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一个男贵妃(141)+番外
他本想发难,却顾虑此刻在勤政殿外,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之人,便心生警惕,此人虽然弓着身子,但肩膀比寻常太监要宽许多,太监们从小进宫便净了身,不可能有这样的身量。
他一把抓住那人的手腕,像捉贼一般,将这人扯到一旁,正想逼问一番,还未开口,便看到那帽子下,露出了一张熟悉的脸。
“严……”“将军”二字还未说出口,便被他制止。
只听他低声说:“且带我进去面见皇上。”
孙德福不敢怠慢,严小将军这般模样突然出现在宫中,必是要紧之事。
孙德福领着他到勤政殿外,自己进去向皇上禀报。
赵铁柱还在研究燕重萧跟朝臣勾结的那些证据,便听孙德福站在办公桌前一米之处小声禀告:“皇上,严小将军求见。”
赵铁柱一听严于硕求见,直接站起身来,“快叫他进来。”
叫他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严于硕盼回来了。
严于硕进来时欲要行礼,赵铁柱赶紧打断制止,现在说要事要紧,顾不得什么礼不礼的。
严于硕也不打那些官腔,事急从权,直接向皇帝禀告他此行结果。
“一如皇上所想,张统领已然反叛于萧王。”
赵铁柱对于结果并不意外,自上一回纯妃回宫,严于硕便将这丝不寻常禀告他,他隐约猜到了一些,没有在那时直接动手,而是布下了暗网,眼下正是时机。
燕重萧想要反,必定绕不开兵权,他深知严家不会背叛长孙家也不会背叛燕重云,而北地那块硬骨头他鞭长莫及也啃不动,所以他势必会将目光放在皇城中的禁军之上。
且不论禁军这张牌是如何归燕重萧所有的,现在也到了他收网的时候了,一旦燕重萧有了动作,他只需再打出一张“釜底抽薪”来结束这漫长的对局。
赵铁柱沉默了片刻,“此事便只能你知我知,朕不希望,还有第三个人知道。”
严于硕郑重地点了点头,此事机密,他此番要如此大费周章回京也是这个道理。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赵铁柱也轻轻点了点头,“还有一事,朕须得告诉你。”
他看着严于硕的眼睛说:“燕重萧兴许已同太后联手,他与夏国公轮番求朕为他和夏时瑾赐婚,朕已经应允。”
赵铁柱又说:“若是夏家当真反了,朕定然要将夏家一并处置。”
严于硕眼神一滞,不敢再看皇上。
赵铁柱却不给他退路,他问:“阿硕,介时你待如何?”
这句话落在严于硕耳中,无异于是句拷问。
介时他是要依旧做个忠于君主的将军,还是要为了玲儿也做那个乱臣贼子。
是要家国还是要儿女情长。
此刻他脑海中闪过了太多画面,有在他面前天真烂漫,娇羞可爱的玲儿,有他温柔固执的阿姐,还有他忠心耿耿的阿爹和柔弱多病的阿娘……
太多的画面一一闪过,他想要捕捉,却什么也捉不住。
他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攥紧了双手,直到他脑海中的画面,停在了那一天里。
他一生甚少落泪的阿爹,在那一日竟湿透了衣袖。他一向内敛温柔的阿姐,在那一日也哭得几近晕厥。
严于硕终究还是松开了手,若真的有那一日,他只有一条路选。
因为严家这一生,他的父亲,他的阿姐,还有他,都无法从长孙家跨越。
他再次抬起头,正视这位年轻的帝王。
“我阿爹心中的月亮,已经不会再圆了,我阿姐等了大半辈子的人,也已经等不到了,我又岂能为了儿女情长,叫他们失望。”
赵铁柱问:“哪怕玲儿恨你?”
严于硕答:“哪怕玲儿恨我。”
纵然玲儿恨他,纵然他们再也不能在一起,于国于家,他都要这么选。
赵铁柱得了他的回答,感慨万千,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阿硕,相爱相恨这条路,太苦。”
希望这种剧本止于燕重云和长孙透罢。
“介时朕会放过夏攸之一家。”
第84章
萧王大婚的日子定在了四月中旬, 眼下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
赵铁柱相信严于硕在张莽身边伪装了这么久,这一个月里必定能找到机会,完成这场棋局的最后一步。
等最后这一子落下, 燕重萧手中所有的牌,于他而言都等同于废纸一张,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他和太后的双杀。
这一个月中不论宫中还宫外, 皆在议论与准备萧王大婚一事, 国公府和萧王府两边都忙得不可开交,坊间里皆在传萧王是个深情之人,和国公府五小姐一眼便是万年。
夏时瑾之前于落雁湖中被传出的流言蜚语,到今日已经变成了一出英雄救美两情相悦的佳话。
不论是布匹掌柜还是胭脂娘子, 翠宝阁的管事还是绣喜服的绣娘, 见了她的面都说她与萧王十分般配。
这种还未嫁进王府, 便人人夸捧的感觉是她这十几年来都不曾感受过的,她终于能从“庶女”这层身份之下抬起头,昂首挺胸地行走在国公府中。
从前她见一面都是奢望的太后姑母, 竟还从宫中派了嚒嚒来教习她身为王妃应当如何行事的规矩。
这些曾经她渴望、羡慕, 却得不到的, 独属于夏玲儿的一切,今日终究还是归她所有了。
萧王府的聘礼抬了十条街, 京中一时之间皆传五小姐有福气, 被萧王放在了心尖儿上。
燕重萧听了这样的传闻, 讥笑地扯了扯嘴角。
不过是给太后看看他的诚意罢了, 毕竟他还需夏家为他打通层层关卡,莫说这十条街的聘礼, 纵然是将他这萧王府搬空了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