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逆袭神级御音师(9)
叶温书觉得他得去了解一些事情。
酒馆戏楼应该是消息传播得最快的地方。
“师兄,咱们快跟上去啊,一会兄郎就不见了,那我们这一大早不是白赶过来的吗?”白贺看着师兄这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
怪不得追不到兄郎,凭实力追不到。
谁能想到这堂堂魔君,帝都第一国师,气焰嚣张,威震大陆,竟然在感情一事上呆若木鸡。
“不急,走吧,望春楼。”
第6章 你知道我是谁吗?
望春楼。
叶温书在街上转了一圈,也就只有这望春楼里人是最多的。
望春,春望,这戏楼倒是个好名字。
叶温书本想在二楼随便找个座位,不想却看见了一个熟人。
他的表哥,慕容瑾。
“慕容将军被架空了,所以也来体验体验民情?”
叶温书下意识地坐下来,问候了一句。
“哪里比得上温书惹得皇颜大怒,一举成名天下知。”慕容瑾毫不客气地反讽了回去。
这表弟的脾性可真是大,斤斤计较,一点都不大气。
“温书可别生这么大的气,生气了可是会人老珠黄的。”慕容瑾剥着瓜子,喝着清茶,好不惬意。
“慕容将军可是说笑了,你家表弟我嫡仙般的人,表哥这人模狗样的。”叶温书自然要怼回去。
他一个现代人,还怼不过一个书中人吗?
“也罢,我认输。一别四年,表弟确实是长大了。”慕容瑾认命地说到。
才一别四年,这表弟确实厉害了。
“看戏吧,戏一开腔,八方来听。”慕容瑾看着这台上已经开始的表演,这台好戏也快开始了。
这出戏他也喜欢听。
叶温书卧在软榻上,这听戏的人倒会享受。剥着瓜子,喝着清茶。
叶温书抬目看了一眼戏台上,青色的帘子上写着“梁祝,将出”几个大字。
原来是梁祝,不知道原书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虽然作者文笔很垃圾,但这些现代元素的融入确是一点也不少。
最终抿了一口,茶已过半。
戏台上,青色布帘子被人从里挑开。两位穿着青色戏服的男子走上台来,仔细一看,其中一位是个女子。
原是女娇娥扮做男儿郎。
只听得悠悠的古琴声响起,在这悠扬清澈的琴音中,迂回婉转的戏曲声响起,有着金玉相撞的通透。
豁然间,歌一出喉,艳惊四座。
台下人痴,盯着戏台。
[都只为女扮男装,祝英台求学志尚。才引出一曲化蝶情歌,传哀怨动人心肠千秋绝唱。]
伴唱声响起,点染其中。
[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啊,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戏幕在起落之间,自成一段。
青色的水袖在戏台上张扬舞起,半点不见得沾地,由急而徐,渐渐的慢下来,又长长的甩出去。
一抛一声叹,一叹一人痴。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为何不敢看观音?]
[不敢看我心上人。〕
[因何不敢?]
[我问心有愧,做文章不专心,一心想那女钗裙,可惜前程纵似锦,心事不敢见光明,英台啊,我不爱前程,爱观音。]
这段戏仍在台上唱着。
但是叶温书却想起了,这么一段话:“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在路上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
后来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
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
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这是他之前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为了解更多,特意翻了一些资料。
“擦一擦吧,你的泪水都要水漫金山了。”慕容瑾还是不忍心看见表弟抹眼泪的样子。
哭成一个大花猫。
梁祝这场戏,情至深处,自然而已。
叶温书接过了手帕,上面绣着一朵紫色的鸢尾花。
他表哥一个大男人,怎么会用这种姑娘家用的手帕?
叶温书也不想去妄自揣测,毕竟是表哥的事情。
他也不知道怎么会这么伤感?
可能真的勾起了儿时在孤儿院里一个人看电视剧的回忆吧,亦或者是对梁祝的意难平。
“世人都知道祝英台爱惨了梁山伯,可有谁知道马文才应该是爱惨了祝英台,才会同意她三更出门,白衣出嫁。”叶温书突然想起这样一句话。
梁祝化蝶这是他童年的意难平啊。
可是长大了才知道马文才也是爱祝英台的。
或许只有当他自己尝试过情爱滋味,他才能懂得那些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温书果然才思敏捷,这个角度确实很妙。”慕容瑾听到表弟这样一说,有些诧异。
想了一会,似乎挺有道理的,马文才也是爱祝英台的。
这望春楼的戏曲果然是不一般啊,动人心弦。
叶温书看慕容瑾这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他突然觉得这个表哥也太憨了吧。
真是不知道,他是怎么当上大将军的。
“快看,哪里来的叫花子,浑身脏兮兮的,长得真丑啊。”一楼的人正准备离开,却看见了一个从门口爬进来的人。
这人浑身上下脏兮兮的,散发着臭味,可以看出来这个人腿脚不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