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一个男贵妃(56)+番外
静妃起来又将婢女手中汤出来。
“臣妾忧思皇上处理朝政太过辛苦,特意备了这碗虫草参汤,还望皇上保重龙体。”
皇上自从纯妃走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去过后宫了,就连澜贵妃那儿,皇上也只去看望过两次,还都没有留宿。
想必是国事繁忙。
这后宫里的女人们谁不是每天都想着办法要来见皇上一面,只可惜皇上谁都不见。
今日她本想来碰碰运气,哪怕皇上不见她,也有人传个话,好叫皇上知道自己的心意。
哪料到皇上竟然愿意见她,静妃心中高兴,将那碗虫草参汤端到了皇上身边。
赵铁柱现在不想喝汤,只想听歌。
“你有心了,且放下罢,朕手中尚且有奏折要批,待会再喝。”
静妃便将那碗放在了一边,心里又想,皇上在百忙之中还愿意见她,自然是念着她的好的,既然皇上念着她的好,她今天来这一趟也值得了。
“皇上既有朝政需处理,臣妾便告退了。”
静妃这一套下来,论谁都要说一句通情达理,但这不是赵铁柱想要的效果啊!
走什么走,走了他怎么听歌!
“不碍事,你且留下吧,朕多时不曾听你唱曲了,你便为朕唱两曲罢。”
静妃受宠若惊,脸上皆是收不住的喜色。
皇上想听她唱曲儿,她自然要留下来好好表现一番,上次皇上教她的曲儿,她已经掌握了,就连那生涩难念的海外语言她也能唱得连贯。
静妃这台播放器很快就工作了起来。
赵铁柱听到了熟悉的音乐,心下得到了几分安慰,又提起笔开始批阅奏折。
赵铁柱边听歌边工作,时不时还情不自禁跟静妃一起哼唱两句。
这对静妃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回应。
她觉得她此刻和皇上,就如同世上最普通的一对夫妻一般,琴瑟和鸣。
赵铁柱在一刻钟后批完了折子,他叫孙德福端了杯茶给静妃。
“这是朕平日里喝的龙井,你尝尝。”
赵铁柱也是十分佩服她唱歌的敬业程度,又想,如果静妃生在现代,可能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歌手吧。
想罢又摇摇头,他都到了这地方了,还想什么现代呢,那已经是他回不去的故乡了。
静妃细细品尝了一番,“这茶入口醇香,微苦中又带着回甘,让臣妾想到了从前在雨天桥头见江南水乡细雨朦胧时的场景。”
赵铁柱还在想象她话语中的江南。
静妃又说:“臣妾再为皇上唱一首江南小调吧。”
赵铁柱点了点头。
静妃空灵又纤细的嗓音,唱着江南温柔窈窕的山水。
门外一人为这歌声驻足。
“是何人在唱曲儿?”
孙德福躬身回答:“回王爷的话,是静妃娘娘。”
“曼妙空灵,皇兄好福气,只是本王要来叨扰了,你且向皇兄禀报一声罢。”
孙德福领命便去禀报。
“皇上,豫王来了。”
赵铁柱抬了抬手,静妃收了歌声。
这位豫王老弟自从中秋宫宴后就勤来宫里,不是找他下棋就是找他聊天。
搞得赵铁柱十分嫉妒这位又有钱又有闲的老弟,不知道他今天又来找自己做什么。
“给皇上请安。”豫王进来便行礼,君臣有别,哪怕是亲兄弟,该做到的礼数还是得做到。
赵铁柱叫他起来,场面话该说的还是得说,“六弟免礼,咱们兄弟之间私下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赵铁柱示意他坐。
“多谢皇兄,倒是臣弟打扰了皇兄和静妃娘娘的雅致。”
静妃乘着这个被cue的机会,准备告退。
“皇上,既然王爷来了,臣妾便先行告退了。”
赵铁柱点了点头,“你今日辛苦了,得了空朕再去看你。”
静妃端庄一笑,应声退了出去。
“皇兄有如此佳人在侧,声若百灵,那一曲江南小调,吴音侬语倒是叫人向往江南了。”
赵铁柱笑,“六弟一向风流,竟不曾去过江南么?”
豫王摇摇头,“臣弟久闻江南好,心驰神往已久,可内心里又怕的很,怕一去江南便深陷其温柔与缠绵悱恻中,从此忘了跑马拉弓的酣畅淋漓。”
赵铁柱觉得他意有所指,他这老弟是在说他沉溺温柔乡么?
“说起跑马,臣弟已经许久不曾与皇兄和四哥一起策马驰骋过了,从前父皇教导我们三人跑马,皇兄总是学得最快,跑得最好,每回同臣弟和四哥比完,又总要跑去将军府寻彻大哥再比一场。”
豫王的话把赵铁柱拉进了燕重云的记忆。
那时候一众皇子很多,太子从小体弱只能静养,便只一心读书。只有他们三个年纪相仿,又爱闹腾,老皇帝亲自教他们三人骑射,只有他学得最快,马跑得好,弓也拉得准。
豫王又说:“四哥从前要强,每回皇兄去了将军府,四哥便抓了我一直在马场跑马,次次都要将我跑得筋疲力尽,第二日起来骨头都像散架了似的。”
赵铁柱脑海里又浮现出另一段记忆。
他从前隔三差五便要同老四老六比跑马,每回都借着这个名头要去将军府找长孙彻。
他也不是非要跟长孙彻比跑马,他只是想去看看,那个每回都躲在屋檐下的柱子边偷偷看他们跑马比试的长孙透。
后来长孙彻烦了他这个三两天就上门比试的皇子。
每回得了消息便早早去校场,避开同他遇见。
但他依旧往将军府里钻。
那时候的长孙透会站在他跟前,眼神躲避低着头同他说:“我大哥不在,你改日再来。”