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养老(64)
几个路过的村民,心里酸了酸,她们和葛小花关系都不好,不爱捧她臭脚,心里呸了一声,臭显摆!
葛柚敏锐的察觉几道异样的目光,立刻明白这是被人酸了。
原主在时仗着自己是寡妇没少占村里人的便宜,大家对此多有怨言,大多见不得李家人过得越来越好。
这次回来,葛柚有意扭转原主留下的刻薄形象。
朝孩子群招了招手,“都过来,拿糖给你们吃!”
全村的小孩都围了过来,一人分了几颗,嗦着糖,笑嘻嘻的又跑开。
众人:葛小花这是变大方了
葛柚不管她们怎么想,带着李家往家里去。
李家人回村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
李家现在是真有钱了,穿得人模狗样,连精气神都变了,尤其是李老二,往那一杵有了读书人的样,咋看还以为是李建华呢。
李建华也城里学校回来了,正住在李家大爷家里,听到村里八卦,心里不是滋味,扭头回去了。
他曾几次偷跑去看过,李家现在真的越过越好了,然而他却成了局外人。
上次是他没准备好,回去认错没挑对时候,这次知道李家人回村后,李建华立刻说服几个族亲堵在李家门口。
总目睽睽下,李建华跪在门前,“妈我错了!”
葛柚出来,便面对着李建华磕头认错的场面,目光冷了冷。
众目睽睽下,又有李家族亲的支持,李建华这是在逼她。
巧了,她向来吃软不吃硬。
葛柚目光扫荡了一圈后,语气平静道:“错哪儿了”
众人目光审判下,李建华垂着的手握紧,“我不该把大哥的工作让出去,现在大哥在玩具厂上班,我知道后很为大哥高兴。听说二哥现在在电子厂上班,我也替二哥高兴。”
葛柚淡淡道:“还有吗”
李建华调转方向,对着李建军一拜,“大哥我错了!”
李家大爷打圆场道:“葛小花行了,孩子已经认错了。”
看热闹的村民也纷纷劝道:“是啊,母子哪有隔夜仇的。”
在所有人眼中,终究是一家子血亲,早晚得和好,不和好就是当娘的不对。
不顾众人的声音,葛柚面容带着一丝压迫感,道:“李建华你说你错了,连错哪都不知道,我凭什么原谅你。”
人群中有人猜道:“建华小子偷建军的工作就是为了淑兰丫头,两人现在是不是还没有分开”
李建华听见了,脸色僵了僵。
李家大爷看他这样,皱了皱眉,寻问道:“建华你真没和淑兰丫头分开”
李建华没说话,算是默认。
李家大爷,骂了一句:“糊涂!”
李建华和魏淑兰不管分没分手,葛柚都不在意,她真正在意的是李建华骨子里的凉薄与自私自利。
恰好这一点,是李建华的本性,改不掉。
葛柚懒得拉扯,转身回院子,大门紧紧关上。
事情闹成这样,当娘的要是倔头,别人也劝不住,葛小花和李建华这对母子以后算是断了亲。
李家大爷这次没再帮着说话,拿着旱烟叭叭吸了两口,叹了口气,道:“建华小子这次长个教训,以后莫要做糊涂事。”
分群纷纷散开,多了几句闲言碎语。
“刚才没听错吧老二那小子也端上了城里的铁饭碗。”
“二哥他在电子厂里当维修师,一个月工资就有三十五呢!”一个李家族亲后生插嘴道。
他哥李自强瞪过去一眼,让他闭嘴,“就你知道的多。”
“李家的风水变了,连老二这种人也能有出息的时候。”一个老婆子摇摇头,半是嫌弃半是酸道。
李自强自从上次帮李家解决黑媒的事后,就跟李家走了亲了,心里清楚的知道,不是李家风水变了,李家能越过越好肯定是因为婶子。
李自强替李老二挽回形象解释道,“婶子说老二的工作是靠自己努力考上去的。”
“要不是风水好,李老二一个只认几个字的混子,能考上电子厂,我比他认得的字都多,我咋考不上。”一个汉子酸道。
几个婆子信了几分,开始碎嘴起来,“葛婆子自从把建华小子分出家才有钱的,建华小子莫不是压住了李家运气。”
“可不是,李建华一分出去,李家就发达了。”
几个婆子越说越离谱,她们身后李建华垂眸,眼底闪过一丝阴冷。
除夕之夜,周丽做了一大桌菜,吃吃喝喝迎新年。
天还未亮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葛柚干脆起床,周丽给她泡了一杯绿茶提神。
一大早,走得近的几家族亲便上门来拜年。
周丽拿出焦糖爆米花和辣味鱿鱼丝招待,葛柚磕着瓜子和他们拉家常。
李自强昨天回去想了许多,此刻欲言又止道,“婶子我知道你是个能耐的,种地挣不了几个钱,我不想一辈子种地,婶子能不能替我掌个眼,谋个出路。”
现在经济还没有改革开放,出个门都要介绍信的年代。羊城的那边的私人老板的橡胶厂还没有办起来,一旦办起来后,像李自强这些种地的汉子也能南下打工有个副业。
想想现在除了进厂当工人,没有更好的出路了。
她自己也按着没动,顶多去市里夜市上卖点美团上的物品,和做生意相比挣得也都是小钱。
为了不让李自强失望,葛柚安抚道:“婶子帮你留意着。”
李自强一脸感激。
原主性格不讨喜,李家门前没什么来客。
等周丽和严梅青走完娘家礼后,就收拾了回城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