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外恋综(59)

作者: 枝哑 阅读记录

这个方鹿倒是犹豫了一下,想起自己看过的各种福瑞文学:“你们的耳朵和尾巴,应该是比较敏感的部位吧?这也是可以摸的吗?”

一号也没否定这个说法,只是说:“那不想吗?”

“……有点想。”方鹿不好意思地对手指,耳朵和尾巴,那可是福瑞控比摸榜,你看哪个写福瑞的不写这个情节?好像碰到什么猫耳狗耳半兽人,不摸一下他们的这些就亏了。

“摸吧。”

于是方鹿摸了个爽,摸完后收获了一只更湿漉漉的小狗。

第34章 废城

【我就知道, 晚上熬夜追综艺能吃到好的】

【妹吃得真好,羡慕的泪水从我嘴角流下来】

【?虽然都涩涩,但是为什么对比这么强烈?同样是贴贴为什么我的cp贴起来跟要打架似的, 为什么这里就这么温柔暧昧?为什么?@瑟珀, 人马哥, 请问你有什么头绪吗?】

【现在这里是狼鹿的场合啊, 蛇马cp能不能别在这里找存在感?】

【别打架别打架,气氛这么好别打架】

【那就客观点来说吧,人马哥虽然会示弱会装可怜,会‘变成猫,变成老虎, 变成被雨淋湿的小狗’,但只是学了个皮毛, 手法还是比较稚嫩的, 所以示弱反而有种下一秒就要把人吞了的危险感, 嗯……没错, 太地雷了。狼人哥的话就是浑然天成的那种, 你说你是方鹿你吃哪种?】

【而且瑟珀一开始就作了个大死遭到嫌弃哈哈哈,后面的功夫只能用来扭转印象,能换到第一环节结束时的一个拥抱已经很不错了】

【你们还能讨论这么多,我只知道还在摸, 看得我都老脸通红了】

【又想当方鹿又想当一号,感觉被摸的和摸的都很爽】

【好甜磕死我了, ‘还可以摸其他地方’‘不想吗’‘摸吧’,一号你小子也太会勾引了, 每一句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啊,结束了?意犹未尽……】

【……】

暴雨下了一整晚, 雨停的时候天际也升起了灿烂光辉的太阳。

战场遗迹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但因为地面是银灰的金属色,那积水也成了一捧捧银色的水,折射的光散得到处都是,倒显得这处战场破败又辉煌。

所有人钻出钢铁残骸,抖落皮毛沾上的湿气,继续前往目的地。

运输车哪怕有防震设计,在这样的地方行驶起来也很颠簸,所以大家都选择减轻车辆重量,留一个在车上开车,其他半兽人跑着穿过战场,这样也能更快些。

方鹿下车的时候还以为单纯就是走一段路,结果一转头半兽人都跑没影了,她才意识到‘我们下车走路吧’是这个意思。

这么走的话,她还是更愿意在车上颠簸,反正她也不晕车。

“快上来。”一号在她面前蹲下,扭头用目光示意她。

“你背上的伤不是还疼的吗。”方鹿摇头拒绝。

“其实也没有伤那么重,不用力按不疼。”一号目光漂移了一下,“而且也差不多好了。”

方鹿“哦~”了一声,趴到他背上。狼毛蹭过她的鼻子,痒痒的,喷嚏欲打又打不出来,她空出一只手来揉了揉鼻子缓解,结果一号反手在她背上扶了一下,说了句“走了”,下一秒弹射出去,方鹿在惯性作用下一脑袋撞在一号肩上,整张脸都被狼毛埋了。

方鹿:……

蒜了,懒得动了。

她索性眼睛一闭补觉,反正一号跑起来又快又稳,偶尔的晃动跟摇篮似的,还挺催眠。眯了有一小会儿吧,一号把她往上托了托,让她脑袋露出来。

“又怎么了?”

“风吹得很舒服,你试试。”一号语气难得兴奋。

方鹿头发被吹得胡乱飞舞,眼睛都要睁不开了,带着湿气和冷意的风吹拂在脸上,让那一点点困意顿时魂飞魄散。

这时的弹幕以为,以方鹿的性格,以及原始蒙昧环节被瑟珀吵醒时的表现来看,她被突然叫醒吹冷风可能不会高兴。却没想到方鹿被吹清醒后,脸上露出了比一号还多的兴奋,直起身一手薅住头发,一手伸展开感受气流。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姿势,一号的手扶得更稳,还说:“对吧?”

看得直播间里的人胆战心惊,冒出好几条【哥,咱们慢点,前面有限速拍照】的弹幕,或是【姐,咱们系个安全带吧】

“对!”方鹿予以肯定,在一号耳边兴奋地说,“240码了,咱们还能再快点吗?”

一号虽然听不懂‘码’,但快点的意思还是听懂了,又加快了速度。

博士辛辛苦苦筛选出来的速度基因,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战争机器第一次体会到如此畅快自由的奔跑,仍然是在战场上,但没有硝烟,没有敌人,没有危险,只有背上与他几乎同频的心跳。

如果这风有名字的话,一定就叫自由吧。

停下来的时候方鹿还有点意犹未尽,胡乱薅了薅头发,被激起了点瘾,有点想摸方向盘再跑一轮了。

好久没有感受过这个速度的风了。

仔细算算她来参加恋综之前三个月都没碰车了,都在忙着干另一个活,车都要落灰了,节目结束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找找场子跑一圈。

弹幕则是从一开始的【咱们慢点,安全第一】到后面的【跑吧,反正人生就是旷野】

【什么战争机器能跑得比车还快啊?[战术后仰.JPG]】

【就这个速度与激情爽!】

【说真的,我要是被关了几年放出来,比这跑得还疯】

【孙悟空从五指山下被放出来,第一反应也是狂跑感受自由的风】

上一篇: 交错体温[追妻] 下一篇: 从莲花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