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夫开店日常(170)

作者: 胖海带 阅读记录

周铭望着自家夫郎因兴奋而发红的脸颊,轻笑着揽着他往目的地去,低声了一句话。

禤文乐闻言拍了下他的胳膊,脸上却还带着笑意。

书房里有一个不大的书柜,周铭拿着抹布擦了一圈,坐一旁等里面的水渍干。

“吃枣子。”禤文乐拿着往周铭嘴边递过去。

周铭张嘴吃进去,又拉过一旁的椅子让禤文乐坐下,“大成家的枣子?”

“嗯嗯。”禤文乐把枣核吐出来,点点头道。

周铭接着说道:“他们家那棵枣树有些年头了,我听爹说他们那时还经常去打枣回来做枣糕吃。”

禤文乐心里数了一下,“那是有好久了。”少说也得有三十年了。

“嗯,等过段时间家里也做枣糕吃。”周铭揉了揉他鼓起来的腮帮子,笑着道。

“好。”禤文乐把手里最后一个枣子给周铭。

第088章

中秋当天镇上有大集, 村里不少人都早早起床,带上各类山货吃食去摆摊贩卖。

大都是自家种的瓜果时蔬,还有从山上采摘的野果菌菇, 吃食则多是些制作简便的米糕面饼。

赶上节日的集市很热闹,吃喝就不多说了, 平日用到的各种家具杂货也更加齐全,还有戏班子来唱戏,能让人逛个开心痛快。

家里小辈的大多会央着长辈带上自己, 哪怕是不买东西,去转一圈看个热闹也是好的。

这不今天还早的时候, 禤文乐就听着隔壁家的娃娃在喊人了, 笑声呵呵乐个不停,哪怕是没见到人,他都能想出来是怎么一副表情。

不过这也正常, 他之前和自家爹爹母父去赶集的时候, 也是早早起来等着盼着, 恨不得立刻出发去到镇上。

禤文乐把布巾拧干水, 眯着眼把脸擦干净,听着院子里的鸡鸭声, 又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

昨晚睡得晚一些, 禤文乐如今还有些迷糊, 他将盆里的水拿去倒了,把换下的衣裳拿过来洗。

灶屋里传出细碎的说话声, 不一会儿就见周新苗提着水壶出来打水。

“苗姐儿,顺便把那个淘米的碗也拿进来!”

“听着了。”周新苗将水壶灌满, 顺便把怀里塞着的姜给洗干净,捎带上放在水井木盖边的碗才走回灶屋。

晨雾在远山忽隐忽现, 缥缈轻然地缓缓移动,雾渐渐散去后,青黛群山如沐一新。

窗后的禤文乐拿起挂在衣架上的衣裳,放在鼻尖闻了闻,嘴里咕哝道:“这件洗过了吗,我记得好像洗过了……”

有时收回来的衣服随手挂在架子上,去做其他事后又给忘了收拾。

衣服上没有异味禤文乐就先放回去,想着待会儿再问一下周铭。

他端着木盆去院子里,看到周铭在处理鱼,露出疑惑的眼神道:“夫君现在就做鱼干吗?”

周铭先是让禤文乐离远些,哐哐把鱼头给砍了,才回道:“没有,今早咱们片鱼片煮粥喝。”

他今早起来看周母在给那几条鱼换水,想着老是喝菜粥白粥也有些腻了,这次不如换个口味。

平时对付一下也就算了,今天过节吃的好些是应该的。

“鱼片粥啊,那是挺好的。”禤文乐见周铭处理好鱼,先把木盆放下,舀水将石板冲洗干净。

周铭先把鱼拿进去灶屋,又拿了扫帚过来,将多余的积水扫除,见小黄小黑探着鼻子往装鱼鳞鱼肠的地方去,嘴里喊了一声。

“小黄小黑一边去!这个吃不了!”

小黄小黑原地踏了两步,摇了摇尾巴,这回儿倒是没再凑上去了,耸拉着耳朵在屋檐趴下,静静望着这边。

“这边我来打扫就可以啦,夫君你先去灶屋看火吧。”禤文乐笑着道。

“没事,小妹和娘在屋里边呢。”周铭将这块不大的石板路面打扫整洁,甩了甩扫帚上面的水,挨着墙角放好后,听到周父在牛棚里喊他才走过去。

禤文乐在屋檐下扫了一圈,去把捣衣杆和皂角拿过来,打水清洗衣裳。

夏衣轻便,清洗费不了多少时间,加上家里有水井,不到一刻钟就可以洗完。

禤文乐抖平衣裳晾在架子上,将盆子和捣衣杆拿去放好。

此时鱼片粥也出锅了,浓稠的粥底,加上鲜嫩的鱼片,吃起来口感滑嫩,清淡而不失鲜美。

搭配口感脆爽的贡菜,禤文乐连着吃了两大碗才停下。

桂婶子和周母商量好了一起去赶集,吃完早饭,大家就乘着牛车往镇上去。

镇上肉眼可见的热闹,嘈杂声一片,街道上多了许多背着箩筐,拉着板车的村民,有些更是天还没亮就赶路过来。

“乐乐那我先和爹去店里啦。”周铭坐在牛车上,看向正提着篮子的禤文乐道。

“嗯嗯,你们去吧,我逛一会儿再过去!”禤文乐朝周铭摇摇手,让他们先走。

街道上牛马车也多,周铭他们没停留太久,说完就赶车朝店里去。

“嫂夫郎那我们走吧。”周新苗咧着笑脸,又示意了站在一旁的小荷一起跟上。

周母和桂婶子快速地寻到了一个好摊点,周卓已经上手帮忙把东西摆出来了。

桂婶子卖的主要还是些何父做的竹编,为了来回方便,大都是些小巧的篮子和帽子,为了更好看些,还用柳条编制了几个小动物在上面。

今个儿有不少人逛街,这些小号的篮子帽子,买一个拿在手里方便,客人兴许会更喜欢。

何父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些个竹编上,生怕一个搞不好,自己琢磨错了方向,到时一个没卖出去。

为此小风直言道:“爹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些竹编做的很好,就是比平常的小了些,怎么会卖不出去呢,说不定更受欢迎呢,再不济咱们自个儿用,或是送给村里人也行,总不会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