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用规则怪谈破解超能力案件(53)

作者: 上一级叙事层 阅读记录

左絮飞左右看看:“这里哪有吃的你家厨房在哪,我去给你拿。”

“不用。”陈影笙微微打开窗,示意左絮飞过来看,“你要找到危险出来了。”

两人一上一下地把头凑到窗缝边,看见一个戴口罩的年轻女孩从大门匆匆跑出来,身手敏捷地翻过院墙。

左絮飞想喊住女孩,陈影笙眼疾手快地捂住他的嘴。

等身材瘦小的女孩跑远了,陈影笙才松开手,左絮飞静静地等一个解释。

“打开门的是她,刚才藏在书房的也是她。瞒不过你,我一进书房发现书架上多了书,知道她藏在柜子里。”

“她把柜子里的书拿出来放书架上了”左絮飞放下手里的笔记本。

“对,咱们在门口说话的时间很长,给她制造了机会,她找办法躲起来了。”

那女孩看上去还没成年,身高1米6左右,体型干瘦,齐肩的头发被绑成一束低马尾。

左絮飞叹了口气:“她是谁”

“我不能确定。”

“谁信你不知道她是谁”左絮飞生气了,“你这么护着她,她和你什么关系”

“别着急。”陈影笙赶紧说。

“我的意思是我不能确定,不是说我完全不知道。况且我不是骗你,你是警察,我怎么会骗你这只是权宜之计。”

“那你倒是说说你的权宜之计。”左絮飞还在生气。

“她是曙光菜市场米粉摊老板娘罗春喜的女儿,我认为罗春喜是伪人游戏受害者。”

左絮飞都气笑了:“这次不用‘应该是’和‘不能确定’了”

“应该用。”陈影笙补充,“但怕你生气,就不用了。”

这下左絮飞真的笑了:“你从头开始讲,我听着。你应该知道,就算她没偷东西,私闯民宅也是犯法的。”

陈影笙点点头:“从这儿往北走一公里有个老菜市场,罗春喜在菜市场里开了个卖米粉的档口,开了十多年。”

“那家粉很有名,我吃过。”左絮飞有点惊讶。

“我没吃过,但知道她家粉很受欢迎。11天前,罗春喜晚上12点来到事务所,委托我一件事。”

“米粉摊老板委托你”左絮飞更惊讶了,“你这里看上去很贵。”

确实是这样,当初伯劳侦探把这栋小洋楼当作事务所,目的就是要给客户强且贵的第一印象。

“人家卖米粉很赚钱的,你不要小看她。但罗春喜进来就想走,而且她进门的时候我恰巧不在家。”

陈影笙的思绪回到新历98年12月22日的晚上。

那天她点完外卖,送外卖的小哥打电话说单行道停了辆车,把路口堵住。

小哥的电动车进不去单行道,停路边又怕罚款,他求陈影笙出来拿一趟,陈影笙爽快答应了。

从事务所到路口只有2分钟的路程,陈影笙没锁大门也没锁院门。

拿着外卖回来,陈影笙看见一个干瘦的中年女人站在大门前,正抬头看琉璃顶。

女人看起来40岁左右,她身材矮小,皮肤黝黑头发干枯,鼻翼宽大厚实,鼻梁深深塌陷下去。

她身上的穿着相当朴素,短款黑羽绒服配深色裤子,脚上踩着一双磨损严重的运动鞋。

陈影笙观察到,女人的袖子边缘沾染了一些油渍和白色的痕迹,可能是煮面或蒸米饭时不小心留下的。

假装没看出女人的紧张和局促,陈影笙很友好地打招呼:“你好,我是侦探陈影笙,是来咨询委托事项吗进屋说吧。”

女人借着门口的光看清陈影笙后更紧张了,她身体朝门的方向倾斜着,简直像随时准备逃跑。

她用带着奇怪口音的普通话大声说:“我看门开着,以为你在里面,就直接进来了。”

陈影笙宽慰地笑了笑,不着痕迹地把女人挤进屋里,再自然而然地关上大门。

大案子要来了,陈影笙笃定地想。

“没关系,我们坐下说,是什么委托怎么称呼你”

女人支支吾吾的:“没、没什么事,我先走了。”

“没有委托为什么进侦探事务所其它事也可以和我说,先喝杯茶吧。”

女人的脸涨红了,她似乎连个谎话都编不出来。

憋了好一会,她才直愣愣地问:“你这里咨询不是按分钟收费吧”

陈影笙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吐出来,硬生生把笑意忍下去:“咨询不收费,可以先把委托内容告诉我,我们再议价。”

女人还是一副磨磨蹭蹭、犹犹豫豫的样子。

陈影笙把茶杯往前推了推,坐在桌子后耐心等待。

从女人的穿着打扮和口音来看,她是外来务工人士,从事的可能是后厨帮工或个体经营类型的工作。

几乎每一次,与女人相似的体力劳动者找到侦探事务所,带来的都是大案子。

原因相当简单,他们的钱来之不易,每一分每一角都是用汗水砸来的。

即使部分人赚得不少,如果没有大事情,他们也不会来做“咨询”和“委托”这些听上去要花很多钱的事。

而且这种服务的定价完全掌握在卖方手里,更是让他们难以接受。

陈影笙的耐心得到了回报,女人用茶水沾了沾嘴唇,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你很有名,我在电视上见过你,你帮警察破案。”

“过奖了,都是虚名。”

女人抬起头,直视陈影笙的双眼:“我就想问,你是不是每件事都要告诉警察”

陈影笙不动声色:“不是的,我会以委托人的利益为本,尊重委托人的隐私。”

女人这才松了口气:“我接下来说的事,你不要报案,也不要问为什么不报案,我不需要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