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665)

作者: 北港初晴 阅读记录

七点多一点到家,一天没换的炉子早已经在煤球烧完后熄灭。

云木香干脆用冷水,热水瓶的热水兑给儿子洗了。

清洗好换上干净衣服,赶在尾巴上去食堂。

许多东西已经没了。

云木香就得两个窝窝头,和儿子一人一个,拿着进学校,看着还怪可怜。

徐玲玲正要去教室,撞见母子两个,下意识说:“周团长离开的时候没给你留生活费?”

云木香瞥她一眼,“说什么?”

言语中赤裸裸地威胁。

徐玲玲赶紧给嘴巴拉上拉链,冲淼淼招招手,“走吧,一起回教室。”

淼淼加快啃饿窝窝头的速度,回头不忘跟妈妈拜拜。

云木香也摆摆手,“慢点吃别噎到,下课记得去往水壶里装水,你不会就让老师帮忙。”

徐玲玲觉得当妈真是够操心的。

她低头看眼淼淼,突然想,要是她和鲁记者生个孩子,肯定很漂亮,那样她是愿意操心的。

带着美好的幻想,一大一小迈进教室。

云木香这边,一进办公室就发现有人等她。

马主任见到她立刻招呼,“卢老师正到处找你,你们聊吧。”

“好。”

云木香目送马主任离开,才看向卢知晓。

“一会没课?”

“原本有,我和别人换了下。”卢知晓跟着进入办公室。

云木香转身摘下布包的功夫,发现卢知晓脸色严肃,误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她一边思索一边等待卢知晓开口。

卢知晓说:“开学之后曲老师表现很好,近期要上得课程也定下来,一个是培育山茶,地理条件合适,对运输方面的要求也不会很高,炒茶的师傅也在军嫂里寻到一个合适的,研究员说春秋季都是栽种茶树最好的时间。”

“生产队里张秋桂同志很负责,现在生产队趋于平稳,茶树的事情可以让她负责,我了解过,她乡下种地是一把好手,栽种上很多原理都相同,她上手应该不难。”

“?”云木香以为自己听错,“谁?”

张秋桂还有被夸的一天?

“军嫂大多都是乡下来的,你凭什么在这么多人中选她?”

“她识字。”

云木香懂了。

甚至起了个念头,想让张秋桂配合宣传一波。

很多时候,孩子不上学,单纯是因为家长没这个意识。

知识无用说太多遍,听得人就全都信了。

不过,这一条条不都门清,也没什么问题啊,为什么那么严肃。

卢知晓还说:“山茶外,培育蘑菇这个项目,在实际考察之后被否定,还是之前担心的运输问题。”

“研究员说,蘑菇生长快,收获快,基本长成后一周就能收一茬,花费人力物力不可能单纯只是为了给食堂添菜,加上一下雨山上自发冒出来的蘑菇也不少,这个项目就搁浅了,改换成种花椒树。”

“当地爱吃麻辣,对花椒的需求很大,除去花椒,八角,桂皮这些也都纳入考虑之内,现在担心的是树木生长缓慢,比如花椒,栽种两年后才能结果收获,可这两年内花椒树也需要打理,学校能支撑生产队这么做下去吗?”

如果不行,不如一开始就不启动项目。

“另外就是这件事情的负责人,我也有推荐人。”

卢知晓又提出其他项目,最终定下来还要云木香和潘校长拍板。

夜校的事情说完,她提起初中部。

“还是要正经选择一位负责人。”

“卢老师就最合适,你的粮油关系本身就在学校里,我还想等选拔少先队员的大会上,正式宣布我卸任中学校长,由你接替。”

云木香顿一下,回想卢知晓前面仔仔细细地报告,怎么有一种要走人的错觉?

卢知晓沉默两秒,最终下定决心。

“我很感谢云老师赏识,不过我已经做好决定,离开。”

“?”

云木香不敢相信。

“为什么?”

明明之前合作很愉快。

卢知晓很抱歉,“是因为我一些私人原因,我最开始来学校,是知道这里缺人,现在缺人的问题已经解决,有我没我其实区别不大。”

“怎么不大。”

“云老师,你先听我说完。”

“行。”云木香抬手示意她继续。

卢知晓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解释,“开学时我在报纸上看到灾区重建的消息,那里很缺人,我想去当志愿者。”

云木香酝酿好,到嘴边的话都没办法再说出口,也知道自己无法阻止。

这种人需要被满足的是精神世界。

她要的,云木香给不了。

想通一切,云木香很痛快地做出断舍。

“我很佩服您,也愿意尊重你的想法,我只有一个要求,你目前负责的事情找到接收人才能离开。”

“自然,我不会做半途而废的事情。”卢知晓松下一口气来。

云木香瞧见,“害怕我拦着不让你走?”

“我知道你不会,可不妨碍我心里还是有些内疚。”真正原因其实没有她说得那么高尚。

“不必内疚,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那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什么时候走,我送你。”

“还要一段时间,当务之急,是需要将生产队的新项目给定下来,还有生产队的扩招。”

“找个合适的时间,开会讨论。”

卢知晓好像很着急,得到准信后她做事突然开始加速。

当天说完,云木香隔天就收到开会通知。

云木香喊上潘校长,对于为学校创收的存在,潘校长还是很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