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挽月光(145)

作者:寂热 阅读记录

院里的主人显然是知道他们要来,已经安排了人提前在门口接应,关日暮一行人是被一位穿着素净的小姑娘引进去的。

“谷老师已经在里面了,跟我来吧。”

瞿宁:“听说谷老师最近几年一直在清修,很少接外客了。”

“是的,老师身体不太好,平日里更喜静些。”

“就是这里了,几位请进。”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被带到了会客的中厅。

此时,中厅的一侧的位置上正坐着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手里握着一根拐杖,手背上的皮肤已经被岁月磨去了光泽,每一道皱纹都像牵连的丝线。

老人面容祥和,目光里有种岁月静好的从容。

关日暮走上前,笑盈盈的打招呼:“谷老师,您好。”

老人笑容慈祥,招呼人坐下:“来来,快坐。”

寒暄之间,有人恰合时宜走进来,将沏好的茶水放到了两人中间的木几上。

关日暮看着白瓷杯里清蕴的茶汤,缓缓开口道:“很早之前就看过关于您的报道,也是因为您才了解到了云锦,今天终于有幸见到您了。”

面对一众到访的小辈,老人没什么严厉的架子,整个人都很随和:“实不相瞒,其实我家祖上就是做这个的,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女儿家都会。”

说到这,老人叹了口气,惋惜道:“只可惜,现在发展太快了,都用不上这些慢功夫了。”

云锦是我我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古代中国一种高级丝织品种,是真的东方“丝织品”,只可惜,现代工业兴起,纯手工织造则慢慢落于下风。

关日暮见老人如此感慨,赶紧宽慰道:“谷老师,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您保留下来的不是一针一线那么简单,而是我们宝贵的文化,功劳很大的。”

谷老师被这么一说,心里瞬间被安慰了不少:“我知道,你这次是要穿着我的衣服,替我把它展现给所有人看,我很高兴。”

“谷老师,能够得到和您合作的机会,我也很荣幸。”关日暮,“您已经为了宋锦的传承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这次就让我来帮您分担一些吧。”

“好好,”谷老师欣慰的点点头,抬手招呼外面的小姑娘进来,开口道,“快,带着关小姐去里面试试,不合适的我再改。”

说着,老人拉过关日暮的手拍了拍:“我早就准备好了,去试试吧,希望你能喜欢。”

“嗯嗯,”关日暮,“我这就去试试。”

廊前等候的小姑娘朝关日暮微微点头,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这边请。”

关日暮跟着小姑娘,一路穿过曲延的走廊,最后来到了东厢房旁边的一间耳房。

“就是这了。”

说着,小姑娘伸手将紧闭的房门推开了,门被打开的那一刻,最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扇木质雕花的山岫屏风。

小姑娘率先走进去,抬手将屏风扶住拉到了一边,随着屏风一点点收起,一条中式礼裙映入眼帘。

看到衣服全貌后,纵使关日暮这么多年来早已经看过太多令人称赞不绝的作品,但此刻,还是会被眼前独具匠心的魅力震撼到。

明明是一件衣服,但仅仅是立在那里,就仿佛看到了一段历经千年欲诉说的历史。

从图样裁剪,再到色彩纹理,一丝一线,每一处都细腻到极致,就像一幅笔调流畅的画卷,亦像是皎洁流淌的月光,不需要任何灯光作衬,就足以夺目。

随侍的小姑娘走过来,将镜子摆好:“姑娘,我来帮您试衣。”

关日暮多的长发被一支玉簪挽起,乌发称的脖颈如玉,愈发修长,不经意间低眸垂眸,尽显风韵。

身上的礼裙上的秀图栩栩如生,一针一线,尽显功力,裙摆是以翠竹作为灵感,遗世独立,又不是典雅。

绚丽与柔和兼备,华贵与含蓄融合。

关日暮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这件作品的魅力。

“不错,太好了。”

关日暮听到声音,回头看去,就见谷老夫人此时正站在门外。

“谷老师。”

关日暮动身便要朝门外走去,结果却被谷老夫人开口制止:“哎哎,你别动,让我好好看看。”

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廊前,虽然头发已然花白,但眉目间,精神依旧矍铄:“果然啊,那衣服摆在那,它就是一件衣服,非要得适合的人穿上才好看。”

礼裙整体都很合身,但是个别细节还有需要改动的地方,虽然在旁人看来已经是精细到无可挑剔,但是老人家精益求精,说什么也要再修改一下,力求做到完美。

关日暮明白老人家的执念和匠心:“老师,您慢慢修改,我过段时间再来一次。”

“对对,过段时间,等我改好了,再叫你。”

天气预报显示,云城最近半个月都会有雨。

关日暮看着手机上显示航班取消的信息有些犯愁,估计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雨季,她这几天都要被迫待在云城了。

从谷老夫人那出来之后,关日暮一行人便回酒店休息了。

从上车到回酒店的路上,倾盆大雨早已经将整个路面覆盖,路边光景花融从窗外飞驰而过,像是一张绚丽的蜡笔画。

瞿宁看着车外被连连暴雨不断冲洗的世界,有些怅然:“云城的夏天果然是旅游的旺季,到处都能看见花,哎,这可惜咱来的不是时候,正好赶上雨季。”

“是呀,本来我还想等忙完在附近转转呢。”

“我看天气预报说,这场雨季还会持续挺久呢,估计的半个月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