那是生产队长的任务。”
袁秋楠这会才回过神,意识到下午问的那句‘为什么不准备更有营养的’会被忽略。
云木香让大家总结了一下下午半天的经验。
一张嘴满满都是吐槽。
“他们很多人都不讲卫生。”
“张嘴就要立马能治好病的药。”
“还死犟,看病还向我推荐起偏方来。”
云木香听着,捏着笔在桌上轻点。
“我们要改变一下巡诊的形式。”
在她看来,生产队里的大家现在需要看的不是病,而是养成一些好习惯。
云木香看向抱怨的仇富,“不妨我帮你组织一场演讲,就以‘讲卫生’为主题,愿不愿意?”
袁秋楠看过去。
仇富坐直身板,“当然愿意!交给我好了,我一会连夜把稿子写出来。”
他想要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发光,想表现给秋楠同志看。
仇富悄悄看过去,袁秋楠已经收回视线,正小声跟云木香嘀咕什么。
说什么呢?
袁秋楠在吐槽瓜菜代。
“今天下午我看到好多得了浮肿病的病人,有大人也有小孩,跟他们一比,我之前为齐明亮伤心的日子简直是浪费时间。”
袁秋楠说:“木木,谢谢你邀请我过来。”
云木香肩膀轻撞在她身上,“嗨,客气,现在是不是特备想报答我?明天早起,跟我出去走走。”
“你想看看田地里的粮食情况?”
“嗯。”
詹成刚突然出声,“我陪你们一块去。”
“去哪儿?我也去。”仇富插一嘴。
“你不准备演讲稿,小心上台被老乡们问个低掉,丢培训班的人。”云木香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