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开店日常(117)
“嗨别说了,我现在都记得那年的光景,全家老少去地里忙,最后也没收多少粮食回来,还好前一年剩有些陈米,不然就得去向比人借了。”
“谁不是呢,我记得肖家大娘还差点哭晕过去。”
肖家好几块地连着,因着地势较低,几乎都被水淹了,看着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没了,能不哭吗。
周母和周父在旁边听着,心里也是颇为感慨,那年雨水多,家里不少庄稼也泡坏了,也还好家里攒着些粮食。
“对了,我记得学堂那边快完工了吧。”
“我儿子说是今天扫尾,等东西都收拾完就可以了。”
“怪不得,我说今天有好些人都没见到,原是去看热闹了。”
“你这么说我才发现,大田大禾他们那几个人,每天都会来地里转一圈,今天倒是没看到。”
“哈哈哈,我也打算去呢,不过我估计没那么快,午时应差不多收拾好了,到时候进去看看。”
“家里小孩都早早跑过去围着了,估计场面和当初开工差不多。”
“也是哦,平常地里也会有不少皮小子在田埂捉虫玩,这会儿倒是一人没瞧见。”
有些小皮孩子,跑到泥沟沟里玩的全身衣裳都是泥点子,被大人拿棍子打的嗷嗷叫,大家有时候看到也笑着劝几句,但有时候实在是太皮了就只能在旁边看着了。
那能跑能跳的小孩,对什么都好奇,爬树下田,掏鸟蛋捉蛐蛐,一天下来疯跑玩累了都不舍得回家。
特别是到傍晚的时候,村里总会听到有大人满村子喊人找人,最后在村里某个疙瘩角看到一帮小孩在玩耍嬉戏,他们也是看到大人来找才知道时辰晚了,连忙跑回家去。
“村长有说什么时候开始报名教书了吗,我就攒着钱准备送我孙子去呢。”
“那得等教书先生安顿好才行,咱们不差这几天。”
“也是,你说以前也想过村里有个学堂多好,没成想真实现了。”
“哈哈哈,那不是好的很,我可和家里人都说好了,得督促家里去学堂的孩子好好念书,去那玩可不行。”毕竟束脩虽花的少,但也是钱不是。
“我家里没有适合送去念书的小孩,就想知道那萧老爷的山庄还建吗,到时候要人我可得抢先去。”
“我也记着这事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现在倒没听到风声。”
有活干就有钱挣,何况雇主大方且干活地点就家门前,大家都关注着呢。
周父也回想起来了,村长那时是提了一嘴,他回去还和家里人商量,要不要也去来着。
家里杂货铺没开之前,他也常去镇上找活干,后来家里相对宽裕了些,他就主要管地里庄稼的事。
周卓知道这事后也想去,修建山庄也需要木工师傅,他也能挣些钱。
关键就是看什么时候建,如果碰上农忙那肯定不行了,不过周父猜应该还是会选在大家都空闲的时候,不然还得去镇上招人,那来回也麻烦不是。
“等会儿再去问问村长,没准他能知道些消息。”
“那边萧家的宅子还没修好啊?”
“没呢,那宅子离我家不远,每天都还能听到动静,我听去干活的人说,估计得这个月尾才能完工。”
“就是招人的时候不凑巧,碰上春耕了不然我也去。”
“谁不是呢,不过还是庄稼更重要。”
钱有时候可买不回等量的粮食,还是看着满满的粮仓更让人安心。
大家围在地头,聊了一段时间后,人才陆陆续续地散了回家去。
周母蹲下将铲子在小水沟里洗干净,起身看到迎面走来的人招呼道:“英婶子也准备回去啊?”
英婶子点头笑道:“是呢,我听说学堂那边可热闹,那萧老爷竟还让人撒糖,不知是真是假,我也去凑个热闹。”
周母脸上诧然,没成想还有这一出,“那是得去看看。”
学堂不用大家出钱建,只出人力,现如今竟还撒糖,她竟不知如何评价那位萧老爷。
英婶子没停下说太多,扛着铲子就回去了。
周父在旁边扯过几根草,将刚摘的薯叶捆起来,看着地里道:“好像大家都去了。”
“走吧,我们也去凑个热闹。”周母拄着铲子,甩了甩手上的水。
两人拿着铲子就往学堂那边走去。
没等走到那边,远远地就听见喧哗声,待走近后看到不少人围在一边,还有人索性在树下坐着干活,偶尔瞧两眼。
周母走到桂婶子旁边,说道:“这是都收拾好了吗?”
桂婶子指着学堂道:“收拾好了,村长说再等一会儿,拿糖果来分一分,大家就能进去看了。”
“这样啊。”周母看向眼前青砖绿瓦的屋子,也期待起来。
但这其实就是普通的房子,只不过因为是青砖且加上是村里的学堂,大家就会报以更大的好奇心。
没等多久,村长就笑呵呵地出现,后面还有人拿着一袋东西,应该就是要分的糖果。
分散在四周的娃娃们,一看到村长出现,连忙窜到前面,一个个跟个小猴子似的,大家乐呵呵地也没说什么。
村长示意大家安静后,先是说了一番对萧老爷感谢的话,也提到了在这段时间干活的人。
围观的人小声说着话,干活的人也点点头笑着,他们想到里面有自己出的一份力,自豪地挺起了胸膛。
村长道:“我想大家最关心的事,还是学堂什么时候开始教书,现在大多数人也都在,我也就说了。”
听到这里,打算送自家孩子去念书的人止住话头,竖起了耳朵,周围也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