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对照崽亲妈觉醒了(944)

作者: 北港初晴 阅读记录

“啥!这玩意能榨油!”

瞬间,张秋桂看蓖麻的眼神都火热起来。

云木香提醒,“是工业油,不能吃,比如那些常见的液压油,齿轮油,轴承油。”

张秋桂失望,“不能吃啊,咱们这又没有工厂,能做机器油也没用。”

云木香微微颔首。

确实没用。

毕竟野生的这东西上不来量。

张秋桂看云木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你知道的可真多。”

正儿八经自己识字后,张秋桂就敏感地发现世界不一样了。

比如她在家里地位变得高起来。

以前吧,她想给儿子检查作业,十成十被一句‘你又不识字’给打回来。

现在,拿过作业本她还能给改改错。

以前吧,男人扯起国家大事,牛逼轰轰。

现在,报纸拿回家都得她来帮忙读。

最要紧的是算数!

自从会一加一等于二,出门买个东西,人家售货员算错了,她一听就能听出来。

她一度后悔,该早点学习识字的。

不识字也该学习算数。

以前指不定被哄骗过多少钱,亏大了。

云木香点头,“读书明智。”

张秋桂看眼云木香,有点心虚,毕竟开始学习的目的不纯。

“我们离大部队远了,还往哪里走?”云木香环顾四周,人少了。

张秋桂这才回神,解释道,“好几片地方呢,真把林田都给拦住,可得不少的材料,前面还有一片苘麻。”

苘麻在山上随处可见,果实一个个小轮子形状。

个子没苎麻高大,形象没蓖麻鲜亮。

可胜在好养活,到处都是。

苘麻还有个近亲,叫红萼苘麻,会开小花,红灯笼下面有黄色的小摆裙,摆裙下面带着花穗。

以前做衣服大多用苎麻,如今逐渐沦为野草,就是因为颜值不如苘麻高。

当然也有缺点。

苘麻麻丝粗乱。

更大的是好处,耐磨耐水耐腐蚀,做绳子自然是苘麻更好。

果然,往前再走一点,瞧见了更多的人。

先一步上山的嫂子们都在忙着清理苘麻,砍掉的时候顺便将干叶子,指头末梢的东西都给去掉,留下光杆杆,统一扔在清理出的空地上。

瞧着地上已经攒了一堆的小轮子,攒攒回家榨油用来摸车链子应该不错。

“哎呦,给我滚蛋,别耽误我干活。”

云木香看到小孩,多好的小劳动力啊。

云木香把小孩凑到一块,喊他们去捡小轮子和大苍耳,干得好下山的时候一人给两粒水果糖。

小孩立马打起精神来。

云木香将背筐放下给小孩装东西,自己也跟着动起手。

可惜实在不是干活的料。

为了避免成为反面榜样,她干脆帮忙整理麻秆,扎堆地往河里丢,这叫沤苘。

苘麻杆子细,一周就差不多可以捞起来剥皮。

苎麻和蓖麻则要耽误久一点,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倒是正好将工期给错开。

砍了两天,直到把小溪某段都给填上,才结束这活。

生产队的人又一分为二。

新人去三天课,老人则上山去翻地。

一下下锄头挥舞下去,干活的人都不禁噫出声。

“今年大学吓得好,土地都给泡透。”

翻地特别轻松,还少见虫卵虫洞。

土壤松软,看起来就肥,大家就简单上山背了几框腐土当基肥。

几十亩林田全部梳理一遍,河里的麦秆也差不多泡透,溪边简单处理了下,拉回学校不合适。

医护培训班来新人,正热闹,到处都是人。

最后地点安置了医院外的棚子下。

软化后的麻秆清理掉杂质,梳理好后就靓仔棚子前头。

大片的空地,太阳足足的。

去掉水分后搓成一股股细长的绳子。

目的是为了编网拦鸟雀,一些鸟雀力气太大,避免撞出窟窿,定下三股的基数,细的同时也能保证结实。

要说嫂子们手是真的巧。

手工编织成渔网,网洞只有指甲盖大小,确保鸟雀钻不进来。

重复的编制很枯燥。

云木香就没能坐住,溜了溜了。

回学校的路上,被苗老师给拦住。

才半个多月没见,苗老师看起来憔悴不少,最明显的便是头上白发数量增加。

云木香只看一眼,靠左走,苗老师也靠左移动,她往右走,苗老师又跟着靠右。

“什么意思?”

云木香不悦地抬起头,“是要拦我给你儿子出气?”

“不是。”苗老师立刻摇头,“我、我……”

“我还有事要忙,不准再拦我。”

“我是来谢谢你的。”苗老师鼓足勇气说出口,“谢谢。”

她神色复杂,“我没想到最后帮我的竟然是你。”

云木香反说:“我也没想到平日在学校那么蛮横的苗老师,家里头竟然一点地位都没有。”

“……”

苗老师被戳到痛楚,无奈地低下头。

“没事我先走了。”

跟苗老师说话没劲。

云木香回到学校,路过大办公室的时候,朝里看了一眼。

徐玲玲在批改作业,没上课。

她把人喊到自己办公室,“我路上碰到藐视,她什么时候回来的?”

“早了,你没让他儿子进来隔天就回了,碰见曲婉玲还被一通冷嘲热讽。”

“曲婉玲?她出院了?”

“出了。”徐玲玲偷看云木香一眼,“你最近是怎么回事?成天跟着生产队的人混,潘校长几次找你都找不到,憋着一肚子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