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嫂又娇又勇,军官老公用命宠(203)+番外

作者: 洽柠檬 阅读记录

好家伙,谢景临的市场还挺广阔。

不过怎么没听说曹桂兰同志给谢景临安排相亲的事儿呢?

不像曹桂兰同志的作风啊。

一下午发生的事儿太多了,隔天一早,钱会来就用大喇叭给村里人开了个会,意思很明确,十五岁以上的不许去扫盲班孩子那个班级上课,要上就上大人那屋去。另外还着重说了男女关系的问题,警告一些不良青年,别想干坏事儿,又嘱咐村里的年轻女同志,找对象擦亮眼睛。

姜灵过过耳朵就算了,像吴勇这样的渣男别想骗她。

不过其他人家里有闺女的都开始教训自家闺女了,要找千万不能找吴勇那样的。

而在这时候,知青点里的人也好奇了,看样子李月红就这么在苏家住下了。

苏令仪还旁敲侧击了一下,也没听说苏家要办喜酒。

大家都觉得无语,李月红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跟苏强在一起了。

李月红自己反而不觉得有什么,旁人嘲讽她,她就当别人羡慕嫉妒她,还说苏强待她挺好的。

对此沈慧只有一句话,“有你哭的时候。”

李月红也只有一句话,“我才不会后悔,活该你没人要。”

俩人要不是有人拉着,估计又得打起来。

别人闹别人的。

姜灵自打跟谢景临每天一打,还真激出了乐趣。

毕竟挑事儿的人虽然多,人也打了好几个。

可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抗打,就那么一脚就看着要去见祖宗了。

谢景临也有不少缺点,但是有一点他说的没错,皮糙肉厚扛打,能让她打的过瘾。

姜灵到了那儿时候的谢景临已经来了。

姜灵也不废话了,直接动手,你来我往的打的就是过瘾。

谢景临似乎明白她的想法,便说,“你看,除了我,没人能跟你打那么长时间。这腿脚上的功夫十天半个月还好,时间长了就得生锈了。有人对练可就不一样了。你说是吧?”

他这人看的清楚,姜灵实力很强,虽然他不知道她是怎么办到的,这人有时候就有点机缘,这也是他没怀疑的原因。而且姜灵学习的速度非常快,这才几天的功夫已经开始学他的路数了。这让他很有危机感。

这时候下乡可是经过材料审查的,有问题的人也到不了这边。

姜灵难得没有反驳,说,“歇会儿喝点水,再打一场。”

结果谢景临不干,“一天就一场,明儿咱们继续。但是你也得明白,除非你跟我结婚随军走人,不然哪怕我天天陪你对练也就这么一个多月。随军后就不同了,我每天都能跟你对练,让你过足了瘾。”

还别说,姜灵还真的挺心动的。

尤其经过昨天吴勇事件,让她看清楚一些男人有多恶心,越发衬托的谢景临这样情商不高的男人都眉目清秀许多。

她没把话说绝,谢景临却看到了希望。

明天再接再厉。

第175章 大哥亲手熬的

这一打,就打到了腊月初八。

姜灵材料倒是充足,但是懒得熬八宝粥,一大早上起来就准备热热空间里的包子吃了算了。

结果才起来,她可爱的小梨妹妹拎着篮子来给她送八宝粥了。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酒窝格外的可爱,“姜灵姐姐,我哥让我来给你送八宝粥。”

说着她将八宝粥拿出来,打开饭盒盖子,说,“这是我大哥熬的。”

姜灵无奈,“你妈知道你来送八宝粥吗?”

“不知道啊。”谢景梨小声道,“我偷偷过来的,一会儿再偷偷拿回去。”

说着还调皮道,“我知道你跟我哥的事儿还没定下来,我肯定不会乱说的。”

姜灵嘴角抽抽,就曹桂兰这样的生活老能手,能看不出来八宝粥少了那么多?

呵呵。

帮着将八宝粥倒出来,谢景梨就拎着篮子飞快的回去了。

早饭的时候曹桂兰就在那儿纳闷了,“这八宝粥怎么感觉少了呢?”

一直在烧火的谢景临神色不变道,“我送人了一大碗。”

门口的谢景梨瞪大眼睛,才说了不会说出去,她大哥怎么回事儿?

曹桂兰也震惊了,“你送谁了?”

谢景临笑,“秘密,等着吧。”

“我是你妈。”

意思很明显,亲妈还不能说吗?

还真就不能是。

谢景临觉得这是对姜灵尊重。

虽然外头喊口号喊的响亮,说男女平等,但是真的做不到平等,越是偏僻落后的地方重男轻女的状况也越严重。大家对女人的要求也就越高。

谢景临虽然喜欢姜灵,但他自己也不能百分百有把握就能打动姜灵,万一姜灵怎么着都不喜欢他,他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留下个大麻烦,让人说姜灵。

尤其是他妈曹桂兰同志,要是知道他被姜灵拒绝过,甭管她自己是不是喜欢姜灵,指定得给姜灵找麻烦。

谢景临点头,“我知道,您也不用提醒。”

曹桂兰更气了,“你连你妈都瞒着?”

谢景临软硬不吃,“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曹桂兰扭头看到谢景梨,问道,“你给谁送去了?”

“我大哥不让说。”说完谢景梨赶紧跑了。

气的曹桂兰指着谢景临道,“你不告诉我,我就给你安排相亲。”

谢景临乐了,“您安排呗,安排了反正我也不去,到时候丢脸的还是您,何必呢。”

大早上的让谢景临气了一通,可曹桂兰也的确不敢给安排相亲了。

这大儿子性格跟老二老三都不一样,老二打小就听话,老三虽然心眼儿多,但是不敢跟她这个当妈的叫板。老大吧,打小就有主意,现在大了又是军官了,她这个当妈的还真不好多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