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日生潮(214)

作者: 杨木棪 阅读记录

于是她带着唯一的相机,以芝加哥为起点,往外辐射,走的地方越来越多,越来越远,远到还有情人在家的孟舟禾受不了,不愿意继续跟着李南星瞎折腾。

孟舟禾用李智云的骨灰盒以及李家的遗产作为要挟,警告李南星瞎跑可以,中国境内是不允许去的。

她多虑了,那时候国内于李南星而言,是听到就会心口刺痛的存在,是避之不敢谈不敢想的存在,也是逃避不愿意面对的存在。

只是这些没必要和孟舟和讲。

没了拖油瓶,李南星去的地方就越来越极端,不在局限于LA或者加州这样的城市,而是从沙漠到雪山再到战争地区。

为什么要去战争地区,纯粹是清单上列了,那就不管那么多。

是不怕死吗?

或许是吧。

她开始讨厌做无畏的挣扎,变得听天由命。我只想做我想做的,命,上帝想要,拿走好了。

可上帝好像不稀罕带走她的生命,要紧时刻她总是完美错过。譬如某个机场被炸时候,她刚好离开;沙尘暴来临之时,她也刚好远离。

那治疗李南星的心理医生都说这是她还有使命没完成,上帝不愿意她离开。

或许吧,李南星不在意。

任由着日子溜走。

直到在沙哈拉沙漠拍到星空后,李南星大学毕业,当然,面对人生转折点的还不止李南星。

想来孟舟禾再嫁没有成功,情场失意,芝加哥自然跟着成了不堪入目的满是悲情回忆的伤心地。

孟舟禾开始盘算着回国继承遗产,做个没公婆死老公有钱花的潇洒寡妇。

当然也要求李南星也一起回国,找个有钱人嫁了,一起坐享其成。

这一次,李南星没同意,她报考了研究生。

涉及利益,孟舟禾总是理智善存些许,读研不是什么坏事,花一年确实能拿到更多回报。

故而孟舟禾同意。

孟舟禾回国后,李南星自己租房子住,室友来自祖国山城,性格无比直爽,总和李南星分享家乡的美食,大事小事都喜欢拉着李南星商讨一番。

甚至提议李南星把拍的那些照片投搞地理杂志。

在舍友的陪伴下,李南星似乎是过了一年的正常人生活,也真的尝试投稿照片,看着一张张照片在地理杂志刊登,李南星时常幻想,他会刚好看到吗?

会寻着轨迹来找她吗?

可惜,好像没有等来他。

后来,李南星在旅途中出过一次意外,子弹从第四根肋骨处穿入身体,那段时间仿佛去鬼门关走了一遭。

痊愈后,她重启了高中时为了存周时序照片申请的某平台小号,将投稿的照片都传了一份。粉丝只有舍友。

这么做纯粹是怕自己哪天回不来,而又不想某天周时序找到她,连个念想都未曾留下。

再后来,舍友提议照片总是静态的,不如拍些视频,李南星便开始剪辑vlog,写一些游记发表在国内很知名的社交网站,因为从来不写标题也不带任何tag的缘故,李南星干货满满的攻略几乎没什么人看。

浏览量t不超过50,唯一的三位粉丝一位来自舍友另一位是空间一片空白的路人网友还有一位喜欢分享落日的大博主。

这种状况持续一个月后,急得舍友频繁教她要如何运营。

李南星一直是只听不做,她做这些,本意也并非为了吸粉,也不是想做什么博主。

她只想给一个人看。

一个或许早就和她消散在时间洪流,她却刻骨铭心的人。

临近毕业时,李南星去了珠穆朗玛峰,按照世人的定义,李南星的珠穆朗玛峰之旅,完完全全不能称得上是一次美好的旅程。

天气算不得好,她又遇上了雪崩,没能登顶就草草下了山。

可这一次旅行,却治好了李南星的心病。

让她意识到逃避了四年,也够了,该走出来了。

第84章 今朝-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四年前, 李南星发着高烧,在一片浑浑噩噩中醒来,眼前是何人何景象她记不太清了, 模模糊糊的碎片记忆片段里, 有一张照片。

云雾笼罩着灰蒙蒙的天,参差不齐的山峰直耸入云, 怪异的是,山是远景,照片的一角却是一男孩,站在风雪交加的世界里,近到面部线条清晰可见。

这张梦里的诡异照片便伴随了李南星的整个大学生涯。

后来,李南星在记梦手册里写了一段话——珠峰和你于我皆是世界的最高点,是难以逾越的世界之巅, 亦是我毕生的追求和向往。总有一天,梦想会让我成为画中人, 登上最高峰。

这一天来得也比想象中还要早一些。

李南星是从尼泊尔南坡的路线登的山,向导是身材健硕, 见人就能侃侃而谈的奥克兰人,登山经验丰富,带领无数团队攻下珠穆朗玛。

初见时, 向导正和一个法国人聊得热火朝天,但又能用余光注意到李南星的出现, 继而送上一阵非常具有感染力的笑声。

李南星毫无疑问对向导有了好感且信任。

当然,这种信任也救了她一命。

晚餐时,队里的几位美国人持续把持着对话, 把每个人的基本情况摸了个遍,当然时不时, 也透露着自己登过多少山。

氛围这么一烘托,孤身一人又少言寡语的李南星就线的格外的突兀。

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女人用生涩的日语问她是否为日本人,而后又切换成英语滔滔不绝地讲诉自己在日本的经历。

李南星缓缓撇开头远离她,只回答了一句自己是中国人便不再参与话题。

上一篇: 在年代文里养老 下一篇: 失控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