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嘉鱼恋锦渊(35)
林渊心下欣慰,那日她就与太子说过,饶是父子天伦骨肉至亲,也需要切切实实传达感情,才能确认彼此心意。
池野看过来时,正瞧见她正专心看着太子,嘴角带着笑容,一时说不清楚是何滋味,只呆呆地坐着。
这时太子先献上贺礼,皇上明显怔住了,林渊明显看到郭粿的脸色变了又变。众人都屏气凝神,等着皇上的反应。
过了片刻皇上感慨笑道:“你们瞧,当年朕搂在怀里,手把手教骑射的孩子,现如今比朕都高半个头了。”
太子哽咽道:“无论长多高,儿臣都是父皇的孩子。”
林渊听得十分欢喜,舞阳公主也绽了几分笑意,催着林渊吃菜。
二皇子笑道:“儿臣所拿得出手的,唯有一手琴技,最近新谱了一首曲子,自认尚可,藉此恭贺父皇千秋万世。”
得了准允,便有侍从端着琴过来,他坐下一面弹一面唱,是《诫子诗》,幼时皇上得空时,常念与他兄弟二人的。
皇上听得眼中带泪,手中抚着那块父子木雕。
一曲终了,兄弟二人归坐,皇上举起酒杯邀众人。
此时郭粿出去了片刻,忽然急匆匆地小跑着进来,伏地喊道:“大喜,皇上大喜!”
回春丹
皇上举着酒樽方至唇边,闻言顿住:“哦?郭粿,你且说说看,朕又有何喜?”
“皇上,方才妙元真人遣人快马加鞭来报,说就在午时二刻,回春丹恰恰出炉。皇上您瞧,这不是天大的喜事么?”郭粿激动得连嗓音都在颤抖。
皇上凝神一想,说道:“午时二刻,恰是开宴时间。”
“正是正是,妙元真人此前炼丹不下百次,均告失败,偏在万寿节时顺利得了。上天降此祥瑞,正预示吾皇龙体康健,福泽绵延,天下归心!”
郭粿话音刚落,一众太监宫女们先跟着纷纷附和:“真乃天意也!”“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皇上心花怒放,拂衣而起,将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放说道:“快快呈上来。”
郭粿笑道:“是,皇上。奴才已经吩咐专人全程候着,待妙元真人将仙丹在天师面前供过,蓄满神力,就会马不解鞍送来敬献给皇上。”
林渊心里猛然一沉,能得皇上深重信赖之人,果然技高一筹。如此一来,方才被二子引起的感动之情,可就远远逊色于得到仙丹的狂喜了。
太子党对于郭粿,亦是时时提防,眼皮子底下,让他酝酿出这样的大动作来,居然丝毫不知。郭党的势力与手段,也就可见一斑。
她暗暗看向池野,池野也正往这边瞧来,面上虽都不动声色,心里的愤懑无奈,却是不言自明的。
林渊喜好翻阅史书,历代天子凡是痴迷丹药的下场,史书上均有详细记载。帝王师更是句句不离前人教训,缘何这么多皇上依然会重蹈覆辙,险中求那根本就不存在的长生?
她想到夫子曾说,富裕之家的年老人都笃信神灵,无一例外。只因凡俗人渴求的荣华富贵于他们而言,已是庸常,唯独长命百岁非人力金钱所能及,就不由自主转向渺茫的希冀。
或许皇上也是如此,且保有一份侥幸心理:兴许前人运气不够,兴许自己遇到的这个才是高手。
她听到邻座低声相询:“哪里又冒出来个妙元真人?”“是啊,从未听说过。”
殿中人或凝眸不语,或惴惴不安,或相互议论,有一群人已经齐刷刷起身恭贺皇上,显然是郭党之人。
太子一党起先面面相觑,若放在平日,自然可以婉言进谏,可今日皇上的万寿节,谁也不愿意这时候惹怒皇上。静默片刻,殿里还是响起了零零碎碎的恭贺之声。如溪流淙淙,渐成声势。
好在皇上满心兴奋,此刻也无暇注意这些。
林渊趁此时形势微乱,便留心打量起四周侍立的宫女来。只是她们一个个规规矩矩垂首侍立,走动起来行为举止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眼睛都瞧得发酸,也没看出哪一个像林澜。
此时外面有人疾步进来,身形一闪,便到了御座前,跪下高呼:“恭喜皇上,得妙元真人重托,微臣护送回春丹,特此恭祝吾皇龙体安康,福寿绵长!”
皇上一抖袖子,几乎是从郭粿手中抢了过去,哈哈大笑。
林渊侧头瞧见舞阳公主面上几无血色,也不要宫女侍奉,自己只管拿勺子,向面前的文思豆腐发菜羹里舀去,碗里已满了,却仍是不住地向里倒。
宫女觑她神色不对,不敢拦阻,林渊便低声说道:“公主舀的这个汤羹倒新鲜,民女也沾光尝个鲜。”
舞阳公主这才回过神来,轻轻一笑,将勺子交给她。
林渊一面舀,一面想,看样子舞阳公主倒是太子一派的。若是能熟识起来,请舞阳公主在宫里帮她留意林澜的消息,岂不是比太子还要便利?
从前只听人们说,皇家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实打实来过一趟才知道,七十二妃倘或有假,可宫里的人员实在庞大。特特相约,未必能见着,何况是这样大海捞针似的寻人,谈何容易。
这时忽然听皇上指着来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方才送药的人朗声回道:“回皇上,微臣赵无咎,时任翰林院编修。”
皇上一挥手,意气风发道:“赏!今日得见子孝臣忠,朕心甚慰,统统有赏!”
林渊本就无甚食欲,此时瞧见赵无咎更觉胃口倒尽。只能替池柳万分庆幸,幸好她够果决,否则拖到今时今日,更添多少不堪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