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又娇又勇,军官老公用命宠(39)+番外
高美兰跟苏令仪忙着跟其他首都来的知青说话,也没人管她。姜灵就自己坐在那儿摸了一把花生在那儿扒着吃,欢快的很。
过了得半个多小时,公社知青办的主任拿着名单出来了。
先喊大队,大队来领人的就往那儿一站,再点知青的名字一一找过去,后面知青的粮食关系和户口就都会分配到这个大队了。出门还得用介绍信,总之想逃都没地方逃去。
一个个知青被分配走了。
榆树村的于会计眼看着留下的知青越来越少,不由慌了,“这怎么还没到咱们啊,那个姑娘咋还没被分走啊。”
接着又嘟囔道,“她旁边那个看着倒是不错,看着人精神,像是能干活的。”
旁边的记分员钱玉书挠挠头,“于叔,人家女同志看着也没那么差吧?”
“我还不知道你,不就是看人家长的好看吗。”于会计瞪了一眼哼道,“我告诉你,找对象要找精神的,能干的,像那个瘦的跟猴儿似的,风一刮就能跑了,看着还病歪歪的,还怎么下地干活挣工分。”
钱玉书不敢吱声了,突然就听见知青办主任喊他们榆树大队了。
“我们了,我们了。”
“苏令仪、高美兰……”
“哎哎哎,苏家打招呼的俩来了。”
苏家当年出了个有本事的干部,村里人都知道,这次苏家的下来个姑娘来插队苏家也提前跟村里打过招呼了,就是不知道是哪一个了。
“李月红、孙树才、姜灵、赵伟、钱志明、李洪波,好了,一共八个人,齐了,过去找你们村的干部吧。”
眼瞅着瘦成猴儿的姑娘乐颠颠的过来了,一步三晃的,看着随时能歪倒,于会计嘴角抽了抽,喃喃道,“完了,完了,你爸又得发火了。”
“你们好,我们是来咱们村插队的知青,我叫苏令仪。”苏令仪当仁不让,上前就跟于会计打招呼。
于会计叹息一声点头,“知道了,知道了,你就是苏家大狗子的孙女儿,村里早就得到通知了。上车吧。”
苏令仪有些疑惑,这老乡怎么看上去兴致不高啊,看一眼旁边的小年轻,一双眼睛一个劲儿的往姜灵身上瞟。苏令仪忙挡住他的视线说,“那走吧。”
于会计他们就赶了一辆驴车过来,人多,也怕累着驴,所以跟来公社时候一样,行李房车上,人在后头走着。
孙树才还想发扬风格被姜灵制止了,“孙哥,我能行。”
一副虽然我不行,但是我会坚持的模样。
孙树才有些不落忍,钱玉书也忙道,“于叔,要不让这姑娘上车上去吧?”
“对对对,我这朋友身体不好,累不得,让她上去坐吧,我的行李我自己拿着。”苏令仪说着忙把姜灵往前头推了一把,然后把自己行李袋拿起来了。
孙树才几个也帮忙拿着东西,于会计一听是苏令仪的朋友,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儿,罪魁祸首在这儿呢。
“行了,上去吧。”
盛情难却,姜灵只得在李月红喷火的目光中又一次坐上了驴车。
一回生二回熟,虽说屁股能颠成八瓣,但是不用走路怎么都是值得的。
至于那个李月红,也是冤家路窄,偏偏跟姜灵他们分到一个村里来了,姜灵毫不怀疑,以后这同志还得搞幺蛾子。
不过没关系,灵姐最不怕的就是幺蛾子,不然在乡下的日子得多寂寞了。
至于眼下,看起来很刺头的李月红屁都不敢放一个。
好在榆树村离着公社不算太远,大约七八里地,走了四十多分钟也就看到村子了。
一路上钱玉书将村里的情况讲了讲,知道在他们这些人来之前已经来过好多波的知青了。但这么多年过去有知青组合结婚了,也有跟当地人结婚的,也有回城的。现在知青点不算他们总共还有八个男知青和六个女知青。
知青都住在村口的一个大院里,是曾经一个地主家的别院,作为知青点,男女知青都住在那里。
至于工作,知青和本地居民一样,要下地干活挣工分,不挣工分就没饭吃。
一直沉默的李月红突然问道,“那政治工作呢?”
钱玉书一愣,“什么政治工作?”
李月红严肃道,“就是批判那些臭老九什么的。”
“哦哦,臭老九啊,我们村里也有,不过他们就养牛养猪什么的,批判啥啊。”说着他笑了起来,“你还打算去猪圈批判他们呀。”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首都来的知青最清楚李月红说的政治批判是什么了,说实话心里都不太痛快。
但这会儿大家情况不了解,便没再理会李月红。
李月红得个 没脸哼了一声,没再开口了。
关于榆树村名字的由来,在钱玉书同志的科普下也都知道了:因村西有棵大榆树,故名榆树村。
很随性,也很贴切。
正值傍晚下工的时候,村里路上人也多了。
驴车到了村中央,于会计喊了一声,“知青来了。”
第32章 找媳妇不能找这样的
已经到了76年,知青下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下了工的社员除了几个爱凑热闹的,大家宁愿赶紧回家休息去。
不过有人发现了不同,“呀,今年来的女知青有点多啊,足足有四个呢。有一个看着似乎身体不太好啊,病歪歪的。”
众人忙往后头看去。
榆树村的大队长钱会来拉着一张脸跟谁欠了他一百块似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了。显然是看见了四个女知青。
在他们村来说,女知青等同于不能干活,而且还事儿多,麻烦的代表,他们大队长最怕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